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后唐李克用墓志銘
唐故河東節(jié)度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兼中書令、晉王墓志銘并序
門吏、節(jié)度副使、朝議郎、前守尚書祠部郎中、知制誥、柱國、賜紫金魚袋盧汝弼奉命撰
王源書
直口下亙,象屬金膏洪潤之靈,有所謂不徒方流載玉,川媚孕珠,時有應世出圖,澄波啟運,則英雄誕焉,圣賢出焉,育彼鴻休粹茲平祉者也。又何必郊麟穴鳳,津龍靈龜而為瑞哉?惟我晉王是應間異。
王諱克用,字翼圣,隴西成紀人。世以象河命氏,與盤石聯(lián)枝。自四代祖益度,薛延陀國君、無敵將軍。曾祖思葛,統(tǒng)國襲爵,霸有陰山。祖執(zhí)僅,皇任陰山府大都督、三軍沙陀都知兵馬使兼御史中丞。烈考國昌,皇任左龍武統(tǒng)軍、檢校司徒致休,飾終追加太保。
噫夫!大功大名,垂慶垂裔。必顯綿遠,以纂忠勛。故在憲宗時,有若都督,戳力王家。在懿宗時,有若統(tǒng)軍,龔行天討。在僖宗、昭宗時,有若晉王,奮志提戈,夷兇為社。名標圭臬,為天下先,三世蟬聯(lián),九朝盛美。王承是徽懿,生特英邁。以匡奮力,為社稷臣。兩復承輿,再殄妖孽。抑揚峻帙,踐履崇封。初,自云中刺史兼御史大夫,以統(tǒng)軍請老,表王代將部族。朝廷遂命檢校左散騎常侍,仍以代州建雁門軍,王兼雁門節(jié)度留后。未幾,王親率賦輿,西破黃巢賊于長安,以功正授雁門節(jié)度使、檢校兵部尚書。旋又就加檢校左仆射,尋復詔拜河東節(jié)度使、檢校司空。勤王奉寵,繼晉文三命之尊;剪葉策勛,全唐叔疏封之重。自司空加司徒平章事,歷太保太傅。以解陳州圍,再襲敗黃巢于宛句,追兗州傳賦首于闕下。推功校最,以王為先。遂加檢校太尉,仍兼侍中,進封隴西郡王,真食五百戶,兼賜鐵券,賜號功臣。后以破鄰州王行瑜功,冊守太師兼中書令,封晉王,總食式萬戶,真食一千五百戶。袞舄既臻,戎輅之車益重;茄簫爰設,玄硅之命攸崇。故齊履就封,只帶帝師之號;荀池浴日,止升中令之榮。未有兼列真王,仍開全晉者也。初,王自作牧云中,登壇并部,歷官相府,猶侍鯉庭。詩賦緇衣,夾輔同榮于五教;圖形麟閣,標奇對列于一時。道盛兩全,事光千古。加以禮樂恭己,忠孝傷躬。修貢以教臣,府無虛行;謹庭闈而侍奉膳,行茂肥家。白銀印青綬,累秩進律,至儀同三司。及云中太守亞丞相,累官錫命;至正三師真上宰,為列國王。皆不以冒充虛恩澤,悉以忠力元勛稱之,君命而后受也。至于在統(tǒng)軍左右,時率師破賊。雖視武英雄,杰立于世 亦不擅己自任,必稟命而行。故天下凡言為子為臣之道者,皆折衷于王也。唯是睦鄰赴難,急于奉漏沃焦。故鄰壤有不葉者,莫不賁其彌縫,聽之關(guān)決。黃巢偽紀,改為金統(tǒng)。襄邸竊號,改為建貞。天下莫不軌從,唯王首以口破。迄今朱溫僭篡,唯王之土不易于吾唐之風。乃知與唐之所以王者,蓋唐禮盡在于此矣。
嗚呼!唯浮休之理,雖三皇五帝,亦不能逾于數(shù)者,蓋天之限也,故達口口知命焉。況命世英雄其來,世有謂其去也,豈徒然哉!屬今之世,先昭皇帝為賊之弒,一旦天下墜途口口,鴻圖寶祚,未有嗣焉。而王方以壓境削敵,寢疾半稔,彌留之際,封域怗寧,萬匯群心。率然有付,傅于令嗣,信天命,乃歸焉耶。雖彼王者,又焉得輕擬諸盛烈哉!以天佑五年戊辰正月二十日,薨于路寢,享年五十三。
王之弟四人官氏之次,悉刻于豐碑。
小君三人:
長沛國夫人劉氏,無子。
少魏國夫人陳氏,亦無子。
次晉國夫人曹氏。
皆以賢淑令嘉耦,嚴慈育慶門。
即今嗣王令公,實晉國太夫人之自出也。
嗣王之兄今昭義相公名嗣昭,乃王之元子也。
嗣王之次親弟二十三人,具名列于后:存貴黠戛、存順索葛、存美幀師、存矩迭子、存范丑漢、存霸端端、存規(guī)歡郎、存璲喜郎、善意口口、大馥、重喜、小馥、柱柱、神奴、常住、骨骨、喬八、小端、小惠、延受、小住、口寶、小寶。
于戲!惟盛德者,其嗣遠。其繩澠之勢,雖河帶淮清,未足語其綿藐也。王以巳己歲二月十八日歸窆于代州雁門縣里仁鄉(xiāng)常山里,祔子先塋,禮也。
夫刊石命紀,將表請封。不以飾辭,固當直筆。汝弼游王之門,居客之右,恩雖特厚,文疵失華。奉命以書,敢為銘曰:
日星之靈,河岳之英。鐘慈貳德,降彼貳清。
承家善慶,體國忠貞。儀方稟訊,氛攫再平。
封官一品,樹屏三京。真王削國,葉力稚盟。
未除國恥,條嘆夭傾。傳于令嗣,寰海侯溢。
風飄陵樹,永仰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