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一味藥,搭配泡水,上能養(yǎng)肝,中能健脾,下能補腎

今天賈醫(yī)生來跟大家分享一味神奇的中藥,加一物泡水,上能養(yǎng)肝,中能健脾,下能補腎,簡單有效還不貴,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這味藥便是菟絲子。菟絲子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到現在已有上千年的入藥歷史。它既能單兵成將,又能跟其它藥搭配,共建奇功。

比如說現在很多人眼睛近視,上了年紀的人呢會出現老花眼,白內障等等,我們說肝開竅于目,所以如果肝血不足,不能濡養(yǎng)雙眼的話,眼睛就會看不清楚東西。而菟絲子上能入肝經,滋養(yǎng)肝血,益精明目,可以改善視力逐漸減退的情況。我們也可以搭配一味枸杞,來增強滋養(yǎng)肝陰的作用。

此外菟絲子還能入脾經,有健脾益氣之效。我們的脾胃就像一個加工廠一樣,可以把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再輸布到全身上下,如果脾胃虛弱,工廠罷工了,各個臟腑得不到水谷精微的充養(yǎng),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經常感到疲憊乏力,說話少氣無力的,吃不下飯,還動不動就拉肚子等等。而菟絲子對于脾胃虛弱導致的泄瀉、便溏等癥狀都有很好的調理效果。那如果是脾虛弱的時間太長,出現濕氣重的情況,那我們也可以再搭配一味茯苓來健脾利濕。

雖然菟絲子能養(yǎng)肝健脾,但這都不是它最突出的功效,它最為人稱道的功效在于補腎。但菟絲子跟尋常補腎之藥不一樣的是,它并非只單獨補腎陰或者腎陽,而是一味陰陽雙補之藥,補而不峻,潤而不燥。所以不管是腎陰虛引起的潮熱盜汗、腰膝酸軟、五心煩熱,還是腎陽虛導致的手腳冰涼,夜尿頻繁,遺精早泄等等癥狀,都可以用菟絲子來調理。那如果腎陽虛的癥狀比較明顯的話,我們可以再搭配一味肉桂來補腎助陽,引火歸元;那如果是腎陰虛的癥狀比較明顯的話呢,我們可以搭配一味熟地黃來滋陰補腎。

不過菟絲子雖好,也需要經過醫(yī)生的辨證再去使用,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情況,就還是不要亂用了。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