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端午 | 宋代女子端午群像

古人如何過端午?
1.吃粽子
|風(fēng)土記|端午烹鶩進筒糭,一名角黍,以菰葉裹黏米、栗、棗,以灰煮令熟,蓋取陰陽包裹未散之象。
2.系五彩繩
|荊楚歲時記| 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p>
|玉燭寶典|洛陽人家端午造朮羹、艾酒,以花絲作樓閣插鬢,贈遺辟瘟扇。
3.門上掛艾草菖蒲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采艾為人,懸門戶,以禳毒氣。按宗則嘗以五月五日雞未鳴時采艾,見似人處,攬而取之,用灸有驗。 是日競渡,采雜藥。
4.飲菖蒲酒
|千金月令|端午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
|采蘭雜志|杜羔妻趙氏,每歲端午午時取夜合花置枕中,羔稍不樂,輒取少許入酒,令婢送飲,羔即歡然,當(dāng)時婦人爭效之。
|酉陽雜俎|五月進五時圖,五時花,施帳之上。
|歲時雜記|端午刻菖艾為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辟邪。
……
|吳中歲時記|端午簪艾葉、榴花以辟邪。
|干淳歲時記|端午,禁中插食盤架,設(shè)天師、艾虎、意思山子數(shù)十座,五色蒲絲百草霜,以大盒三層,飾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蝎、蜥蜴等謂之毒蟲。又以大金瓶數(shù)十,遍插葵、榴、梔子花,環(huán)繞殿閣,及分賜后妃諸閣,大珰近侍翠葉、五色葵榴、金絲翠扇、真珠百索、釵符經(jīng)筒、香囊、軟香龍涎佩帶及紫練、白葛、紅蕉之類。大臣貴邸,均被細葛,香羅、蒲絲、艾朵、彩團、巧粽之賜,而外邸節(jié)物,大率效尤焉。
|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jié),家家買葵、榴、蒲、艾,植之堂中,或采百草以治藥品。
|東京夢華錄|端午節(jié)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糭子、白團、紫蘇、菖蒲、木瓜,并皆葺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蒲葉、葵花、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于門首,與糭子、五色水團、茶、酒供養(yǎng),又釘艾人于門上,士庶迎相宴賞。
|歲華紀(jì)麗譜|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設(shè)廳,醫(yī)人鬻艾,道人賣符,朱索,彩縷,長命辟災(zāi)之物,筒飯,角黍,莫不咸在。
|遼志|五月五日午時,采艾葉與綿相和,絮衣七事,國主著之,臣僚各賜艾衣三事,國主及臣僚飲宴,渤海廚子進艾糕,各點大黃湯下,北呼此時為討賽離。又以雜絲或綠結(jié)合歡索,纏于臂膊,婦人進長命縷,宛轉(zhuǎn)皆為人像,帶之。
文獻來源:《廣群芳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