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報告】《童子與魔法:鋼琴女王瑪塔·阿格里奇?zhèn)鳌贰?奧利維耶·貝拉米
今年讀完的第十五本書是奧利維耶·貝拉米(謝紅華譯)的《童子與魔法:鋼琴女王瑪塔·阿格里奇?zhèn)鳌贰T谝粋€鋼琴論壇中聽說這本書,當時講了許多阿格里奇(以下簡稱阿姐)的老師斯卡拉穆扎研究的演奏技巧,覺得好奇,便買來一看。事實上,這本書的側(cè)重點不在演奏技巧,更多在于阿姐的成長經(jīng)歷。從第一章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童年家園,到最終章巴黎演出的《童年情景》,阿姐一直保持那顆童心,用她的音樂詮釋她的赤誠與熱情。
毫無疑問,阿姐是鋼琴天才。雖然她年輕時不喜歡練琴,但她的演奏總是無與倫比。前一天拿到譜子,后一天她便能完美演繹;這顯然非常人所能及。她的母親胡安妮塔在她的鋼琴生涯中扮演著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是她監(jiān)督阿姐練琴,給她聯(lián)系老師,幫她報名比賽……所有的后勤工作她全包了。不過,這位偏執(zhí)的母親給阿姐帶來的壓迫感也給她們的母女關(guān)系帶來負面影響。與她母親的嚴律相反,阿姐追求自由,她生活隨性,性格莫測;這些特征也體現(xiàn)在她快速又充滿激情的演奏中。不過,胡安妮塔對新秀音樂家的熱心傳給了她的女兒;阿姐成名后,也熱切地扶才,為新秀人才創(chuàng)造機會,甚至讓他們住在她家。她年輕時,家里的客人絡(luò)繹不絕;她喜歡和一群熱鬧的人討論音樂,她也一直在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反而對自己不那么上心。作為一位知名演奏家,她的自由時間被演奏安排嚴重擠兌;她總在旅行和演奏,時時刻刻在演出前夕感到焦慮,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如此緊張的生活,怎么會是她想要的呢?
情感生活上,她也經(jīng)歷過跌宕起伏。22歲意外懷孕,與陳亮聲閃婚,生子,失去撫養(yǎng)權(quán),離婚。28歲與查爾斯·迪圖瓦再婚,生下二女兒,卻又在五年后離婚。一年后,與斯蒂芬·科瓦切維奇生下三女兒,卻沒有結(jié)婚。后來的情人,有無法承受她耀眼的貝羅夫,也有敏感暴躁的拉賓諾維奇。雖然并不像傳統(tǒng)意義中那么幸福美滿,但也確實豐富多彩。
除開愛情,阿姐人生中的知己也帶給她精神上的富足。從她少年時期從師的古爾達,到她的另一個“弟弟”內(nèi)爾森·弗萊雷,再到她崇拜的霍洛維茲和最貼近她內(nèi)心的作曲家舒曼,都是她珍惜的人物。雖然她在晚年經(jīng)歷過癌癥的折磨,但她幸運地康復了。當父母與弟弟接二連三離她而去,她開始享受獨處,更細心地鉆研琴譜,內(nèi)心更沉著?;蛟S,成長就是經(jīng)受痛苦后的覺悟吧?
幾年前,我有幸在現(xiàn)場聽過一次阿姐的演奏會。當時,她演奏了舒曼的a小調(diào)協(xié)奏曲。我坐在最后幾排,雖然看不清她的身影,卻感到身處云端,如在天國般的舒適與寧靜。作為返場曲,她還演奏了舒曼《童年情景》中的第一首“異國和異國的人們”,讓我十分懷念。讀完這本傳記,我愈發(fā)能理解鋼琴家的身不由己,也欣賞她為他人作出的奉獻與幫助。希望永葆童心的阿姐能繼續(xù)施展她的魔法,自由自在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