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小灶|如何利用revit完成結構構件的節(jié)點設計(1)
對于建筑師而言,除了對于空間的推敲之外,結構與細部也是方案中我們必須關注的要點之一。那一旦涉及到結構細部設計,傳統(tǒng)的諸如rhino和su之類的建模軟件操作起來就比較麻煩了。而類似于Revit這樣的BIM軟件,由于內置了大量預設的結構模型,可以直接調用,就成了建筑師結構設計的不二選擇了。

在Revit中,通過運用柱子,基礎,梁,梁系統(tǒng),支撐等預設的結構構件,各位可以非常輕松的制作出類似于上圖中這樣的建筑結構框架。但是當我們繪制完成這些構件之后,各位可以發(fā)現,結構構件之間的連接其實并不正確,梁柱支撐都是非常生硬的硬接到一起的,實際結構肯定不是這樣。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revit直接創(chuàng)建的結構圖元本身就是不設置連接的。如果大家想要得到一個正確的節(jié)點效果是需要后續(xù)使用專門連接功能單獨創(chuàng)建。因此本期系列教程我將和同學們詳細介紹一下Revit節(jié)點設計的方法與流程,帶著各位從零開始的掌握Revit節(jié)點設計。


載入與添加節(jié)點
制作連接的話首先需要載入節(jié)點,大家需要點擊結構-節(jié)點欄的小箭頭。之后就會彈出如下的面板。在左側就是revit中預設的節(jié)點類型。同學們可以在其中挑選出你需要的節(jié)點進行載入。


當然大家也可以一次性的載入所有節(jié)點,后續(xù)添加的時候再進行挑選。

載入之后就可以添加了,因為節(jié)點模型較為復雜,大量使用的話會極大的增加文件大小,造成卡頓。所以通常不需要給模型全部添加節(jié)點,只需要在局部添加即可。
在添加過程中,建議把構件單獨顯示,避免干擾。比如在這我們將一個柱子和一個梁單獨的進行顯示。

之后點擊連接,不過這個鏈接的操作大家要稍微注意一下。很多同學都會先點擊鏈接然后選擇第一個結構再選擇第二個結構,但這樣操作是完全沒有任何效果的。這里一定要先框選鏈接的構件,再點擊鏈接確定才行。

鏈接創(chuàng)建好了之后,會出現如上圖所示的標志。這里有個2,表示連接構建是有先后順序的,拖拽小藍點可以改變先后關系。

那這里還有一點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在revit默認詳細程度下連接構建是無法顯示的,大家需要將視圖顯示調整為精細,才可以看到節(jié)點模型。

調整與變化
添加好了之后大家就可以在屬性欄中可以進行類型的切換了。首先大家可以借助鏈接構件的名稱和預覽圖的示意,選擇出一個合適的節(jié)點類型進行賦予。

這里同學們需要注意,如果你對于結構鏈接不太熟悉的話,可以將鼠標放在不同類型的節(jié)點圖標上懸停數秒,revit會彈出下圖所示的介紹界面。講解此類型節(jié)點具體的情況。這個功能對于我們建筑師而言還是很有幫助的。在這我就隨便選擇一個節(jié)點類型-腹板上的框隅撐,帶板拱腰和端板。

選擇好類型之后。同學們就可以進行節(jié)點尺寸參數的調整了。點擊編輯類型,找到修改參數。

點擊就會彈出詳細的修改面板,在這里面大家可以對照著左右兩邊的圖示進行詳細的節(jié)點修改。

那如果大家想對節(jié)點中不同的構件進行單獨調整的話,可以選擇節(jié)點,點擊斷開。

斷開可以把鏈接整體變?yōu)橐粋€個獨立的構件圖元,并喪失鏈接的屬性。大家可以選擇特定的構件圖元進行單獨的調整。

所以借助鏈接功能,我們就可以給結構構件之間添加正確的節(jié)點鏈接。得到一個細致的結構方案了。

那本期教程就先說到這,對于鋼版和螺栓鏈接以及鏈接自動化我們將放到下期教程中進行介紹。各位同學下期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