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感染率50%,這種病可能導致胃癌
近日,一則關于幽門螺桿菌的話題,沖上了熱搜榜第一的位置。其實,幽門螺旋桿菌的危害存在已久,在感染率高達50%的中國,認識它,了解它,遠離它,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
什么是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其生存能力極強,能夠在強酸性環(huán)境中生存,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能夠在胃里面生存的細菌。它有較強的傳染性,一人得病可傳染給全家人。而由于我國的共餐習慣,感染率很高,平均感染率高達50%以上。
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幾乎都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亦即幽門螺桿菌胃炎,染者中約15% ~20%發(fā)生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5% ~ 10%發(fā)生消化不良,約1%發(fā)生胃惡性腫瘤。
?
幽門螺旋桿菌是如何傳播的?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通過“糞-口”傳播和“口-口”傳播兩種途徑傳染。 “口口相傳”,指的是唾液、飛沫傳播,在不分餐的中國,一起吃飯會極大增加感染幾率。無論是共用筷子還是相互夾菜,咀嚼食物后喂養(yǎng)幼兒或愛人之間接吻,都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有哪些癥狀?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多數(shù)人沒有明顯的癥狀,少部分人會表現(xiàn)出較輕癥狀,如腹脹、上腹隱痛、惡心、口臭等,較嚴重的可能出現(xiàn)一些胃部炎癥。
?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一定會得胃癌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幽門螺桿菌經口到達胃黏膜后定居感染,會引發(fā)慢性、淺表性胃炎,時間再長就會發(fā)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導致胃癌最危險的因素。
其實胃癌的病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很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胃癌的發(fā)生除了有Hp在作祟,還有免疫力弱、遺傳因素、長期精神壓抑、喜歡吃腌制食品、抽煙嗜酒等,與Hp協(xié)同作案,最終招來胃癌。
雖然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查出率越高,患胃癌率越高,但是,幽門螺桿菌陽性并不是絕對會發(fā)展成胃癌,它只是胃癌發(fā)病的幫兇,只要出現(xiàn)癥狀盡早治療即可,大可不必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