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丹噬,又見丹噬!

最近更新的這幾章《一人之下》,看得我的情緒波動不是一般的大。
我過去看過的武俠小說不多,但恰巧古龍的《小李飛刀》曾被我追看過,而最近上線的《一人之下》也著實給我品出了當年古龍在這本小說里留下的內涵韻味。
所以這期內容我將會嘗試用對照手法,來為你們詮釋出這部國漫的精粹,也好讓你們品味品味唐妙興掌門的偉大。

01.例無虛發(fā)
李尋歡,文及探花,他自出場以來的形象一直都是病態(tài)龍鐘,饒有寒風一吹便會支離破碎的境況。
但就在這位羸弱書生身上,我們卻又能同時看到武至天下第三的威力。單憑一把七寸方長的凡鐵小刀即可做到“例無虛發(fā)”。
沒有人能夠描述小李飛刀真正的強大,因為根本就沒有人能夠在李探花出手之后還能全身而退的。

同樣的事情我們在丹噬身上也能夠看到---
它自唐門創(chuàng)宗以來一直都是門人最為向往的秘法,它也曾是內門弟子自傲的根本所在,不過囿于修習的門檻實在太過高企,后來也不得不面向外門弟子開放,而其中猶以前掌門楊烈為榜樣。

丹噬的威能是毋庸置疑的。讀者們或許對神秘莫測的八奇技已經存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知道它們當屬目前異人江湖的神技(風后奇門能夠操縱五行和時空,而拘靈遣將則能駕馭傳說兇靈來為自己所用,而炁體源流就更是自稱術之盡頭,饒有蔑視凡俗的派頭)。
但有意思的是,即便天下異人對八奇技貪婪成癮,唐門的門人也似乎并不多見投身到此等瘋狂的追逐當中。是的,楊烈曾對張懷義伸出過魔掌,但在我看來這并非是對丹噬的自卑,他只是為這招絕技尋找容易繼承的替代品。
歸根結底,唐門的“佛系”都是因為丹噬的強大所導致的,而截至目前上線的劇情,我們也著實能夠品味出唐門門人信念的不虛---

36賊余孽許新和兩豪杰之一的丁嶋安的對峙,前者雖說在體能維度為學徒們吐槽了一番,但卻依舊憑借了無蹤影無孔不入的丹噬絕技,讓后者感受到了被死亡威脅的滋味。
而作為炁體源流掌握者的張懷義,雖說奇技內含恰似神明靈的能力(能夠化解天下一切炁構之物),但最終也依舊敗亡在了丹噬的攻擊之下。

前后兩位堪稱“一人之下”的強者相繼淪為丹噬招下的失敗者,而借由許新老爺?shù)闹v解,我們也已經知道這種天下至毒之物或許普天之下也已無能將其化解的強者存在(可能天師也不行,畢竟在番外篇天師也不曾化解千日紅的毒素)。
因此我們很難不去膜拜丹噬的威力,而對于長久以來一直擔任門長職位的唐妙興來說,他也早已將丹噬視為魂牽夢縈的存在。
論《一人之下》中的“例無虛發(fā)”,我相信直至今日為止也就只有丹噬有這個資格!

02.丹噬,又見丹噬
在古龍先生的創(chuàng)作晚期,他通過口述加他人代筆的方式給我們帶來了整個《小李飛刀》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飛刀,又見飛刀》。
此時此刻的李尋歡早已成為了江湖上的一個傳說,但“例無虛發(fā)”的聲望已經不再是小李飛刀的獨享了。就在這個后李尋歡時代,江湖出現(xiàn)了一位貌美且神秘的強者“月神”---

她的絕技同樣是飛刀,一把淡金色刀柄的銀月飛刀,每次出手都總能置對方于萬劫不復的境地。而也正因如此詭秘駭人的威力,人們便將月神視作為“死神”的代名詞,與李尋歡因浩然正氣而獲得的“刀神”二字形成迥異鮮明的反差。
飛刀,又見飛刀。兩者雖然例無虛發(fā),但內含的本質其實早已走向了兩個極端。

有趣的是,就在《小李飛刀》完結數(shù)十年后的今日,我們同樣在《一人之下》中看到了相類似的情景---
丹噬的厲害確實不假,但長久以來唐門在江湖的定位都是為人不齒的暗殺組織。他們行蹤詭秘而身懷的絕技也需要在每場戰(zhàn)斗以“陰損”的方式發(fā)動,方才能夠發(fā)揮最為極致的威力。
丹噬了無影蹤,攻擊力天下無倫,能夠自始至終被奉若為唐門至寶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千百年以來能夠匹配他們陰損習性的也就僅有這一招式罷了。

不過時間到來唐妙興執(zhí)掌的時代,此時此刻進入到現(xiàn)代社會的唐門也不再可能沿用老祖宗的那套謀生之道。他們放棄了世人嗤之以鼻的暗殺之道,轉而在山腳開辦了武術學校,在幫補門派的營收之余還能夠孵化有能力的門徒。
如今的唐門已經走到了正軌之上,但也正因如此,原本自傲的門派招式也似乎沒有了大派用場的余地,而欠缺了實戰(zhàn)的錘煉,如今唐門門人也從“殺手”淪落為“打手”,逐漸朝著平庸的方向墜落了下去。

還是唐妙興。
他毅然決然地肩負起了重振唐門威名的使命,他用了大半輩子時間去勸說許新出任唐門的掌門,而最終也妥協(xié)了將唐門陰暗過去一掃殆盡的建議,決定從根本上來顛覆原有的已經不再可能適配現(xiàn)代社會的唐門規(guī)定---讓包括楚嵐和全性在內的多方外人遍歷唐冢的機密,也徹徹底底地觀摩丹噬絕技的整個領悟過程。
而我們都知道,這一切都是以唐妙興性命來換取的,而我們也不難想象未來開放的唐門絕對會是一個任何門派都不容小覷的存在,天下英杰也定然會絡繹不絕地涌入到唐門的門下。

在我看來,過去千百年的丹噬就猶如死神般的存在,它神秘莫測而且每每出招都總能置人于死地。但在唐妙興以及后唐妙興的時代,丹噬已經不再會具有死神的殺氣。
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門徒來說,它將會成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圖騰,指引他們修習前進的方向。而對于天資聰慧的掌握者來說,它也將會成為維持異人江湖秩序的關鍵力量之一。
丹噬,又見丹噬。兩者雖然例無虛發(fā),但在唐妙興的影響下,它們內含的本質其實也早已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03.結語
一直以來李尋歡在我的心目中都可謂為不可被逾越的武俠小說人物。他身形瘦削,病態(tài)潦倒,但總能憑借手上七寸方長的凡鐵小刀成就了當世最強的名號。
沒有人能夠準確形容小李飛刀的犀利程度,因為根本就沒有人能夠在李探花的刀下全身而退。對于廣大武俠迷來說,小李飛刀當屬世間最為安全的代名詞。
而類比來說,《一人之下》的唐妙興也當屬四川唐門的那柄小李飛刀。
或許自此一役之后妙興掌門已經不再可能有登場的戲份了,但過去半年的點點滴滴我相信也能夠為各位《一人之下》粉絲難以忘懷。
是的,多年以后,人們總會想起他的那顆炙熱的心!

謹以此文向唐妙興掌門致敬!
20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