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舊聞】迎四海賓朋 享人類盛會
2008-08-06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付小悅 我有話說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連日來,北京天安門廣場文化藝術(shù)展演活動精彩紛呈, 這是指揮家在指揮2008年國際大中學(xué)生樂團進行精彩演出。本報記者劉新武攝 熊熊的奧林匹克圣火,重又來到北京。奧運歷史上路程最長、覆蓋地區(qū)最多的這次“和諧之旅”圣火傳遞,從4月1日啟程,拜訪了五大洲的19個城市,穿越了神州大地,一路歷經(jīng)風(fēng)雨彩虹,一路點燃奧運激情,從春天走到夏日,終于將要抵達這次旅程的終點。 圣火將穿過古老的天壇,穿過莊嚴的天安門廣場,奔向那座用鋼鐵搭起的著名現(xiàn)代建筑“鳥巢”,在8月8日,那個全球矚目的夜晚,點亮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會場的火炬,開啟那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盛大節(jié)日。 盛會將如約而來。煙花將絢爛天空。激情將奔放城市。五洲四海的朋友已經(jīng)來到,和北京,和13億中國人,和全世界熱愛奧林匹克的人們,等待著這一刻的到來。 地鐵里,幾位志愿者成了乘客目光的焦點?!榜R上就要開幕了,怎么樣?”年輕的笑臉綻放如花,伸手做出了“OK”的手勢:“WEAREREADY!”是的,北京準(zhǔn)備好了,中國準(zhǔn)備好了。迎四海賓朋,享人類盛會! 從百年前的“奧運三問”到今天的奧運東道主,中國用夢想、奮進、熱情、決心,講述中國的奧運故事 19歲的李若晨仍然會每天按時來到天安門廣場前的奧運倒計時牌前,舉起手中的相機。365天風(fēng)雨無阻,365個奧運倒計時牌的瞬間,這個普通的中國青年,用自己的方式來迎接奧運。 而此刻,倒計時即將變成進行時。 一起倒數(shù),并重新回味那些跟奧運有關(guān)的時光。 中國的奧運故事,該從哪里說起呢? 往事歷歷。歡呼與淚水,鐫刻在2001年7月13日的激情之夜。奧林匹克選擇了北京,長久的等待化作頃刻間噴薄而出的激情,點燃了中國的夜空。一位經(jīng)歷了那夜狂歡的市民說:“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家門,匯入人流涌向天安門廣場,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記得那沸騰的喜悅和熱烈的期盼。今天回頭想一想,為什么那么激動呢?因為我們感到,我們走向了世界;因為我們感到,世界擁抱了我們;因為我們感到,明天充滿了希望?!? 責(zé)任與汗水,浸潤了七年間每一個為籌辦奧運而努力的分分秒秒。2001年12月13日,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即北京奧組委正式成立。2003年8月3日,“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會徽在天壇祈年殿發(fā)布。2003年12月,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開工奠基。2005年6月26日,北京奧運會主題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發(fā)布。2005年11月11日,開幕倒計時1000天,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亮相。2007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2008年4月18日,“鳥巢”正式亮相。7月20日,北京實行交通限行,正式進入“奧運時間”。7月27日,北京奧運村正式開村,敞開懷抱迎接世界。 或許,在這回溯的時刻,我們的鏡頭應(yīng)該拉得長些,更長些。 ――1993年9月24日,中國第一次申奧惜敗,但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向往依舊。 ――1984年7月29日,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贏得中國在奧運會上第一枚金牌。 ――1979年,改革開放的第二年,中國恢復(fù)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 ――1932年,中國運動員劉長春只身前往參加洛杉磯第十屆奧運會,向奧林匹克運動宣告了中國的存在。 ――一百年前,《天津青年》雜志發(fā)出沉重的“世紀拷問”:中國何時能派一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派一支運動隊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辦一屆奧運會? 中國終于為這“世紀拷問”交上了圓滿的答卷。2008年7月29日,北京奧運會倒計時十天之際,一臺“百年圓夢”的文藝晚會上,劉長春的后人向天而呼:“爸爸,圓夢啦!”億萬觀眾淚濕襟袖。 中國與奧林匹克的故事,就是如此曲折,又如此動人。而此刻,這故事將掀開新的一頁,并繼續(xù)講述下去…… 從紅墻碧瓦的故宮到鋼筋骨架的鳥巢,這是北京古老與現(xiàn)代姿態(tài)的精彩融合,也是中華文明與奧林匹克文明的激情對接 “什么是你的模樣?/在早晨中午?/在夜半黎明?/我知道你是多角度多層次/豐富一如顏料盒/紅色涂滿了黎明/黃色涂滿了黃昏……”在一首《奧運來了》的詩歌中,詩人用深情的文字描繪了北京多彩的姿態(tài)。 如果說,處在北京中軸線北端的兩個“新地標(biāo)”――擁有9.1萬個座席的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和藍色夢幻般的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展現(xiàn)了中國現(xiàn)代的一面、奔跑的姿態(tài),那么,沿中軸線往南,穿過鐘樓鼓樓,穿過故宮,越過景山和紫禁城直達永定門城樓,則能看到這個現(xiàn)代都市的滄桑記憶。千年古城與現(xiàn)代都市的精彩統(tǒng)一,是北京傲人的魅力所在;而此刻,當(dāng)發(fā)源于西方的奧林匹克運動與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緊緊握手、激情對接之時,又為北京增添了怎樣豐厚的內(nèi)涵! 奧運已成為北京的關(guān)鍵詞。走在這座3000多歲“高齡”、有著1600多萬人口的城市里,處處都能觸摸到奧運的脈搏。走過天安門廣場,100萬盆鮮花組成的“舞動的北京”大花壇綻開笑臉;走過剛剛開通的地鐵十號線,奧運宣傳畫撲入眼簾;走過大街小巷,奧運標(biāo)志和指示牌無處不在…… 其實,北京七年的變化,和北京人、中國人為奧運所做的努力,也許個中人更能深諳其味。七年前,長達600頁的《申辦報告》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是13億人民向世界做出的承諾――這承諾是為了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的需要,也是中國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改善人民生活質(zhì)量的自身要求。君子重然諾,這些承諾已經(jīng)和正在兌現(xiàn):七年前,北京大氣質(zhì)量達到二級以上的天數(shù)為50%,如今這一數(shù)字變?yōu)?0%;七年前,北京的林木綠化率為41.9%,如今這一數(shù)字提高了近10%;七年前,北京地鐵總長54公里,如今軌道交通已達200公里…… 不僅是上述的硬件。七年來,北京的“文化味兒”也越來越濃了。根據(jù)《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北京市從2003年到2008年每年投入1.2億元,全面美化體現(xiàn)北京燦爛文化和悠久歷史的文物“風(fēng)景線”,先后恢復(fù)重建和整治了永定門、京城中軸線等歷史文化景觀,恢復(fù)了什剎海、國子監(jiān)、琉璃廠、明清皇城和古城垣等歷史風(fēng)貌,體現(xiàn)老北京風(fēng)貌的前門大街更將在奧運前夕開街迎客。 “世界給我16天,我給世界5000年?!北本W運會還是展示中國文化神韻的窗口,讓全世界感受到中國五千年燦爛文化的非凡魅力。奧運村中國文化展示室里,景德鎮(zhèn)的青花瓷、武當(dāng)太極拳、云南的普洱茶講述著中國文化故事;首都博物館里,來自全國70多家博物館的近千件鎮(zhèn)館之寶驚艷亮相,為人們端上了一席中國文化盛宴;眾多的奧運文化廣場,600多場演出,更使奧運成了“文化狂歡節(jié)”…… “我和奧運村一起長大。”作家徐迅用詩意的語言說:“七年來,我每天在奧運村穿梭,切實地感受著奧運村的發(fā)育與長大――似一位孕婦腹中的嬰兒,有了手,有了腳,有了身子……一切都在悄悄地長大了?!? 是啊,一切都在悄悄地生長,伴隨著奧運的腳步,無論是鳥巢、奧運村,還是北京、中國…… “北京奧運將成為認識中國和北京的里程碑。”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如是說。 從先哲孔子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到今天大街小巷傳唱的“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北京展開最燦爛的笑臉,那是中國表情 北京街頭,人人露出微笑。燦爛笑臉,塑造著一個民族昂揚向上的氣質(zhì),展現(xiàn)著一個國家團結(jié)奮進的形象,更昭示著“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的開放情懷。 北京申奧時曾創(chuàng)下了96.4%這一奧運史上最高的國內(nèi)民眾支持率,而今天,這些支持都化作了行動。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賽會志愿者的總需求約為10萬人,然而報名總?cè)藬?shù)卻突破112萬,創(chuàng)下歷屆奧運會之最。組委會不得不“艱難”地“十里挑一”――這還不包括40萬城市志愿者和100萬社會志愿者。 難怪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感慨:“這是一個多么令人驚訝的數(shù)字!中國人民奉獻奧運會的熱情超乎想象?!?5歲的楊景?老人苦學(xué)七年英語,成為了忙碌奔波于大街小巷的城市志愿者;1988年8月8日出生的肖旭,則把成為志愿者當(dāng)作“上天送給我的最好的成人禮物”…… 其實,“志愿者”又何止這些數(shù)字!“進入‘奧運時間’,我們沒有旁觀者。善良的心,全人類都能感受到?!币晃痪W(wǎng)友的話代表了大家的心聲。用聯(lián)合國志愿者組織協(xié)調(diào)官戴德樂的話說,“所有北京人都成了志愿者”。從“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fēng)”到“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熱情好客的中國人民,因為奧運會來到自己的家門口而悄悄改變了生活方式。 七年前,那些選擇北京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們?nèi)绱藞孕牛骸鞍褗W運會帶到一個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家將是一件偉大的事。”今天,激情到了臨界點。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就在那觸手可及的地方。 各國體育健兒,期待著在競技臺上超越自我;喜愛體育的人們,將享受一場力與美的盛宴。五湖四海的人們期待著彼此溝通、平等交流。這場盛會,將再次書寫人們對“和平、友誼、進步”的不懈追求。 來吧,北京奧運。讓我們放飛激情,實現(xiàn)夢想。 版權(quán)聲明:轉(zhuǎn)載須經(jīng)版權(quán)人書面授權(quán)并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