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話說多了就變成真的了,是吧,那些頭部大V嗎?

最近很閑,開始閱讀訂閱的幾百個公眾號,大多都已經(jīng)關注2-3年了,有的賬號注銷了、有的遷移更改風格了、有的開始標題黨追熱點了、還有的把頭像換成個人照片,比如某茶。
曾經(jīng)很喜歡閱讀他們的文字,現(xiàn)在卻沒有興趣全部讀完,因為一個話題之下,很多人的觀點都大致雷同,不僅如此,他們都標明了“原創(chuàng)”,分不清真真假假,也不想探求誰是真正的原創(chuàng)作者了。

有的文章深度依舊,可是打開文章之后,里面各種擦邊球廣告,真是一邊賺錢一邊堅持自我啊。
有的文章把事件描述了一遍,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截止的恰當好處,就像把別人的問題重復了一遍,都是廢話??!
有的標題夸張到不忍直視,和營銷號有的一拼,標題和正文根本不是一回事,掛著羊頭賣狗肉說的就是他們吧,直接就取關了,任性!

曾經(jīng)的我以為個人IP類賬號都是一個人在撰寫,輸出他的方法論,現(xiàn)在才清楚,那個公眾號編輯不止10人,只不過大家把風格都趨向于賬號名稱的那位,并且署名為他。
他去做什么了呢?他早就不寫文章了,他去賣課了,教別人怎么撰寫文案之類的,被稱之為某某主理人、某某營銷專家,還有無數(shù)的水軍為他打CALL。

我在想,如果買點流量,讓我的每篇文章都10W+,是不是也可以出去賣課了,甚至大言不慚地教別人怎么寫文章,還可以向眾人宣發(fā)我的觀點。
例如:撰寫文章的第36條法則、3個關鍵教你寫文案、我是怎么做到一個月10W粉絲的等等,然后再建幾個VIP付費社群,名聲打出去了,錢也收到了,假話說多了就變成真的了。
甚至那些買課的人出去時還主動表明,是在某某那里學習的,比如某些人只在4A實習了,簡介就寫著某某公司前文案、某某前總監(jiān),曾就職于某某,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干嘛現(xiàn)在還宣揚這些。
你都畢業(yè)五年了,還標著北大/清華?甚至頭像還是某某大廠的廠牌,只不過在那實習了三個月而已啊!浮華的表象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