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緒文:寫在36歲到來的這一年!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今年36歲了,我想在36歲的時候做點什么。
這個念頭在我心里其實已經(jīng)規(guī)劃很久很久了,我想在未來可以有一件事情能夠做很久,而且還有社會意義,同時能夠改變點什么,就想,什么事情可以呢?
想來想去,我就想到了一個,那就是把自己的故事留下來。

人家都說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我曾經(jīng)開過玩笑,我說,我如果能活到50歲,我以后的每一天都是賺的,因為我不知道我能活到什么時候。
我為什么這么悲觀呢?因為我爸爸就是50歲的時候去世的,到現(xiàn)在去世已經(jīng)很多年了,我用力去回憶,其實都回憶不出來他的樣子,他曾經(jīng)參與過我生活的點點滴滴。
所以人沒了,就沒了,你根本留不下什么東西,甚至讓親人去懷念,都不知道從何時起,每到清明或者七月十五去掃個墓,代表有家人還記著,可是,這種意義又在哪里?
人活著得留下點記憶吧,那既然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沒,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想想怎么更好地去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然后有一些記錄在其中呢?
于是我就有了一個決定,去記錄自己的人生,也叫寫自傳,我們都只看到名人寫自傳,但是對于咱們普通人來說,寫自傳的人真不多,對不對?
我剛開始只是想記錄我自己家人的影像和文字記錄,可以時常拿出來看看,起碼能夠知道自己家人曾經(jīng)做過什么,他們有過的我們沒有參與過的一些事情。
但是我后來又慢慢地想,既然我自己家人可以做,那是不是其他人的我也可以做?
我就想做更多人的自傳故事,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進行傳播,然后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不一定是名人,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
而更多的人看到之后,也會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看別人的故事,過自己的人生,這可能也是一件比較開心的事。
有了這個想法之后,我就開始著手思考,怎么去實現(xiàn),依托于什么平臺,怎么操作。
我首選平臺是頭條,因為可能會有視頻的內(nèi)容呈現(xiàn),都在一起。
用什么方式呢?通過講述的方式去說自己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故事,把它記錄下來,相當于梳理自己以前的記憶。
有講述者,我專門來記錄,就跟咱們看的那些訪談類節(jié)目一樣,找來一個嘉賓,然后主持人問,嘉賓就巴拉巴拉說,之后把自己經(jīng)歷的故事說出來呈現(xiàn)給大眾。
以前我們認為只有嘉賓可以做,我們普通人沒資格,但是現(xiàn)在,我來做這個事情,告訴你,普通人有了,而且可以做得更好,也可以讓更多人看到。
即使你不是名人,即使你成就不明顯,你依然可以被采訪,你依然可以被記住,你依然可以去被看到。
因為你只要在這個世上走一遭,就有被記住的權利。
你的人生,值得被銘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