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友邦社工︱被黑夜吻過的卓瑪花
講述者:友邦社工澤王初
撰稿人:阿卿
這個故事來自前不久認(rèn)識的一位小朋友,一個溫柔而平凡的小女孩。
?她的名字叫**卓瑪,今年五歲了,住在壤塘縣吾依鄉(xiāng)壤古村?!白楷敗痹诓卣Z中是“度母”的意思,象征著一個很美麗的女神,也是藏族對女子的稱呼。如果能正常長大的卓瑪,大概也能出落成明眸皓齒、亭亭玉立的標(biāo)致美人,但忽如其來的打擊是沉重的。
卓瑪爸爸跟我講,有段時間孩子開始長小水痘,但家里人都沒太重視,只當(dāng)是小孩子嘛,總是喜歡扣扣癢癢,很正常。但慢慢地,疑似小小的水痘開始擴散,手上、身上、脖子上、臉上……
漸漸地,水痘扣爛的疤覆蓋了卓瑪大半的臉。
漸漸地,孩子的視線開始變得模糊了。
春光明媚,可是她的眼睛里還留的是夜晚的星星。
卓瑪家里只有三口人,除了牧業(yè)的微薄收入以外,只能仰賴國家的低保以及其余惠民政策。在經(jīng)濟拮據(jù)的情況下家里人毅然選擇帶著小小的卓瑪四處尋醫(yī),從家鄉(xiāng)縣城輾轉(zhuǎn)到州府馬爾康、從州府又跑到省會成都,問遍大大小小的醫(yī)館,都沒有結(jié)果,只生出無限悲涼。
她本該只是那么多五歲小女孩中最普通的一位;她本該笑起來比陽光還要燦爛;她本該活潑地和朋友玩耍;她本該開啟自己的絢麗人生;本該,有很多的本該。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臉頰上如花如藤蔓般攀援而上的黑色的疤痕,會讓她遭受更多異樣地審視和打量。后天性視力殘疾則意味著她需要習(xí)慣與漫長的黑暗獨處,并為之放棄學(xué)業(yè)。
幸好,還有很多人一起陪伴著這朵被黑夜吻過的卓瑪花。
而我只是其中之一。我僅作為友邦社工的一份子,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光,然后用盡全力去擁抱花開的方向。
奈何人力有限。
我所眼見的世界里,有更多的孩子和成年人,因為外在肢體的缺陷而陷入泥淖,在生活中遭受各種各樣的歧視、譏笑、諷刺和謾罵。失明的人被叫做“瞎子”、失聰?shù)娜吮唤凶觥懊@子”、甚至還有人說“啞巴”是因為上輩子嘴太毒而遭到的報應(yīng)……生理上的殘疾已經(jīng)使他們的心背負(fù)了沉重的枷鎖,那些不解和嘲笑若再鋪天蓋地漫涌而來,久而久之,言語就會把人的心殺死了,將他們變得孤僻、內(nèi)向、敏感、多疑,甚至對陌生人充滿敵意。
上天給了我們一副健全的體魄,讓我們做任何事會比這些孩子輕松很多,但這不是我們高人一等的理由。教育的本質(zhì)應(yīng)當(dāng)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蔽覀冃枰龅氖菓驯降扰c善意,保持自由與包容,謹(jǐn)記感恩與尊重,讓他們和我們一樣共同感受生命的美好!
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我們可以盡情想象那樣的未來。
就算家里再困難,卓瑪爸爸還是會帶著卓瑪?shù)教幙床 ?/p>
社會各界人士都積極獻出愛心,幫助治療。
小姑娘還是怯生生的樣子,害羞到臉紅卻也笑得正好看,接下你遞來的糖。
只要有一線希望沒有人會放棄。
既生而有翼。
何懼前方路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