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一抖看魚竿的高低碳
抖一抖看魚竿的高低碳
以前我講過一個判斷碳布噸位的方式,從設(shè)計魚竿角度來說,如果這個魚竿用的是某模具,一定的碳布用量和某種碳布噸位主布,他就一定是某種硬度下的魚竿,翻譯成人話就是,魚竿是這個模具生產(chǎn)的,是這個自重,用的這個碳布噸位,這個魚竿就是這個硬度。
反之如果魚竿是這個硬度,是這個錐度,也就是大把前口的直徑,是這個自重,就一定是某種碳布噸位主布。
或者可以舉個例子,比如一款4.5米的魚竿,他的錐度,也就是大把前口直徑是15.5-16毫米,硬度是28釣的綜合竿,自重在100克左右,他就一定是30噸主布加工的,不管強(qiáng)度高低,一定不會有例外。
大家對這個數(shù)據(jù)的事,看起來比較迷糊,那我就教大家另外一種看碳布噸位方式,尤其在休閑釣魚竿中。

那就是彈性,彈性也就是腰力,我以前也說過叫回彈力。
彈性這個東西,絕大部分是靠碳布噸位才能做上去的,高碳和低碳的最大區(qū)別就是碳纖維的彈性高低,所以做出來的魚竿也是高碳的彈性好,低碳的彈性差一些。
直觀的表現(xiàn)有兩點,一是你大力去搖竿子的時候,同硬度下魚竿,高碳的回直的速度比較快,沒有多余的擺動。
這也是為什么大家使用長竿時,如果你打點不準(zhǔn)的話,更推薦你使用高碳的,就是利用魚竿彈性拋出去的時候,高碳的沒有多余的擺動,直來直去,直接到點。
第二個是搖動的時候,回到手上的反作用力比較大的是高碳的,高碳的因為前面的彈性比較好,所以搖動的時候,回坐力也比較大。
說到這里,講一個事情,我以前賣過一支魚竿,是我們這的巨鯉無畏超輕,是40+46T的高碳,這位釣友買回去之后,說你這個竿子重頭,我還很納悶4.5米的,4H的魚竿,才90克,怎么會重頭,這估計是大師級的選手,以前用的都是超級輕的魚竿吧。
我就直接說,不喜歡就退貨吧,反正有運費險,接著這位顧客,開始大肆吐槽,說我們設(shè)計魚竿不行,竿子靜態(tài)很輕,但搖起來很重,手腕受不了,他以前買的一樣硬度下的4H魚竿,也是46噸的,搖起來后面一點感覺都沒有,他只在前面擺動,才200多,你們這600多,肯定是作假了。
給我搞的哭笑不得,懶得解釋,抓緊時間退吧,哈哈。
好的今天關(guān)于高低碳的,就說到這里,如果對于這些東西感興趣的,可以晚上八點到晴久釣魚淘寶店看直播,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