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艦隊:七省
2022-01-15 01:21 作者:厭戰(zhàn)坷垃 | 我要投稿
歷史
七?。ā捌呤 薄?6–18世紀荷蘭國家的名稱之一)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作為“改進的德·魯伊特級巡洋艦”系列的首艦進行龍骨鋪設。當這艘巡洋艦還在船塢的時候,它就多次被重新命名。這艘戰(zhàn)艦最初的名字是“凱敦”(為了紀念荷蘭南部北海海岸),之后更名為“團結”(意思是“和諧”或“統(tǒng)一”)。該艦級共有兩艘戰(zhàn)艦鋪設了龍骨。
七省于1940年4月30日在鹿特丹干船塢公司(Rotterdamsche Droogdok Maatschappij)建造,艦體當時被命名為團結號。該戰(zhàn)艦的建造代號為RDM-219。建造期間,其名字先后被改為凱敦、團結、荷蘭巡洋艦、德·魯伊特和七省。七省是它最后的名字。
所有照片均由荷蘭軍事史研究所提供。我們對提供的照片表示誠摯的感謝。
相比德·魯伊特,新戰(zhàn)艦預計將有更大的排水量和更好的裝甲防護,事實證明這對于在荷蘭殖民艦隊的服役非常有效。1940年德國入侵荷蘭后,幾乎完工的艦體被封存。在1944年盟軍的進攻中,德國人計劃鑿沉這艘戰(zhàn)艦,以封鎖鹿特丹港的入口。
該系列的兩艘戰(zhàn)艦都是在戰(zhàn)后完工的。團結改名為七?。ㄓ?950年8月下水),而后為了紀念在爪哇海海戰(zhàn)中被擊沉的東印度艦隊旗艦,七省又改名為德·魯伊特號。1973年將其出售給秘魯海軍后,該級別的另一艘戰(zhàn)艦繼續(xù)服役至2017年,使其成為最后一艘服役的火炮巡洋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