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中國人的腰越來越粗,可能要命

2019-12-12 16:27 作者:浪潮工作室  | 我要投稿



年輕人的中年危機已經(jīng)提前了。

就在前兩年,發(fā)福還是中年的一種標志。啤酒肚和手串、保溫杯、禿頂聯(lián)合在一起,組成了油膩中年男的經(jīng)典形象。

尤其是啤酒肚,基本成了油膩中年的注冊商標。說起油膩中年,你腦子里映出的第一個形象,原型估計都是挺著肚子的郭德綱。

然而,現(xiàn)在看看自己的肚子,你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腰間的游泳圈正在日漸膨脹,好像自己每天在給它充氣。不用等到中年,啤酒肚已經(jīng)找上你了。

有了啤酒肚,千萬不要責怪自己貪吃,要怪就怪中國人的腰太粗了。

而且,不要以為腰粗只是外表問題,它還是健康問題。

腰粗,和中國人的幾大健康殺手都脫不了關(guān)系。

中國哪里的人腰最粗

中國有接近三成的人,腰太粗了。

這是今年9月份,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高潤霖院士團隊的研究成果。

這篇發(fā)表在《肥胖》上的研究,調(diào)查了中國44萬成年人,研究團隊根據(jù)抽樣結(jié)果,推斷出接近2.77億的中國成年人,都屬于粗腰體型[1]。

在中國男性腰圍超過90,女性腰圍超過80都算是粗腰體型 / Pixabay

粗腰體型正式的名字,應(yīng)該叫腹型肥胖,或者叫中心性肥胖。

測量腹型肥胖的標準很簡單,就是量腰圍,男性超過90厘米,女性超過85厘米就是粗腰。可能你更熟悉的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但BMI不能告訴你具體哪個部分比較瘦。

按照粗腰體型的衡量標準,1.4億的中國成年男性的腰圍超標,1.37億的女性超標。照這個比例來說,有個有彈性的肚子真不算什么丟人的事[1]。

在中國有個小肚子太常見了,尤其是工作之后 / Unsplash

尤其是北方人,粗腰更是常態(tài)。這個研究團隊繪制的“中國粗腰地圖”顯示,中國粗腰人口的分布,整體呈現(xiàn)北方多于南方,西邊多于東邊的趨勢。

中國粗腰之都這個稱號,就不幸落在北方的名城天津頭上。這里的粗腰人口比例,居然超過了一半。

不止如此,中國的粗腰率的前六名,天津、西藏、北京、山東、黑龍江和河南,全部都是北方省市,可以說是霸榜了。

怪不得北方的社會大哥和老大爺們,沒事愛晾肚子,可能是肚子肉太多,悶在衣服里太熱。

大爺們光膀子晾肚子,可能因為肚子實在是收不住吧 / Unsplash

相反,粗腰率最低的6個省份,有5個分布在南方。腰最細的省份海南,粗腰率只有天津的五分之一。海南人有陽光沙灘還有小蠻腰,不得不說世界真的太不公平了[1]。

中國人的腰不僅粗,還越來越粗。

中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diào)查的6次橫斷面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從1993年到2009年,中國學齡兒童一直在發(fā)胖,無論體重腰圍BMI都在上漲,而腹型肥胖率的增長速度,甚至比一般的肥胖更快[2]。

過去人到中年才開始擔心自己的肚子,現(xiàn)在可能大學沒畢業(yè),肚子就已經(jīng)胖過上一輩了。

肚子肉太多,可能要命

腰粗肚子大不算是病,但卻是很多致命病癥的引路人。

我們體內(nèi)的脂肪組織塊可分為三個不同的部分:淺層皮下脂肪組織,深層皮下脂肪組織和內(nèi)臟脂肪組織[3]。

其中淺表皮下脂肪組織是最主要的,遍及整個人體,構(gòu)成下肢中絕大多數(shù)的脂肪組織。我們見到的胖人一般都有兩條粗腿,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腹型肥胖者的脂肪不是堆積在腿上,而是堆積在腹部內(nèi)臟周圍,這對人的健康傷害更大。

刷屏B站的菲律賓猛男舞團主C,一看就是腹型肥胖,亞裔腹型肥胖的比率確實比較高 ? ?圖片來源bilibili / up主BML制作指揮部

首先,腹部內(nèi)臟的脂肪堆積,會加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血壓、中風、心臟病這幾大殺手都和它脫不了干系,甚至比一般肥胖更嚴重,有肚子的人都要小心了。

亞洲人腹型肥胖的問題尤其嚴重。對美國移民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以BMI計算,亞洲人比其他族裔要瘦很多。但是在腹型肥胖的發(fā)病率上,卻和他們幾乎沒有差別[4]。

也就是說,一個普普通通的亞裔學生,和特朗普這樣天天喝可樂吃漢堡的美國肥宅,衣服下面都有著同樣肥碩的肚子。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是可樂、漢堡、熱狗等食品的忠實愛好者 ?/ Google

今年9月韓國發(fā)布的一項研究,通過對31萬40歲及以上韓國人,進行跨度6年的BMI和腰圍追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相比于全身性肥胖,腹型肥胖的人群有更大的患上心臟疾病的風險[5]。

另外,對美國不同族群的研究發(fā)現(xiàn),BMI水平相當?shù)那闆r下,亞裔出現(xiàn)肥胖相關(guān)疾病的頻率卻更高,這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亞裔腹型肥胖較多的鍋[4]。

上面說過的高潤霖院士,也是一位心血管病專家。他這么重視中國的腹型肥胖問題,也是因為腹型肥胖確實和心血管病聯(lián)系緊密。

更令人擔憂的是,腹型肥胖還會影響到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除了影響內(nèi)分泌和血脂之外,還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6][7]。

實際上,最關(guān)心腹型肥胖的,恐怕就是那些和糖尿病相關(guān)的醫(yī)學組織了。連判斷腹型肥胖的標準,都是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主導制定的。

曾出演《阿甘正傳》的影星湯姆·漢克斯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后,醫(yī)生建議其減肥,大概是生活的巧克力吃多了 / 《阿甘正傳》

根據(jù)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一名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的醫(yī)生估算,中國男性因為腹型肥胖導致的糖尿病發(fā)病人數(shù)大概有99萬,女性有143萬[8]。

了解到肥胖與糖尿病的密切聯(lián)系后,當看到中國以1.164億糖尿病患者,占據(jù)全球糖尿病患者的四分之一的時候,你可能就不會驚訝了[9]。

快速瘦腰,別做夢了

就算你的肚子不是大到夸張,你應(yīng)該也為自己的小肚腩感到苦惱,看看市面上那么多亂七八糟的瘦腰瘦肚子方法,也能明白這種需求有多旺盛。

但其實,想要專門快速瘦腰,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學會這四個動作,十五天減掉大肚腩”、“五分鐘在家瘦腰,馬甲線一周成型”,有小肚子的你,估計沒少點開這類教程,說不定還在彈幕里發(fā)過幾句“這動作太難勸退”“打卡第三天”。

日本博主聲稱用一套健身操,通過up和down動作每天兩分鐘就能瘦肚子,日本這種偽科學還真是多 ? / YouTube博主@lushlilu

打開這些視頻,你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感受你腹部脂肪的燃燒”。健身網(wǎng)紅會自信滿滿地告訴你,通過向上拉伸的反重力動作,每天兩分鐘就讓你練出人魚線。

如果你去健身房,有些教練也會告訴你:做深蹲會瘦腿,仰臥起坐會幫你瘦腰,鍛煉的酸痛,就是小肚子脂肪細胞的遺言。

可惜的是,這些教程都在吹牛。

你在力量訓練時感受到的脂肪燃燒,不過是肌肉細胞在無氧呼吸時,積累在你身體里的乳酸在作怪[10]。這種感覺不是脂肪燃燒的捷報,只是肌肉在慘叫而已。

所謂“腹肌撕裂”的鍛煉再夸張,練的也是你的肌肉,不是燃燒你的脂肪 / Unsplash

美國的科學家做了一組對照實驗:他們將24名男女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的男女做了6周的腹肌鍛煉,而對照組的男女則保持久坐不動的習慣。

6周之后,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實驗組的男女腹部肌肉耐力有著顯著的提高。壞消息是,腹部皮下脂肪根本沒減掉[11]。

這個道理應(yīng)該不難懂,如果哪里運動量大就能減脂,那大部分人的右手現(xiàn)在都是麒麟臂。

實際情況當然不是這樣,科學家找到了一群兩只手運動量差別特別明顯的人:職業(yè)網(wǎng)球選手。

如果鍛煉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就會瘦,那網(wǎng)球運動員兩只胳膊對比起來一定很嚇人 / Unsplash

他們測量了網(wǎng)球選手們雙手的皮下脂肪含量,發(fā)現(xiàn)網(wǎng)球選手的慣用手確實比較壯,但是皮下脂肪量卻不比另一只手少[12] 。

看來速成減肚子是沒有希望了,不過完全沒必要緊張,因為減肚子的難度,遠沒你想的那么難。

人體不同區(qū)域的脂肪,有著不同的新陳代謝效率。腹部的脂肪代謝相比與手臂、大腿和臀部的脂肪更活躍。相比于腿粗的人,腰粗的人更有可能通過有氧運動將腰瘦下去。

而且,減肚子的運動量也不需要那么大。想瘦腰,舉鐵的效果反而不如跑步、騎車專業(yè)這樣的有氧運動好。進行有氧運動時,我們的身體更容易分泌激素產(chǎn)生酶,來分解脂肪酸給身體提供能量。

最科學和健康的瘦腰,其實就是科學減肥。需要良好的熱量把控和膳食管理,力量訓練與有氧訓練相結(jié)合,通過增加全身肌肉質(zhì)量,提高身體基礎(chǔ)能量消耗,來減少身體脂肪含量。

想減肚子別走捷徑,按照健身減肥的步驟慢慢做,你的小肚子不會頑固 / ?Unsplash

如果實在懶得動,那真的沒有辦法能讓你迅速減掉肚子。不過也沒事,畢竟那么多粗腰的人陪著你呢。

本文文獻及科學性已由 牛津大學臨床醫(yī)學研究生趙英希 審核




參考文獻:

[1]Zhang, L., Wang, Z., Wang, X., Chen, Z., Shao, L., Tian, Y., ... & Gao, R. (2019). Prevalence of Abdominal Obesity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Nearly Half a Million Participants.?Obesity.

[2]劉嫚, 席波, 王奇娟, 袁媛, & 李軍. (2012). 1993-2009 年 7~ 18 歲中國學齡兒童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變化趨勢.?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2), 117-119.

[3]Sniderman, A. D., Bhopal, R., Prabhakaran, D., Sarrafzadegan, N., & Tchernof, A. (2007). Why might South Asians be so susceptible to central obesity and its atherogenic consequences? The adipose tissue overflow hypothe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36(1), 220-225.

[4Liu, X., Chen, Y., Boucher, N. L., & Rothberg, A. E. (2017). Prevalence and change of central obesity among US Asian adults: NHANES 2011–2014. BMC public health, 17(1), 678.

[5]Choi, D., Choi, S., Son, J. S., Oh, S. W., & Park, S. M. (2019). Impact of Discrepancies in General and Abdominal Obesity on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8(18), e013471.

[6]Liu, X., Wu, W., Mao, Z., Huo, W., Tu, R., Qian, X., ... & Li, Y. (2018).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 Chinese rural population: the Henan Rural Cohort Study.?Scientific reports,?8(1), 13101.

[7]Monteiro, R., & Azevedo, I. (2010).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2010.

[8]薛海峰. (2014).?中國成人腹型肥胖與糖尿病發(fā)病關(guān)系的前瞻性隊列研究 [D]?(Doctoral dissertation, 北京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9]IDF Diabetes Atlas 9th edition 2019. (2019). Retrieved 9 December 2019, from https://www.diabetesatlas.org/

[10]McGrath, C. (2019). Myths and Misconceptions: Spot Reduction and Feeling the Burn. Retrieved 9 December 2019, from https://www.acefitness.org/education-and-resources/lifestyle/blog/3629/myths-and-misconceptions-spot-reduction-and-feeling-the-burn

[11]Vispute, S. S., Smith, J. D., LeCheminant, J. D., & Hurley, K. S. (2011). The effect of abdominal exercise on abdominal fat.?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25(9), 2559-2564.

[12]Ramírez-Campillo, R., Andrade, D. C., Campos-Jara, C., Henríquez-Olguín, C., Alvarez-Lepín, C., & Izquierdo, M. (2013). Regional fat changes induced by localized muscle endurance resistance training.?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27(8), 2219-2224.

中國人的腰越來越粗,可能要命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来宾市| 晋州市| 禄劝| 乌拉特前旗| 景东| 察隅县| 五台县| 嘉禾县| 佳木斯市| 新田县| 西宁市| 轮台县| 武功县| 寻甸| 丰台区| 江川县| 金昌市| 承德县| 鄂托克旗| 大洼县| 长春市| 光泽县| 忻州市| 娄烦县| 赤城县| 屏东县| 岚皋县| 巧家县| 教育| 大丰市| 阳西县| 滕州市| 桑植县| 丹阳市| 衡阳市| 林口县| 桂东县| 乌恰县| 广饶县| 长顺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