69歲醫(yī)學院士,7天7個全馬:運動是良藥,科學跑步不會傷膝蓋
一天一個全馬,不可思議
中國康復醫(yī)學知名權威專家,美國國家醫(yī)學院國際院士,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康復醫(yī)學中心主任……69歲醫(yī)學院士勵建安在不久前的國慶7天長假跑了7個全程馬拉松,一天一個。
勵建安院士的微信朋友圈記錄了李院士7天的歷程。事實上,早在2020年8月下旬,他就在炎熱的天氣中完成了南京和成都7天7個半馬的挑戰(zhàn)。
(視頻來源:紫牛新聞)
勵院士跑步已5年,已完成80場馬拉松,多次參加越野跑比賽,每月跑量穩(wěn)定在200多公里,年跑量3000多公里。
有人擔心勵院士畢竟年紀不小了,身體能不能承受這么高密度、大容量的負荷?
勵院士在跑完后表示:整整7天,他的身體反應良好。他的身體在后半段已經(jīng)適應了這種負荷跑量。
他說:“我是一名醫(yī)學工作者,每一次挑戰(zhàn)、每一個更高的目標都是經(jīng)過充分準備和評估的,不會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strong>
健康的無傷運動是勵院士的目標,循序漸進和堅持不懈是他的秘訣。同時他也非常專注于恢復和放松,通過多種方式促進肌肉放松和改善血液循環(huán)來消除疲勞。
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過度運動造成的傷害。
為了健康開始跑步,骨折80天后完成全馬
勵院士的跑步生涯始于2016年1月6日,原因也是因為從2013年到2015年,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經(jīng)常感冒,而且是嚴重的病毒感染,免疫力明顯下降。這時候,一個經(jīng)常跑步的朋友送給他一雙跑鞋,于是他自然而然就開始了跑步。
2016年9月22日,在晨跑中,他不慎摔倒,右腳外側著地。檢查后發(fā)現(xiàn)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充分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并且醫(yī)學知識扎實的勵院士心中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通過運動促進康復。
于是,他就開始了主動康復的自我實驗:
骨折十二天后,他爬上了紫金山;
骨折十八天后,他一瘸一拐地在徐州跑了10公里;
骨折后第70天,他參加了南京半程馬拉松。
2016年12月11日,骨折后的第80 天,他在廣州馬拉松上完成了第一個“全馬”用時5小時54分。此時,他的右腳已經(jīng)基本恢復。
勵院士也提醒大家,像這樣的大膽嘗試,必須是在有經(jīng)驗的前提下勇敢地完成,在不造成進一步損害的前提下。
因為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康復知識也不同,不能簡單地模仿。但可以肯定的是,適當?shù)倪\動對骨折恢復是有益的。
運動是良藥,科學跑步不會傷膝蓋
勵院士熱愛跑步,因為跑步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他開始跑步的第一年,他不僅瘦了10公斤,還徹底消除了脂肪肝。全年沒有去過醫(yī)院,精力充沛。
他說:“人的各種能力都需要運動鍛煉,在我看來,運動是醫(yī)藥?!?/p>
他想把這個運動的概念傳播給更多的人,希望能幫助到那些只依靠藥物對付疾病的人們。
“我們往往過高估計了運動風險,而忽視了適當合理增加運動量對于整體健康狀況更加積極的作用。當我們生病了,與其說‘好好休息,早日康復’,不如說‘好好運動,早日康復’!”
很多人提起跑步就會說跑步傷膝蓋。
勵院士說:
你們想太多了!合理的運動不僅不會磨損關節(jié),還會使關節(jié)更強壯、更耐用,降低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率。只有3.5%的健身跑者患上髖膝關節(jié)炎,而那些久坐不動的人患上關節(jié)炎的幾率則達到10.5%。不是跑步傷膝蓋,而是跑步不正確會傷膝蓋。
勵院士這幾年在比賽中幾乎沒有產生傷痛,也沒有因過度運動導致身體機能下降,這都說明運動量在可控范圍內。
他希望能把在馬拉松比賽中積累的康復醫(yī)學知識和運動經(jīng)驗,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跑者和普通人科學跑步,享受運動和運動帶來的健康快樂。
他的計劃是:“剛開始跑步時,我覺得這輩子跑一次馬拉松就心滿意足了,現(xiàn)在看來,跑100場馬拉松毫無壓力,我現(xiàn)在的目標就是100歲的時候,能酣暢淋漓地跑一場!”
看了勵院士的故事,你有沒有躍躍欲試想馬上開始跑步了?
其實,無論你是晚上跑步還是早上跑步,在城市跑步還是在鄉(xiāng)村跑步,你都會遇到平時看不到的風景。無論是月光下的小街邊小店,還是清晨灑水的音樂,這些新體驗都是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很多時候,我們逃不開生活、工作、學習等瑣碎的事情,他們會不斷地浮現(xiàn)在腦海中。開始跑步,隨著一點點跑下去,身體會慢慢產生輕微的疲勞感,而心情上,跑步似乎已經(jīng)把這些煩人的事情放在了一邊。
跑完后,你會感覺特別輕盈,跑步具有非常好的減壓作用。這也是很多跑者共同體驗。
只要把跑步融入生活,自然就會吃得健康、早睡、早起。跑步就像魔術師,生活自然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健康的生活規(guī)律讓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充滿自信、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