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認知體系2023.3.3
如果一個人所擁有的知識體系可以解決他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那么他必定是一個厲害的人。 1 知識與認知有什么區(qū)別?
書中的一段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考試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識,茶余飯后能高談闊論,這也不叫有知識。這些場合下,知識雖然有用,但是這些知識都不太牽扯到具體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戲。只有當局勢不明朗,沒有人告訴你該怎么辦?而錯誤的判斷又會導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時,你要是能因為有知識而敢于拿一個主意,這才算是真有知識。請注意,這不是在說實用的知識才是知識,
而是在說只有當知識能夠幫助你實際決策的時候,它才是你的知識。
2 擴大自己的認知圈
一些知識雖然完全的正確,也非常的有道理,但是距離我們的認知或需求太遠,無法對我們產(chǎn)生觸動,也很難進行關(guān)聯(lián)。只有處于認知圈邊緣的知識,才可以被學習到。而即便學習到了,也有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后忘掉。這是因為新學的知識沒有跟自己的認知體系形成強連接。 三個由淺入深的方法可以建立這種強連接。 分別是: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清楚,在需要的時候能提煉出來,在生活中經(jīng)常練習或使用。 3 觸動篩選
什么才真正對自己有價值呢? 想要判斷這一問題,可以利用潛意識當中的感知能力。人通常低估了感知能力的作用,用這種能力來進行讀書,反思和體驗,往往能夠精準的捕捉到對自己有價值的那部分。能觸動到自己的,往往是最符合自身認知與需求的價值。 4 認知體系的形成與擴張
只需完成知識的原始累積便可形成個人認知體系。需要注意的是,個人認知體系與學科知識體系是完全不同的。學科知識體系指的是在某一特定領域內(nèi)的知識組成的結(jié)構(gòu)性框架,與個人見解無關(guān)。
而個人認知體系則與學科無關(guān),也不是知識的匯總。而是用獨特的視角,將一些零散的,獨立的知識,概念或觀點整合為應對這個世界的方法與技巧。
其他人的認知體系是不可復制的,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處在自己認知圈邊緣的知識,有學習的價值。這些知識容易令人產(chǎn)生觸動,形成關(guān)聯(lián),起到擴張認知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