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記錄載||史料的記載為什么相悖,什么樣的史料值得信任?
正史有時距離真實的偏離程度,甚至比演義還要大。
高手會調(diào)整詞語的說法和性質(zhì)去對一個人物進(jìn)行曲意和包裝,比如賣淫小姐和失足婦女說的是一個群體,比如不明真相的群眾和助紂為虐的亂徒說的是一個群體,比如本土資本家和民族企業(yè)家說的還是一個群體。
詞語一變性,味道就全變了。
高手通常不改事實,因為真實的歷史通常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你不可能全部隱瞞的,總會有些蛛絲馬跡漏出來,最多會刪些不想加入的內(nèi)容來以偏概全。

真實的全貌,卻往往是另一個樣子。

二流的寫手和史官,通常在史料的編纂和摘錄中,會針對某些特殊的人物進(jìn)行戲份的創(chuàng)作和加減,通常以很多無法證偽的生活小故事和行為舉止藝術(shù)創(chuàng)作出來。
之所以說他們是二流,是因為像曹雪芹那種一個人模仿上百人都恰到好處的老天爺賞飯實在是太罕見了。
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加戲和涂抹往往是荒誕的甚至是可笑的。
比如正史《桓溫傳》中會寫桓溫手握朝權(quán)后躺在床上越琢磨越來氣,對親信道:我要是再這么天天不進(jìn)步將來會被司馬師司馬昭那哥倆恥笑的!見沒人搭理他,突然從床上起來惡狠狠的怒道:大丈夫就算不能夠流芳百世難道還不能遺臭萬年嗎!(然以雄武專朝,窺覦非望,或臥對親僚曰:"為爾寂寂,將為文景所笑。"眾莫敢對。既而撫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復(fù)遺臭萬載邪?。?/strong>
這件事要是真的,桓溫早就不知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被個小賊像孫策那樣干掉了!
這是個一輩子沒出過錯的人,這是個步步為營到了每走一步都能把對手?jǐn)D出去的人,咋可能這么沒有城府,這么意氣用事。
這就屬于低劣的加戲。
沒辦法,由于你兒子桓玄最終篡晉了,然后又被劉裕給打倒了,所以你的歷史印象注定會被埋汰成老子反動兒混蛋的典型代表。
且不說史書對桓溫的不友好了,即便是在桓溫人生最梟雄的廢帝記載中,“溫亦色動,不知所為”、“溫兢懼,竟不能一言而出”、“溫覽之,流汗變色”,這種慫了的記載仍然是大篇幅。
這就屬于暴露智商的刻意涂抹。
要知道桓溫十一月十三入建康,十一月二十五還屯白石,僅僅在短短十余天的時間里,桓溫幾乎是霹靂手段的完成了廢帝、立帝、誅殺政敵的全部操作。
這樣穩(wěn)準(zhǔn)狠的人會“色動”?會“兢懼”?會“不知所為”?會“流汗變色”?
別TM逗了。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本質(zhì)是服務(wù)于皇權(quán)和文官集團(tuán)的。(此句很關(guān)鍵)
對于那些建功立業(yè)后交權(quán)的“好同志”,史書中往往是通篇的溢美之詞,無論干啥事,那都能被解讀出無窮的魅力和成功的必然。
即便在桓溫面前乖如小貓,即便在桓溫廢帝后哆嗦的看到了桓溫遠(yuǎn)遠(yuǎn)的下拜完成了高難度的拍馬屁,在史書的記載中拿也得是桓溫驚了,咋能讓這么牛逼的同志大老遠(yuǎn)的拜我。(溫驚曰:“安石,卿何乃爾?)
謝安同志服喪期間都要吹拉彈唱的聽曲,然后就上行下效的成為朝野時尚了。王坦之說:禮儀制度之天下至寶,咱應(yīng)當(dāng)做個好表率,你要是喪期聽曲,那民間就會墳頭蹦迪。謝安不搭理。(安好聲律,期功之慘,不廢絲竹,士大夫效之,遂以成俗。王坦之屢以書苦諫之曰:“天下之寶,當(dāng)為天下惜之?!卑膊荒軓模?br>
要知道,桓溫在的時候,這老小子可是從來不敢聽曲兒的,桓溫一死,老謝的吹拉彈唱馬上就安排上了,甚至喪期都不能耽誤。(性好音樂,自弟萬喪,十年不聽音樂。及登臺輔,期喪不廢樂)
因為桓溫在的時候在全國上下倡導(dǎo)節(jié)儉,桓溫自己擺宴的時候不過七疊茶果招待賓客而已。(溫性儉,每燕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
謝安看見桓溫就哆嗦,上上下下的細(xì)節(jié)都是乖乖,他要是敢吹拉彈唱鋪張浪費,桓大爺會直接把他扔垃圾堆里。但即便如此,史書中要寫他不聽音樂是為了紀(jì)念兄弟。(性好音樂,自弟萬喪,十年不聽音樂)
史書中的曲筆體現(xiàn)在了方方面面,比如桓溫的好事后面,一定要潑上大糞起到先揚后抑的效果:溫性儉,每燕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然以雄武專朝,窺覦非望,或臥對親僚曰:為爾寂寂,將為文景所笑。"眾莫敢對。既而撫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復(fù)遺臭萬載邪!(紅為褒,黑為貶)
謝安的那堆臭毛病一定要擱在前面,然后安排個所謂的“識人”讓整個自然段充滿了人生的智慧之感:性好音樂,自弟萬喪,十年不聽音樂。及登臺輔,期喪不廢樂。王坦之書喻之,不從,衣冠效之,遂以成俗。又于土山營墅,樓館林竹甚盛,每攜中外子侄往來游集,肴饌亦屢費百金,世頗以此譏焉,而安殊不以屑意。常疑劉牢之既不可獨任,又知王味之不宜專城。牢之既以亂終,而味之亦以貪敗,由是識者服其知人。(紅為褒,黑為貶)
甚至連謝安不顧同志們的建議非要蓋宮殿,史書中都要加上老天爺?shù)谋硶?,還專門的說上一句干活的民工都沒有絲毫的怨言。(是時宮室毀壞,安欲繕之。尚書令王彪之等以外寇為諫,安不從,竟獨決之。宮室用成,皆仰模玄象,合體辰極,而役無勞怨)
扯淡不?
謝安這個人的真實底色,被史書中那些玄之又玄的包裝弄得已經(jīng)失去本來面目了。
謝安真實的成功之路是啥,以及他的那些所有神仙故事中,哪些是真正的智慧,哪些則純屬裝逼。
沒有一定的閱歷,是真的讀不懂的。
盲目的學(xué)他的做派,學(xué)他所謂的“從容淡定”其實是有著巨大風(fēng)險的。
你光看到了他去跟桓溫談判從容不迫談笑風(fēng)生就以為了自己學(xué)他也會在大人物面前得到尊重,結(jié)果等你真這么模仿的時候要么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要么錯失了終身再難復(fù)制的好機(j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