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銳龍2600平臺之后,我是不打算再購買英特爾的處理器了

我本來很早就打算購買英特爾家的8700K處理器了,之前我為了體驗RGB編程功能,特意購買了一塊微星的Z370主板(當時低端的主板不支持RGB編程功能,最便宜的也得Z370這個級別)。但是很不巧,8700K散片非但沒有降到2000元以下,還趕上漲價潮,實在是太貴了。所以我一直在用8100處理器配Z370主板將就著用,搞得不少人以為我是瞎裝機。但他們不明白,一顆8700K處理器就二千多大洋,很多人都舍不得買。尤其是像我這種幾個月就得更換一次平臺的用戶。很多硬件,只有親自測試了,才能知道它到底好不好用。而不是在網(wǎng)上隨便找?guī)讖垳y試圖片,那樣的話,完全是紙上談兵,沒什么意思。我覺得玩電腦,玩手機,只有用過,感受才最深。在這里,我得感謝英特爾漲價,導致我沒有入手8700K處理器。很慶幸沒入手,不然加上主板,我就得花去三千多大洋了。
最近親戚想裝一臺三千多的主機,所以我就推薦了AMD銳龍的2600平臺,剛好借這個機會,體驗一下銳龍2600處理器。沒辦法,太窮了,也沒有廠家支持,我也不可能測試體驗一個硬件,就購買一款產(chǎn)品。除非是土豪,或者是能賺到錢的自媒體。

之前我買過2200G處理器,當時給的我感覺就是驚喜,有誰能想到,之前被英特爾吊著打的AMD,竟然能翻身,而且還翻得這么漂亮。銳龍?zhí)幚砥?,目前很少有散裝產(chǎn)品,就是有,多數(shù)也是二手拆機貨。不像以前,AMD的處理器,絕大多數(shù)都是散裝產(chǎn)品。

銳龍2600處理器,自帶散熱器,可以節(jié)約散熱器的成本。除非你想把CPU超得高一些,準備大超一下。不然小超的話,用自帶散熱器是足夠了。

自帶散熱器展示,這款散熱器比起之前AMD的產(chǎn)品,好用了很多。尤其是比英特爾自帶的散熱器強太多了。我以前最怕的就是安裝英特爾自帶的散熱器了,那設計簡直是反人類。塑料的卡扣,如果不懂安裝技巧的話,很容易弄斷。不要說大力出奇跡了,大力出悲劇還差不多。記得剛開始那會,我不懂安裝技巧,折騰半天才能安裝好。

這一代的AMD散熱器,采用了螺絲固定,而非卡扣。這種設計安裝簡單,固定牢固,散熱效果很好。

散熱器采用了四針風扇,可以測溫變速,非超頻狀態(tài)下非常的安靜。

CPU被獨立放置到另一個小盒子之中。

除了CPU,還帶有說明書和貼紙。

銳龍2600處理器正面展示。

銳龍2600處理器背面展示。

測試平臺的信息,內(nèi)存那里有點小錯誤,頻率全是3000的,而不是一個3000,另一個3200。

我對2600處理器進行一下小超頻,直接通過主板,開啟一鍵超頻功能,這個對于新手用戶,也很適合,因為你不用折騰,就可以超頻了。內(nèi)存方面,通過多測試,手動設置為3466MHz。

測試的成績展示。

魯大師雖然很不靠譜,但目前使用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主要是免費,下載方便,測試速度快。通過多次測試,這套平臺總得分最高竟然能超過41W,CPU也達到了15.6W。剛開始我以為是搞錯了,又進行了多次測試,基本上每次都在40W以上,這分數(shù)真的厲害了?,F(xiàn)在英特爾處理器,也就在一部分游戲中有所優(yōu)勢,期待更多的游戲廠家能為銳龍?zhí)幚砥髯鰞?yōu)化,讓它在游戲中表現(xiàn)好一些。更主要是的不要讓英特爾一家獨大,免得它再擠上十幾年的牙膏,忽悠消費者。反正我現(xiàn)在不看不以英特爾的誠意,好不容易出個大家都喜歡的8100,8400,8500,竟然還漲價了,現(xiàn)在為了吸引用戶,還出了沒有核顯的處理器,但價格依舊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