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屈原賦》、《四愁詩》、《見志詩》懷才不遇思想以及藝術表達手法
通過《吊屈原賦》、《四愁詩》、《見志詩》三篇漢代不同時期詩賦的學習,可分別以賈誼、張衡、酈炎及他們的作品分析漢代文人懷才不遇思想,并從中學習作品高超的藝術表達手法。
所謂“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神通,享用爵祿偏則自家懷才不遇?!睆墓胖两?,多少才子不得賞識而默默無聞甚至郁郁而終,他們才情無處用,只好寄情于詩詞歌賦,殊不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與他人的賞識相比更多時候人生需要的是一份豁達與從容。
一、懷才不遇的漢代文人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北娝苤Z誼少有才名,少年得志,但依然無法擺脫懷才不遇的命運。得漢文帝賞識卻受人嫉妒,“絳灌臨衡宰,謂誼崇浮華。”君主聽信嫉妒之言放逐賈誼,生為賢才卻不為世用, 不為人容,遠投任長沙王太傅途中賈誼感時傷懷,憑吊屈原,緬懷其光輝的人格、壯烈的理想以及悲劇的一生,以寄托自己時不我與。懷才見棄的憂憤與痛苦之情。于我看來,賈誼一腔報國治世之心,滿腹經(jīng)天緯地之才,卻被棄置冷落,遭受此等苦難的原因是統(tǒng)治者的失誤決策,但苦難來臨卻不懂得避難便是自己的過失了。其所處的文帝時代政治尚清明。他的不遇不能完全歸咎于時代。從其自身看,年少為官便鋒芒畢露難免得罪他人,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實屬正常,適時收斂鋒芒是必要的;受儒家思想影響積極入世,鴻儒碩彥自是不甘由京城遷至荒蠻的長沙的,官職不降卻心生貶謫之感,可見其思想不夠豁達,態(tài)度不夠從容。俗語云:是金子到哪都會發(fā)光。既來之則安之,何不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學造福長沙的一方百姓呢。
和賈誼一樣懷才不遇的還有張衡,但他處于令人窒息的東漢時期,“外戚擅權(quán),閹豎用事,賞罰無章,賄賂公行賢愚混淆”“儒者爭學圖讖,兼受附以妖言?!睆埡庖颉疤煜聺u弊,郁郁不得志?!睆埡庥兄绺叩恼卫硐耄瑘猿植煌骱衔?、隨波逐流,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希望君主勤政愛民的志向?qū)嵲陔y以實現(xiàn)。《四愁詩》處處透著一個愁字,與賈誼和酈炎希望得君主賞識,大展宏圖不同,張衡的作品中始終透著一種淡泊名利,他對功名利祿的態(tài)度是極其豁達的,他的懷才不遇更多的是對黑暗政治和混亂局勢的不滿,傷時更憂世,憂國也憂民。劉修明曾在《儒生與國運》一書中這樣寫道:“張衡不盡的憂思、傷懷的淚水,是對他理想中的美人——真理人格化的化身——失去希望以后的悲慨,是一個在當時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有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的先進知識分子,在坎坷的現(xiàn)實中不斷遭受挫折后萬念俱灰的哀痛。”這是一個臣子對君主的擔憂,一個官員對百姓的擔憂,一個國民對國運的擔憂,張衡始終心系軍民,希望自己才華能夠報國治世,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顯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與之前兩位相比,酈炎則更是悲愴,一生短暫且不得志,不甘當一方小吏卻空有大志,“靈芝生河洲,動搖因洪波”文勝托詠靈芝,可見寄懷不淺,文質(zhì)兼?zhèn)?,為英才卻不遇明主,有賢能卻不得其用?!兑娭驹姟返谝皇赘裾{(diào)高昂、氣勢豪邁,抒發(fā)了酈炎超邁絕塵之志。其堅信通塞由己,有志者事竟成。于宦官外戚把持政權(quán),朝政日非的桓靈時代,州郡查舉孝廉,酈炎卻不愿為這五斗米折腰,他向往韓信等人的終居天下載,食此萬鐘祿,希望能德音流千載,功名重山岳。在第二首詩中,酈炎表達了賢才不被知遇的慨嘆與修改選拔制度的希冀??梢哉f,在這樣黑暗的時代背景下,這不僅是酈炎一人的悲憤,也是漢末文人普遍激憤不平的心志,同時延續(xù)了漢代賦誦類詩歌以文人政治情懷為表達主題的創(chuàng)作傾向。酈炎心志太高,真正是生不逢時,空懷大志大才無處施展難免,這樣的大環(huán)境又怎是一人之力可以改變的,不若隨遇而安,多份從容豁達,隱居山林倒也自得其樂。
二、藝術表現(xiàn)手法
縱觀三篇漢代作品,均運用了譬喻的藝術手法,“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吊屈原賦》中以善鳥、仁獸喻賢人,以兇禽、惡獸喻小人;“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四愁詩》中以香草美人為君子,珍寶為仁義;“靈芝生河州”“蘭榮一何晚”《見志詩》中以芝蘭喻自己,可說與楚辭有相似之處。
《吊屈原賦》直抒胸臆,抒情色彩濃厚,如“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郁其誰語?”具有長歌當哭的抒情特點。大量使用四字句,句式整齊,如“國無人兮,莫我知也?!薄绑K垂兩耳,服鹽車兮?!眲③脑u價:“理既切立,辭亦通暢,可謂識大體矣。”
《四愁詩》可謂七言詩的雛形,“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作品,當以這首詩為最早。”與《吊屈原賦》不同的是這首詩風格含蓄委婉,迂回曲折,用象征手法,效屈原以懷念美人的悲思抒發(fā)傷時憂世之感,以香草美人寄寓理想。本詩風格上似民歌,多重章疊調(diào),反復詠嘆使聽覺上有跌宕反復之感,思緒也顯紛錯起伏。
《見志詩》是五言新體。全詩句式整齊,具有音律美,如“大道夷且長,窘路狹且促?!笔顾枷氡磉_更有氣勢,令人動容??梢姟把子形牟?,解音律。”本詩還運用用典,“通塞茍由己,志士不相卜?!币貌虧烧姨婆e相面的典故,使詩更具文學色彩,而芝蘭比興也增強了本詩的藝術表現(xiàn)力。
上述三部作品思想相似,均表現(xiàn)了作者對時代的抨擊以及懷才不遇的悲憤,又各有不同之處。三部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多樣化極具表現(xiàn)力,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