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動物團戰(zhàn)”,每年2百萬只參與,不到30%幸存
在自然界每天都在進行著生存的斗爭。某種程度上,這是自然界殘酷的地方,也是自然界有趣的地方,正是遵循著這種生存法則,才讓自然界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才能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對于肉食動物而言,法則就是如何追得上素食動物,至少是跑得最慢的素食動物,而對于素食動物而言,一定要比跑得最快的肉食動物還要快,不然自己就完了。
當素食動物,將一個地方的食物吃得差不多,或者氣候條件并不適宜繼續(xù)生存下去的時候,他們就將迎來每年一度的遷徙大戰(zhàn)。

遷徙對于動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沒有遷徙,就沒有新的生存環(huán)境,所以這也是自然界難得一見的壯觀景象,當數(shù)百萬只動物一起遷徙的時候,那是一種何等壯麗的場面,也許沒有辦法親臨現(xiàn)場,但是通過一些紀錄片,便可以感受到這種震撼。
像每年過去一半的時間,大約6月份當坦桑尼亞的草被動物們吃的差不多,而新的來源還不能夠補充上來的時候,動物的遷徙便自然而然的發(fā)生了,通常動物要長途跋涉,至少3000公里,也就是要從坦桑尼亞遷徙到肯尼亞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才能夠獲得新的食物來源。
對他們而言,遷徙并不是旅游,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存考驗,這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遷徙,數(shù)量大到驚人,通常而言有超過20萬匹的斑馬和數(shù)百萬只的角馬,最后還有五十萬只左右的瞪羚。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這個方正的全部內(nèi)容,那就大錯特錯了,如此龐大的素食動物的轉(zhuǎn)移,不可能不吸引肉食者的目光,因此在這些素食動物的背后,尾隨的全部都是肉食者,比如說獅子獵豹。如果你以為人多力量大,在這里能夠成立的話,那么當這些動物要穿過鱷魚聚集區(qū)的時候,這條法則便不成立了。
每一次的遷徙都是一次更新?lián)Q代的過程,如果老弱病殘不能夠通過遷徙,便會在這場生存斗爭當中死亡。這是一種殘酷的現(xiàn)象,與此同時也是一種華麗麗的更新。
當然這樣的遷徙活動,一年并不只會進行一次,當他們到達了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后,他們會在那里生活2到3個月,這個時候坦桑尼亞的植被又要重新生長起來,因為他們會迎來雨季,這個時候動物們也會再度反轉(zhuǎn),所以整場遷徙在一年當中會進行兩次。

那么最后一個問題,在這兩趟遷徙都進行之后,究竟有多少動物會幸存下來,開啟第二年的生活?答案非常的吃驚,也許你想象不到,只有30%的幸存者能夠回到他們當初出發(fā)的地方。
為了生存,非洲動物的遷徙就是一場生存之戰(zhàn),一來一回,有超過一半的動物都不能再次回到自己的原點。這絕對是一種真實的殘酷,堅持不了,就只能滅亡?;蛟S這是自然告訴人類最簡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