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國際車展:時代拋棄你,與你無關

文| 騰馬丁博士
車圖騰出品,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 ● ●
近日車界最大的新聞,就是原定于3月3日的日內瓦車展取消了。
日內瓦車展主席莫里斯·塔爾蒂尼表示:“對此我們感到遺憾,但保障所有參展者健康,是我們和參展商的首要任務?!?抱憾取消(而不是推遲),是受新館疫情的影響——瑞士政府禁止規(guī)模1000人以上的展覽召開。

這里還有個小插曲,日內瓦車展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宣布取消,就是為了等待瑞士官方的禁令,這可以用不可抗力的免責條款來規(guī)避巨大的經濟損失,這個“急剎車”讓已經待命的參展商措手不及。

作為國際五大頂級車展之一,日內瓦車展擁有百年歷史,向以“潮流風向標”著稱,一朝取消,眾企業(yè)如之奈何?
幾天下來,當各個品牌紛紛開啟B計劃,留給業(yè)內人的感受,是一半慰藉,一半隱憂。
▌“云車展”成功替身?No ,只有15%
車展取消怎么辦?車企的解決辦法簡單粗暴——線上“云車展”,一如疫情之下4S店停業(yè)后的“線上直播賣車”。
這一次,德系反應很快,他們同時選擇3月3日這一天,開啟“云端秀”。
按照發(fā)布會的時間順序來看:
寶馬全球首發(fā)純電動四門轎跑i4概念車,超大號的“雙腎”格柵預示了新能源時代寶馬設計風格的演變,而按照寶馬的說法,i4概念車的設計將十分接近最終的量產版本;

奔馳發(fā)布了中期改款E級車,使用了奔馳最新的外觀設計語言,同時升級了弱混系統。此外奔馳還帶來了多款“新生代家族”的插電式混動車型,純電動SUV EQA也已完成在瑞典的冬季測試,年內亮相;

奧迪發(fā)布了第四代A3車型,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方面進行了大幅升級,同時發(fā)布的還有搭載三電機驅動系統的e-tron S系列,這將是全球首批量產搭載三電機驅動系統的電動汽車;

大眾汽車帶來了第八代高爾夫的更多家族成員——GTI、GTE和GTD,此外還有首款采用插電混動技術的R系列高性能車——途銳 R。而在ID.3之后,定位于純電動SUV的ID.4也被宣布將于年內量產上市;

保時捷則發(fā)布了911系列的全新旗艦車型911 Trubo S。

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來自中國的長安汽車,本計劃在2020日內瓦車展發(fā)布全新緊湊級跨界SUV長安UNI-T。因車展取消,也轉為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了發(fā)布。


然而,“云車展”固然熱鬧,但還有一些不可否認的事實。
兩個數據是:
一、據日內瓦車展主辦方發(fā)布的直播時間表顯示,共有23家車企在官方渠道進行線上發(fā)布會;
二、主辦方消息顯示,本屆車展原計劃將有150余家車企參展(900余款重磅新車,96場發(fā)布會)。
23/150=15.3%。本屆日內瓦“云車展”的車企,僅占總參展數的15.3%。

其他車企都在干什么?
大致來看,本屆日內瓦參展品牌分為幾大派:
一是上述“云車展”派,代表為德系;
二是“束手就擒”派,比如法拉利表示沒有其他計劃,菲亞特克萊斯勒表示沒有B計劃,但正在考慮如何高調發(fā)布一個新的電動菲亞特500;
三是“執(zhí)著線下”派,如標致雪鐵龍集團旗下的DS,表示并沒有放棄在線下展示的機會,正在巴黎附近尋找展示新概念車的場所。
還有最后一派,就是壓根沒參展的。在本屆日內瓦車展取消前,凱迪拉克、雪鐵龍、福特、捷豹、蘭博基尼、路虎、三菱、日產等13家車企便放棄了參展。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日內瓦車展有多達66萬人來到現場,展會創(chuàng)造了大約2億到2.5億瑞士法郎(約14.6億元至18.2億元人民幣)的商業(yè)價值。
極大的商業(yè)損失之下,有三個問題顯得更加重要:
一、“云車展”能否在效果上成功替代實體車展?
二、傳播難度增加的壓力下,車企是否還愿意在國際車展上扎堆展示?
三、假使沒有疫情沖擊,實體國際車展是否也將加速退出歷史舞臺?
▌棄舊愛,必有新歡
實體國際車展的熱度不再,這已經不是新話題。
《福布斯》認為,日內瓦、巴黎、法蘭克福、底特律和東京等大型車展作為營銷工具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以2019廣州車展為例,括東風雷諾、雪鐵龍、DS、眾泰等超過10家車企都放棄參展,而展中全球首發(fā)車型38臺,明顯少于上屆的48臺。
無獨有偶,2019年法蘭克福車展是創(chuàng)展以來最冷的一屆,豐田、菲亞特克萊斯勒、法拉利、瑪莎拉蒂在內的30余家整車廠盡數缺席,參展廠商數量也從近1000家減少至838家;而展區(qū)總面積也相應地縮水至16.8萬平米,比上屆車展縮水了16%。
就在今年1月29日,德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的一則官方通告為已經一連舉行了近70年的法蘭克福車展徹底劃下了句號。下一屆國際汽車展覽會將在柏林、慕尼黑與漢堡三個城市產生,世間再無法蘭克福車展。

除了中、德兩個汽車大國之外,美國、法國也都不樂觀。
2019年,奔馳、寶馬、奧迪悉數退出底特律車展;2018年的巴黎車展也是一樣,大眾及旗下蘭博基尼、福特、日產、FCA旗下多個品牌,都選擇退出了這個歐洲久負盛名的車展。
如此默契的缺席車展,高昂的成本是一大原因。2019年,全球各大車企“降”字當頭,而且是銷量、利潤雙降。當前全球汽車行業(yè)需求疲軟,“新四化”轉型還需耗費重金,缺錢不難理解。
下表為2019年各大車企營收及利潤情況。據此看來,國際車展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費用確實讓轉型時期的車企們望而卻步。

然而,最根本的因素恐怕不是高昂的參展費用,而在于傳統車展所帶來的營銷收益降低。里外算下來,這錢花的不值得。
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就曾說:“傳統車展是20世紀60年代的產物,現在已經沒有原來那么重要了,車展給不了汽車制造商想要的東西,也無法提供消費者想要的東西?!?/p>
很難否認,僅僅是千篇一律的新聞發(fā)布會和高清汽車靚照,在哪個地方都能進行,何必要斥巨資參展呢?說實話,傳統實體車展并未給人更多的真實體驗或者動態(tài)感受,車展展車與用戶的互動遠不如迪士尼感受強烈。
原來,是汽車“成長”了,由單一的交通工具成長為智能出行終端,而與此相應地,車展卻沒有取得相輔相成的成長。
雙方成長速度不同,拋棄在所難免。
棄舊愛,必有新歡。
這新歡,恐怕就是近年來越來越熱的CES展。
今年的北美CES展上,一眾車企大佬駕到,索尼推出了一款名為Vision-S的電動概念車,業(yè)界嘩然;奔馳、奧迪、現代、菲亞特、日產、本田均拿出壓箱底的概念車;豐田甚至直接展出了一個城市——準備在日本富士山腳下建造一座未來之城。

不可否認,與傳統車展相比,CES才真的滿足了想象中車展的未來感覺。
“汽車行業(yè)通過法蘭克福國際車展為自身所獲得的榮耀慶祝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切照舊將無法滿足發(fā)展需求。”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前夕的大眾之夜,大眾集團前CEO穆倫言猶在耳。
諾基亞說:“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為什么,我們輸了?!被蛟S,犯錯的并不是實體車展本身。
時代拋棄你,與你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