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蒼山深處莫殘溪,凡心靜入山林間,還有那搖曳的繁花和慢時光
凡心靜入山林間,蒼山深處莫殘溪。


大理蒼山有十九山峰,其中兩峰之間有一溪相隔,故有十八條溪流從蒼山流淌至洱海。正如“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詩情畫意美景一樣,蒼山的十八溪的名字也特別得讓人陶醉,莫殘溪就是這樣的一條溪流。



莫殘溪從圣應峰和佛頂峰之間蜿蜒的峽谷中穿流而下,匯入洱海。圣應峰海拔3666米,是蒼山19峰從北向南第16峰,此峰寺廟眾多,為古代蕩山寺所在。佛頂峰海拔3615米,在今太和城遺址背后。



曾有人問去過莫殘溪嗎?我原來的答案都是沒有去過,以為在蒼山深處才是叫莫殘溪。正因為一次蒼山深處莫殘溪的戶外探訪體驗,讓我頓悟莫殘溪很長,大約26公里,莫殘溪水從兩峰間流出,直奔洱海。我們常去寂照庵,在Z013鄉(xiāng)道過橋處看到的就是莫殘溪啊。



無蒼山不大理,大理因蒼山而美麗。凡心靜入山林間,蒼山深處莫殘溪,2019年8月4日夫妻二人從愿無違民宿出發(fā)。徒步途經千年古剎感通寺,有著相隔百年名士高僧共一樓的經典佳話,仿佛還歷歷在目;再往上就到了有著最美尼姑庵之稱的寂照庵了,里面有名聲遠播的美味素食齋飯及多肉植物,可小憩駐足欣賞。


在蒼山天然大氧吧中往上徒步約3公里,就到了波羅寺,可進寺與住持閑聊幾句,小歇片刻順便討杯茶水喝喝。每次到波羅寺,聽著山谷的水聲,想象著溪谷該是多美的景象。這次戶外活動,就是要去蒼山深處,探訪莫殘溪之源。


從波羅寺往上徒步,途經多處臨時搭設的小木橋,按照事前準備好的軌跡導航前行,沿途有兩個引水管做相對應的參考,放平心態(tài)安靜的深入山林間,全身心的置身大自然中,小道邊上的花草也在爭艷開放,歡迎靜心探訪者的到來。


沿軌跡徒步蒼山深處,約2公里就到莫殘溪邊上了。到了海拔2767米處,由于天氣及裝備等原因,就沒有趟水繼續(xù)順溪往上探秘了。至于是否到了莫殘溪源頭,有待下次再進行驗證了。


據說莫殘溪這個美麗的名字,也有個“石頭化美人”的故事。雖然已經靜入蒼山深處的莫殘溪,也未解開這個經典傳說故事的原委,一切謎底只待下次再來解開。


溪水清澈見底,水流有的地方急速奔騰,有的地方平靜安穩(wěn)。溪流兩坡,綠意盎然,脫俗淡雅,巨石奇異,堅韌淡定……這一切既有視覺上的美景更有聽覺上的享受,只有身臨其境方能領略得到。

凡心靜入山林間,蒼山深處莫殘溪,還有那搖曳在蒼山一路的繁花和慢時光,這一切都值得珍惜與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