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不是“斯大林主義者”-對斯大林的批判

建議先看馬克思的《霧月十八日》《法蘭西內戰(zhàn)》如何描述波拿巴主義:“時而設法拉攏這個階級,時而又設法侮辱另一個階級”、”想要扮演一切階級的家長似的恩人”、“路易·波拿巴以在工人面前保護資產階級并反過來在資產階級面前也保護工人”
恩格斯的《家、私、國》和《普魯士軍事問題和德國工作政黨》指出:那時互相斗爭的各階級達到了這樣勢均力敵的地步,以致國家權力作為表面上的調停人而暫時得到了對于兩個階級的某種獨立性?!ㄌm西第一帝國特別是第二帝國的波拿巴主義,也是這樣,它唆使無產階級去反對資產階級,又唆使資產階級來反對無產階級?!?、 “波拿巴主義對工人和資本家的態(tài)度的特點是:它阻止他們互相攻擊。這就是說它保護資產階級不受工人的暴力進攻,鼓勵兩個階級之間微小的和平沖突,而在所有其余方面則不準它們有絲毫政權征兆?!?/p>
不難看出,馬恩所說的波拿巴主義指:在各階級之間投機,奪取政權并扮演社會矛盾的調停者。
那么,斯大林政權是波拿巴主義嗎?它明顯不符合馬恩對波拿巴主義的描述和定義,顯然不是波拿巴主義。
但托在馬恩已有明確定義的情況下,聲稱“波拿巴主義的定義太過寬泛,必須把它具體化”。于是掛羊頭買狗頭,用自己的定義去遮蓋馬恩:“我們的意思是指這么的一種政體:在其間,經濟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階級原是具有行民主政府的方法所必需的各種素質,但它為了保存本階級的所有,不得不容忍一個冠以“救主”之名的軍方和警察機器不受控制的指令騎在自己頭上。這種局面由階級矛盾變得愈發(fā)尖銳的時期所開創(chuàng);波拿巴主義之目的是為了阻止沖突的爆發(fā)?!?/p>
有趣的是,托稱斯是波拿巴主義,卻不符合他自己對波拿巴主義的定義。蘇維埃國家機器是列寧建立的,軍隊建立也有托的份(他引以為傲);斯在內戰(zhàn)結束后逐步掌權,并非是矛盾變得愈發(fā)尖銳的時期,也沒有明顯要爆發(fā)的社會矛盾需要他去阻止。
更有趣的是:托挺符合他自己定義的波拿巴主義:這位建立紅軍的前工兵蘇維埃主席,吸納了舊白衛(wèi)軍軍官,并命令舊軍官去鎮(zhèn)壓水兵起義,不就是他所說的“軍方和警察機器不受控制的指令騎在自己頭上”嗎?他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也確實在“階級矛盾變得愈發(fā)尖銳的時期”,武力鎮(zhèn)壓起義,確實是在阻止社會沖突爆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