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生隱形《笑林》
楚生隱形 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原文】 楚人貧居,讀《淮南方》,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遂于樹下仰取葉 ——— 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 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fù)分別。 掃取數(shù)斗歸,一一以葉自鄣,問其妻曰:“汝見我不?” 妻始時恒答言“見”,經(jīng)日,乃厭倦不堪,紿云“不見”。 嘿然大喜,赍葉入市,對面取人物。 吏遂縛詣縣。 縣官受辭,自說本末。 官大笑,放而不治。 【今譯】 相傳有一個楚國人(楚人),家境貧苦(貧居:過窮日子),他讀《淮南方》(《淮南方》:一種醫(yī)書,沒有流傳下來),看到書上說,“得到螳螂窺視等候捕蟬時用來遮蔽掩護(hù)自己身體的那片樹葉(得螳螂伺蟬自障葉),便可以使自己的身形隱藏起來(可以隱形)?!? 于是,他便來到樹下,站在樹下仰著頭準(zhǔn)備摘取可以隱形的樹葉(遂于樹下仰取葉) ——— 找看螳螂躲在哪片葉子的后面(螳螂執(zhí)葉)等候捕蟬(伺蟬),就摘哪片樹葉下來(以摘之)。 他瞄準(zhǔn)找到的那枚樹葉落在樹下(葉落樹下),掉到了地上,樹下原先就有不少落葉(樹下先有落葉),混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哪片樹葉是可以隱身的那枚了(不能復(fù)分別)。 他只好把樹下的落葉都掃集起來,裝滿了好幾筐,拿回家里(掃取數(shù)斗歸)。 他把帶回來的樹葉一片一片地拿起來遮住自己(一一以葉自鄣),問他妻子說(問其妻曰):“你看得見我嗎(汝見我不)?” 一開始他妻子總是回答說(妻始時恒答言)“看得見”,過了一整天(經(jīng)日),他妻子被他弄得很厭煩,且疲倦不堪(乃厭倦不堪),于是就騙他說“看不見(紿云“不見”)?!? 他暗自高興(嘿然大喜),攜帶著那片樹葉到市場上去(赍葉入市),他來到集市,當(dāng)面拿人家的東西(對面取人物)。 縣里的公差就把他捆送到縣衙門里去了(吏遂縛詣縣)。 縣官問清原委(縣官受辭),這個楚人把事情的原委說給了縣官聽(自說本末)。 縣官聽后忍不住大笑,并放他走了,沒治他的罪(放而不治)。 【賞析】 《楚人隱形》這則笑話選自三國 魏 邯鄲淳所編《笑林》?!缎α帧啡?,是我國集錄笑話最早的書。原書沒有流傳下來,后人有輯本。 本則笑話說的是,一個楚國人家境貧苦,卻不想通過艱苦的勞動來改變自己的境況,總想找到一個迅速致富的竅門,于是他想從《淮南方》中找“致富”竅門,終于從書中找到,他見書上寫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 意思是螳螂窺視等候蟬時用以遮蔽掩護(hù)身體的那片樹葉,可以隱形。 他頓時眼前一亮,對這一“迅速致富的竅”,他居然信以為真,深信不疑,自以為是地以為只要找到這樣一枚樹葉遮住自己,就可以使自己隱形,這樣自己無論做了什么事情,別人都看不見了。 他以葉自鄣,問他妻子看不看見他,把妻子問煩了,騙他說“看不見”,他居然還是相信了。 他拿著設(shè)法弄到的這一片樹葉,舉著到市場上去行竊,公然當(dāng)面去拿人家的東西,被差役當(dāng)場扭送到衙門里去了。 作者用寥寥數(shù)筆生動地勾勒出楚生只信書本,不通事理的可笑形象,同時也嘲笑了他想走“捷徑”致富,企圖不勞而獲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