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驪得珠
探驪得珠
? ? ? ? ? 《莊子·列御寇》
【原文】
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
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于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為?粉夫!”
【今譯】
有個人拜見宋王,宋王賜給他十乘車子,他感到很驕傲且得意,于是用這得來的十輛車在莊子面前炫耀。
莊子便對這個“錫車十乘”的人講了“探驪得珠”的故事,說:
“從前,一條大河邊上住著一戶人家,生活很貧苦,因家窮而靠割葦蒿編織蘆葦為生,一天,兒子到河邊去割蘆蒿,一時性起,潛入河水深處,泅入深潭,竟得到一顆價值千金的明珠,便高興地拿回家去。
“父親見了大驚失色,對兒子說:‘快拿石頭來把這顆明珠砸碎,這顆價值千金的名貴寶珠,肯定是長在九重深淵的驪龍(黑龍)的下巴底下的東西,你能夠得到它,你探取它的時候一定是碰上黑龍睡著了。假若等黑龍醒來后,發(fā)現(xiàn)明珠被你拿到咱家里來了,就會來取。到時大難臨頭,你恐怕連骨頭渣都剩不下,人財兩失了?!?/p>
莊子講完這個故事后,接著對“錫車十乘”的人說:“如今宋國險惡之深重,遠(yuǎn)遠(yuǎn)不止于九重深淵;而宋王的兇殘,更甚于黑龍,也遠(yuǎn)非驪龍可比。您能夠僥幸從宋王那里得到十輛車子,也一定是趕上他在睡覺;假若宋王醒著,您肯定粉身碎骨了!”
【賞析】
驪:古代寓言中的驪龍,即傳說中的黑龍,傳說它頷下有千金之珠。
本文以深淵取珠的故事告誡專注于名利的人,要堤防名利背后的危險。
為名利而追隨當(dāng)權(quán)者,貪戀權(quán)勢,佞媚昏君而僥幸得賜,就如同在驪龍頷下取珠,稍有差池,就會面臨滅頂之災(zāi)。
莊子提醒“錫車十乘”的人,宋王既能給予他豐厚的賞賜,也能奪走他的性命。
道家注重修身,保全性命是修身的前提,人應(yīng)該遠(yuǎn)離那些可能給自己帶來禍患的事物,避免被名利迷惑。
探:摸?。?/p>
驪:驪龍;
“探驪得珠”成語原指冒著生命危險,潛入深淵,探摸到黑龍頷下(下巴底下),under the black dragon's jaw,取得了驪龍的明珠,acquire a pearl,冒大險得大利。make a great benefit from a large risk.
后用“探驪得珠”比喻做事或?qū)懳恼履茏プ∫c,得到要領(lǐng),writing which brings out important points from a mass of facts,深得命題的精髓,grasp the theme,恰到好處 bring out the best.
也用“探驪得珠”比喻得到或見到珍奇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