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羽の昆蟲大寶鑒·甲蟲篇[水生甲蟲]

在介紹水生甲蟲龍虱和牙甲前我的先介紹最典型的豉甲,豉甲是豉甲科Gyrinidae(約900多種我國已的記錄44種)統(tǒng)稱已常見的東方豉甲為例它們的前一對跗節(jié)特化的極長,后兩對用于劃動水面。因為長期在水中觸角退化的極短,通常都會在鞘翅下夾著一個氣泡囊學(xué)術(shù)界管它叫氣泡鰓,但它不只是一個看起來圓滾滾的鼠標

它們長成這樣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能看清楚水下畫面與水上畫面,而復(fù)眼則是被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罷了。其次是它們橢圓流線型的結(jié)構(gòu),其實也是為了能在光滑的水面中極快的游走,另外它們還有群居性……

而且幼蟲更像步甲的,不過也有可能在模擬脈翅目的幼蟲。

不過它們并沒有龍虱那么高的機動性,而只是撿撿尸的水中葬甲罷了。


龍虱是龍虱科Dvtiscidae(我國記錄160種)的統(tǒng)稱?;钴S于田間小溪,與豉甲同它的鞘翅中也夾著個氣泡鰓,前足較短,后足粗壯且長有毛刷,觸角略細較長。不同于有群居性的豉甲,它們通常獨來獨往喜歡捕食活物,幼蟲喜歡捕食蝌蚪,成蟲能獵殺青蛙相比豉甲它更好吃幼蟲俗名水蜈蚣,聽說一些福建人會拿它釣魚


因為長期居住于水中后足特化的十分粗壯且長有毛刷,而前足就相對敷衍了點之前我還差點把中足誤認為是前足就突然想到了霸王龍確實帶給人一種反差萌。



牙甲是水龜蟲科CoIeopters(2000余種)的統(tǒng)稱,在水生甲蟲當(dāng)中數(shù)量最龐大,和龍虱趨同進化但盾片較大跗節(jié)較細,而且幼蟲類似于魚蛉幼蟲。

在稻田當(dāng)中極為常見,而且是吃腐尸腐植的水中蜣螂。它們本來是步甲的近親,但近化著近化著就把老祖先的吃性改向金龜總科發(fā)展,除了龍虱幾乎就沒一個成蟲像步甲。

感謝您的觀看下期我們介紹隱翅蟲科,在順便辟謠一下,預(yù)計明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