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綜藝問題:《中國有嘻哈》、《即刻電音》說唱與語言、電音與設備 20190716

摘自《簡歷與經(jīng)歷 20190716》,《簡歷與經(jīng)歷》是個人從2019年03月10日到 2019年07月16日撰寫的個人文章,謹代表2019年03月10日到 2019年07月16日之間的個人想法。

3.10嘻哈
3.10.1中國有嘻哈
之前有一個節(jié)目很火,《中國有嘻哈》。
但之后,1月19日,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宣傳例會上,宣傳司司長高長力提出廣播電視邀請嘉賓應堅持“四個絕對不用”的標準:對黨離心離德、品德不高尚的演員堅決不用;低俗,惡俗、媚俗的演員堅決不用;思想境界、格調不高的演員堅決不用;有污點有緋聞、有道德問題的演員堅決不用。另外,總局明確要求節(jié)目中紋身藝人、嘻哈文化、亞文化(非主流文化)、喪文化(頹廢文化)不用。
“國家在文化上一直都比較謹慎,一般是內部發(fā)文告訴主流媒體和網(wǎng)絡媒體,相關內容要下架或不準越過紅線,但對外都不會直接公布。今年嘻哈在文化消費市場開始爆發(fā),一開始國家也是包容的態(tài)度,只是后面發(fā)現(xiàn),這個音樂類型中的代表不符合國家倡導的文化主旋律,所以內部發(fā)文進行管控。
嘻哈起源于美國的貧民窟,起初是流行于非洲裔和拉丁裔青年中的一種亞文化,此后作為一種新興藝術形態(tài)席卷全球。嘻哈包含饒舌、DJ、地板霹靂舞及涂鴉四大要素。
臟話和diss都是這個文化附帶的一個特征,但不是內核,而中國大多數(shù)rapper則認為這是嘻哈的本質,但嘻哈的本質是反對斗爭,分裂,不平等,虛偽?!秉S島主說。
社會環(huán)境不同,所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也不同。就說唱來說,在不同國家也有不同于原本的說唱方式。比如中國以前的說唱,日本的本土說唱,韓國的偶像組合的歌曲的說唱部分。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去拿其他的形式套用在國內是不現(xiàn)實的。
3.11電子音樂與EDM
3.11.1蓋世英雄
《蓋世英雄》,自稱是國內首檔EDM音樂節(jié)目,引來小伙伴一片爭論。規(guī)則是,四位明星導師分別帶領兩組隊員,隊員會演唱一首EDM混編后的歌曲,每期節(jié)目會根據(jù)觀眾投票評選一首金曲。整季比賽結束后會把金曲制作成一張EDM大碟。
節(jié)目中把EDM后面用括號電子音樂表示,但其實這兩個概念不是一回事。
EDM只是電子音樂的一個門類。
雖然節(jié)目想另辟蹊徑,主打首檔EDM音樂節(jié)目的概念,但如果不了解EDM,會給觀眾普及錯誤觀念,造成概念混亂,國內對于EDM音樂的審美誤差的不良影響。
Remix只是對既有歌曲編曲的重新編寫,和EDM沒有直接關系。

3.11.2即刻電音
三位主理人——張藝興、尚雯婕、大張偉各自的音樂理念和選人標準,
一直致力于挖掘小眾音樂的尚雯婕,對于大眾化和商業(yè)化過強的制作人,在一開始就直接表示——NO;
張藝興認為觀眾的選擇和喜歡更重要,音樂應該由市場來選擇;
大張偉選擇的標簽是“野路子”,“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學習電子音樂都是從各種音頻的網(wǎng)站上一點一點地學,但都是因為熱愛音樂,才會用這條野路子的方式,一直這么努力地做下去,所以作為一個野路子非常值得驕傲”。
三個主理人對音樂都有自己的見解,并把自己的見解移駕到電子音樂上了。雖然截然不同的見解會帶來意見的碰撞,火花,但是帶隊,主持,評審都交給他們的話,這種本來應該是精彩的地方就會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解決辦法是一定要有一個把持進行的專業(yè)主持和三種態(tài)度都懂,并全面了解電子音樂,可以統(tǒng)治大局評審。

3.12.6嘻哈,說唱與語言
社會環(huán)境不同,所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也不同。就說唱來說,在不同國家也有不同于原本的說唱方式。比如中國以前的說唱,日本的本土說唱,韓國的偶像組合的歌曲的說唱部分。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去拿其他的形式套用在國內是不現(xiàn)實的。
語言方面,英語,韓語與漢語,日語之間是有明顯區(qū)別的,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特點。
英語:英語有詞頭詞尾,容易押韻。
韓語:韓語的漢語外來詞適中的簡化讀音,容易押韻。
日語:日語的漢語外來詞過度的簡化讀音,雖然容易押韻,但容易被認為是老頭笑話(オヤジギャグ),音節(jié)的分解使音節(jié)拉長,節(jié)奏很難控制,很難隨鼓點說唱,需要更快的語速。
漢語:比起其他語言,最慢的語速,與中國人從詩詞過來的極端押韻的行為,極大的限制了說唱,難以押韻,相較漢語普通語速需要更快的語速。

3.12.7電子音樂與EDM與迪斯科(Disco)?
其實這些問題在于概念用詞太相近,太容易混淆,也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在用語言學分析后就能得到正確的定義和發(fā)展方向。
電子聲是相對于交響樂樂器,搖滾樂的搖滾樂器,中國音樂樂器這樣有實體的樂器的反對面的,在經(jīng)過揚聲器發(fā)大的過程中,運用合成器使樂器(包括人聲)原本的聲音進行改變所發(fā)出來的聲音。這種過程經(jīng)過揚聲器,電腦等電子設備,所以可以成為電子聲。
電子音樂是運用這樣的電子聲所組成的音樂名稱。
EDM用英語說是“Electronic Dance Music”翻譯成漢語是“電子舞曲”。字面意思是既是電子音樂又是舞曲。
舞曲是可以使人舞動起來的音樂。在一定的節(jié)拍區(qū)間下,適合人起舞的音樂。
運用中國古典樂器做出來的是中國舞曲。
運用交響樂樂器做出來的舞曲是社交舞曲(探戈、倫巴、桑巴、康加、狐步舞曲、一步舞曲、查爾斯頓等)。
運用爵士樂,搖滾樂,拉丁美洲音樂的節(jié)奏元素做出來的是迪斯科(Disco)?舞曲。
那么,運用電子聲制做出來的就是電子舞曲(EDM)。

音樂的電子化是有過程的,先是最初插電的搖滾樂器,不包括鼓的樂器的音色的變換,然后是電子鼓點的加入,然后漸漸的電子化每一個音,最后意識到歌手聲線也可以電子處理的過程。
電子音樂(Electronic?Music)是到現(xiàn)在為止更細膩、更復雜的音樂,需要通過有可以遮蔽周圍噪音效果(降噪)、還原原始音質的監(jiān)聽耳機才能進行鑒賞,通過聽耳機來鑒賞做出的評價才能做到真正的評判。沒有配備監(jiān)聽耳機的節(jié)目組是不入流的。做到認識到這一點的只有張藝興。

3.5?J-POP下部
3.5.2?Perfume
テクノポップ(Technopop/Techno Pop)組合。
テクノポップ是日本自制外來語,就是電子音樂與日本流行樂風格的結合。
從作曲編曲到歌手聲線經(jīng)過電子處理的純電子音樂。
在日本音樂中,獨特的音樂,舞蹈和媒體藝術與技術結合的視覺體現(xiàn)得到了成功。
她的音樂,所有單曲,所有專輯,全部聽過的日本歌手。
因為不是日本主流偶像團體風格,2003年東京出道到2007年『ポリリズム』大火用了5年時間。
她們音樂的風格為電子流行樂(Techno-Pop)。到1984年,流行電音已走向消失的情況下,使用一時過時的風格進行活動是一個非常冒險的。
從她們的音樂發(fā)展來看,她們的音樂分為日式近未來型電子合成音樂和輕快可愛時尚電子合成音樂兩種風格,或兩者的結合。


?摘自《簡歷與經(jīng)歷 20190716》的兩段文字
《簡歷與經(jīng)歷》是個人從2019年03月10日到?2019年07月16日撰寫的個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