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陵陪葬墓區(qū):尋訪清河公主李敬與駙馬程處亮墓
在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zhèn)上營村東約200米處,寬闊的西安環(huán)線公路南側(cè)的樹林里,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座唐代的墓冢。沿著小路,走近墓冢,看見一塊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碑,我才知道這里竟然是清河公主墓——
2021年5月9日上午,我和家人前往唐太宗昭陵,專門拍攝這里的陪葬墓冢。中午,沿著西安環(huán)線公路,自西向東行駛途中,經(jīng)過上營村以后,看到一座古墓冢。它緊鄰公路南側(cè),周圍被樹木包裹,很難看清楚原貌。
沿著路邊的一條土路,向南步行大約20米后,便可以看到這座墓冢的大體形態(tài)。它的外觀呈圓錐形,頂部為圓形的平臺,封土高度約6米,底部直徑約20米。
?
這里位于唐太宗李世民昭陵所在的九嵕山主峰東南約9公里處,在陪葬昭陵眾多的公主墓中,清河公主的墓距離昭陵最遠,規(guī)模也無法與其他墓相比。因為清河公主李敬為庶出公主,所以她的身份自然無法跟嫡出公主相提并論。
走到清河公主墓旁邊,在墓冢西南角豎立著一塊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1956年8月6日,作為“昭陵陪葬墓”的一部分,清河公主墓被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5月,禮泉縣人民政府在此立碑,將此墓編為152號唐代墓葬。
?
清河公主墓封土下方,由于村民取土的緣故,形成一圈平整的斷面,裸露出一層層的夯土。目前,考古工作者還沒有對此墓進行發(fā)掘,但是這座墓應(yīng)該已經(jīng)遭到多次盜掘。
過去,在墓冢的南側(cè),豎立著一塊《大唐故清河長公主碑》。此碑立于唐麟德元年(664)十月,高354厘米,寬119厘米,厚35.5厘米。李儼撰文,暢整正書,辛胡師鐫刻,全文27行,滿行57字。1975年,這塊石碑被移入昭陵博物館。如今,它與《大唐故蘭陵長公主碑》并列擺放在展廳之中。
?
清河公主李敬(624—664),字德賢,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女。貞觀二年(628),冊封清河公主。貞觀七年(633),嫁給盧國公程知節(jié)之子程處亮。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晉封清河郡長公主。麟德元年(664),清河公主去世,享年41歲,陪葬昭陵。
左側(cè)為《大唐故清河長公主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