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 | 一天逛吃12家老店,究竟有多“野”?(附視頻)

南寧的口味,太野了!
空氣里都彌漫著“酸、甜、辣、香”的廣西南寧,
不僅是嗦粉高手,更是無鴨不歡,一切皆可老友,將“酸”進行到底!
南寧8小時,12家店,我來啦!
(完整版視頻鏈接可點擊鏈接)
南寧美食(上)|老南寧都在吃的老字號粉店,第三家令人欲罷不能!
“酸”是南寧的底味
在南寧吃東西,無酸不歡!對于南寧人來說,這不僅是形容詞,也是個名詞。因為南寧人對酸這一味道可以說是執(zhí)著又迷戀。
酸甜苦辣咸,其中“酸”字一馬當先,其誘惑力當然不比其它四味差,南寧人吃酸,真的可以說是豐富多樣:腌酸、檸檬鴨、酸菜、酸嘢……連蒜頭、辣椒、姜、竹筍、藠頭等都可以入酸。尤其酸筍,真是無處不在!吃粉的時候加酸筍(免費),炒空心菜的時候也可以加酸筍,炒鴨肉的時候還是可以加酸筍。
其實,南寧人愛吃酸,和地理位置、氣候都有一定關系,西南地區(qū)這一帶比較潮濕,還有這里大多是喀斯特地貌,水硬度高于其他地方,吃酸有利于減少體內結石堆積。
“粉”的世界
最具代表的“老友粉”
“老友”在南寧人生活中的地位是真的非常的重要,它可以說是南寧美食文化中非常濃重的一筆,最具代表的便是老友粉,做法獨特,將米粉佐以爆香的豆豉、酸筍、辣椒、蒜末和各種肉類食材一氣呵成,幾乎每隔幾步就能看到一家粉店。
我去吃了邕味和中山路復記的老友粉。

邕味是南寧老友粉的老招牌之一,很多當地人每天都趨之若鶩,我下飛機直接打車到水街,明明過了飯點,依舊爆滿。

倆人點了豬肉老友粉和牛肉老友面,因為看到當地很多人也點了面。

先喝一口湯,酸爽!
深入骨髓的化學反應,歸功于最活潑的化學分子——豆豉和酸筍。豆豉的味道,也就是發(fā)酵過的黃豆,它在熱鍋中與各種食材烹飪后,發(fā)出獨有的香味,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特意提了廣西的酸筍,它是用新鮮的竹筍,在瓦缸之中,經過長時間的腌制發(fā)酵后,聞著臭,吃著香。
挑起一筷子粉,是未曾見過的寬扁,看起來薄透,卻吸收了豆豉、酸筍、大蒜等濃郁的滋味,酸辣感襲來。

可以舉得很高的細面,浸潤了老友的酸辣,一口下去,最為突出的就是鑊氣!
同樣現(xiàn)炒現(xiàn)煮,先猛火炒料,下牛肉,加湯,煮開下面,一氣呵成,“哇,這也太!香!了!吧!”,瞬間成為老友面忠實粉,那種妙不可言的酸辣會即刻席卷全身,它恰到好處的勾人食欲,越吃越上癮,直到將整碗面掃光,酣暢淋漓。
按照汪曾祺老爺爺提到的,最早只有老友面,或許是因為粉比面易熟,能提高烹飪效率,約上世紀90年代,老友粉以后來者居上的姿態(tài)迅速躥紅。如今在南寧,售賣老友粉的店面數量也遠遠高于老友面館。

中山路的復記也是幾十年老店,老式的招牌和店面透露出歲月的痕跡。
深褐紅的湯頭,面上的蔥末煞是好看,先喝一口湯,滋味更酸辣,阿姨的手勢快狠準,酸筍一定沒少放。
只見她迅速抓起豬肉片,扔進小鍋,快速翻炒,不得不提這嫩度和鮮味勝過邕味。

韌勁十足的粉感,縫隙里的辣椒、豆豉、酸筍、大蒜,光線透過,很迷人!
我喜歡復記的濃香,也愛邕味的清爽,每一碗加足了酸筍、豆豉和辣椒的老友粉,酸、辣、咸、香,難怪獨占鰲頭,這份鑊氣,拉開了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湯粉的距離,卻也限制了它走出廣西的腳步。
游走在南寧的大街小巷,你會發(fā)現(xiàn)北泉、天福香、舒記等人氣店,全看個人口味。有趣的是,在老友粉的基礎上,一切皆可“老友”,比如老友炒粉、老友魚、老友茄子……
一口“酸餿”的生榨粉
為什么單獨把生榨粉拎出來說,因為區(qū)別于其他的粉類,生榨米粉在“鮮”上更勝一籌。因為需要將米漿提前發(fā)酵,所以味道呈酸。

我這次去的是長駐老水街30+年的老字號——水街遠紅手榨米粉。店里游客確實不少,本地人也一起點來吃。這家做粉用的是陳年老米,口感較軟滑,將米泡在水里發(fā)酵,磨成米漿蒸好,煮的時候再放入布包住的網漏里擠出。
最妙的是廚房里有一口隨時在翻騰沸水的大鍋,要將酸豆角、生菜、紫蘇、蔥花、油、醬油膏、鹵水裝進碗中,抓住最佳時機,干脆利落地將醬料一股腦倒進燙好的生榨粉中,最后會加上看似很清寡、實則鮮香的榨米粉原湯,叫號輪到我了,趕緊去端。

一口下去,真的酸,是米粉本身的酸!粉的口感也恰到好處,粉香、爽滑,于我而言。湯水比較清淡,還有不少人推薦附近的天天。
如果下次再來,我想去蒲廟體驗下生榨米粉,據說更加注重原味且更傳統(tǒng)。
皮脆肉香的燒鴨粉
沒來南寧之前,我不知道這里原來那么好吃燒鴨!諸多小店門口的燒鴨飄香千里,我去吃了太師燒鴨粉,據說開業(yè)20多年,以前是每晚九點才能吃上,現(xiàn)在白天去也能點。

對著菜單糾結了半天,我選了燒鴨粉,額外又加了燒鴨腿,堪稱豪華版燒鴨粉,端上來的時候半只燒鴨腿露在外面,簡直令人食指大動。

喝一口湯,那鮮甜的滋味令人欲罷不能。抓起燒鴨腿入嘴,那種皮脆汁多、肥瘦相間的質感,在口齒間留香回味,一看就是火候控制得好,粉是細細的切粉,非常順滑,吸收了湯的香甜,粉嫩的燒鴨肉,口感也很好,明明吃了兩碗粉,可我偏偏不想放手,一口氣吃完了。
“米”中有你
一根竹板一條卷筒粉
廣西小吃卷筒粉,是廣西南寧的一種特色小吃,有人說源于越南,也有人覺得是廣東腸粉的另一種形態(tài),所以它即有廣東人喜愛的嫩滑的外皮,又有越南人的餡料搭配,更像是二者在南寧相遇之后結合的產物。
看似一條簡單的卷筒粉,其實在制作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繚繞的白色煙霧中,做粉人動作嫻熟地將雪白的粉漿舀在細密的籠布上,上籠一兩分鐘蒸熟后,再用一條寬寬厚厚的竹片挑起粉皮攤平,再把豬肉末、豆角、木耳、頭菜、玉米等配菜一起包在粉里,然后再配合醬汁一起吃。

這次來廣西吃卷筒粉,從靖西吃到南寧,有時在排隊的時候,觀看做粉人的動作,那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精準、熟練到讓人驚訝的地步!

在南寧,有的卷筒粉店一大早就開張,上午就賣完。有的卷筒粉店傍晚才開張,一直到深夜凌晨。僅憑一根卷筒粉,就可以承包你的,早餐、午餐、晚餐甚至夜宵。

時間不湊巧,我去了中山路的梁記,店里的卷筒粉兩條8塊,每條餡料默認是碎肉,豆角、酸菜、玉米、香菇木耳、蘿卜,任選一搭配,比起靖西一條2塊,真是貴了不少,選了之前未吃過的豆角豬肉,呼之欲出的餡料十分誘人,外皮較薄,卻依舊有米香,店里的黃皮醬很濃郁,淋上醬汁,百吃不厭,只不過比起靖西的,遜色不少。
“西南風”餃子
粉餃,又名粉角,據考證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由北宋名將狄青平定廣西儂智高叛亂時期,由北方餃子演變而成。

南寧的粉餃帶著濃郁的“西南風”,與北方餃子的肉味濃郁、廣東餃子的清爽相比,酸甜中帶著肉香,餡是廣東風味的冬菇肉末,皮和潮州粉果相似。
粉餃的最大特色就是它晶瑩剔透的外皮,制作米粉餃餃皮的原料,將優(yōu)質的大米浸透,磨漿,濾干成濕米粉,再揉成團狀,蒸至五六成熟,揉透搓成條形,最后才能搟成餃皮。

我尋了半天,找到老水街的老甘粉餃,兩個阿姨前后忙碌著,時不時有人打包帶走。我看阿姨做的每個粉餃都是挺著個大大的肚子,玲瓏可愛。選了一份10個招牌香菇馬蹄豬肉餡兒,又加了些許黃皮醬和檸檬辣,一口下去,撲面而來的是大米的清新味,混雜著黃皮醬的酸甜,粉餃外皮嚼勁十足,香菇馬蹄豬肉脆爽多汁,味道濃郁而又十分開胃。
我可以早起多來兩份!
Q彈飽滿的糯米飯
廣西水好,種的糯米真香!這家無數網紅博主打卡的小店,我也饞,在華興里默默忙碌了20多年的梁阿婆可能自己都沒想到,一間幾平方米的露天小攤,成了不少外地人來南寧打卡美食的第一站。

一塊扣肉、一根香腸、一碗糯米飯,再多就是一杯山楂茶,就是全部。可能對于吃過不少糯米飯的外地人而言,梁阿婆這兒的“誘惑”無疑是擺在晶瑩剔透糯米飯上的扣肉。

而我卻愛上了木桶里的糯米飯和香腸,不似尋常軟糯的口感,這里的糯米飯晶瑩又Q彈,我想是提前浸泡了很久吧,加上用桶蒸的方式,不僅鎖住了糯米的水分,同時增加了口感,又因為廣式香腸的加持,循環(huán)的蒸汽讓這一桶太好吃了!

肥瘦相間的扣肉雖誘人,但厚度和鮮味遜色不少,上海街邊面館的扣肉著實強了許多,桌上有酸菜自取,辣味襲來,重新打開了味蕾,阿婆的小店勝在人情味和令人心安的味道。
經典美食還有哪些?
酸咸香的檸檬鴨
南寧人,到底有多會吃鴨?這就要從南寧人究竟有多會“做鴨”說起。檸檬鴨、醋血鴨、白切鴨、涼拌鴨、燒鴨、烤鴨、鹵鴨......無鴨不成宴。

此次南寧美食8小時,我早就收藏了名聲在外的檸檬鴨,尤其了解“閉店十幾天后被追著開業(yè)”的容小蓮檸檬鴨,更是興趣甚濃。
從華園菜市的拆遷來到長堽路的附近,有著十幾年歷史的容小蓮高峰檸檬鴨,儼然已經成為了地道南寧美食的一張名片。這家店的檸檬鴨是現(xiàn)炒的,鴨肉不算很大塊,但肉質厚實有嚼勁,酸甜之間藏著鴨肉的細膩,瘦肉和油脂口感參半,搭配酸藠頭,解膩增香吃起來酣暢淋漓。
一口一口,太上頭了!無論搭配米飯或米粉一類,一定好吃!
可以吸的燉筒骨
逼真有趣的炒粉蟲
燉品說是兩廣人飲食文化的標志之一,一點不過分。不管春夏秋冬,燉品店的蒸爐總是熱火朝天。

雙孖井的鐘姐燉品,從一家簡陋的街邊小店做起,到現(xiàn)如今在南寧各大商圈連開8家店,深受南寧人的喜愛。第一次來,我首選招牌燉筒骨,菜單里還有想吃的炒粉蟲,一起安排上!

環(huán)境真的一般,書包扔在地上,我就蹲坐在小桌前,端上來的筒骨很大一根,至少比我手掌還大,一份19塊吃得很開心,桌上的吸管還可以吸筒骨里的骨髓,真是開心!里面還有蓮藕和花生,燉到呈現(xiàn)粉色,甜味自然芬芳。

炒粉蟲,乍看之下以為是炒河粉!粉蟲其實是把粉團搓成一條一條的,然后在簸箕背面搓成毛毛蟲的樣子,比起一般的米粉,由于粉蟲多了很多的揉搓步驟,所以口感會比一般的米粉要柔韌,搭配豆芽、胡蘿卜、肉絲同炒,散發(fā)微微鑊氣香!
吃牛雜像麻辣拌
兩廣不僅都愛燉湯,也同樣愛牛雜,只不過廣西的牛雜更注重原味。街邊諸多牛雜店,更像是我平時吃的串串香、麻辣拌。

水街的覃叔牛雜,從1994年開業(yè)至今,就算是水街之外的南寧人,也會慕名而來。店門口擺著的大鍋里,無數牛雜的攪動,深深吸引著過往的行人上前來夾幾筷子解饞。從牛肚、牛百葉、牛肺、牛腸、牛喉、牛七寸……能想到的部位全都有,只可惜一大早,阿姨說還沒有準備好我喜歡的牛舌。

用大筷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放在不銹鋼小盆里,醬料自選,我當然毫不猶豫要了酸辣黃皮醬,印象里最愛的竟然是牛腩,半筋半肉,齒頰留香,牛肺軟糯,千萬別點牛肉丸,一口速凍食品,令人嘆氣。
酸酸甜甜的豬手
起初沒有對這里的豬手有多大興趣,然而路過黃阿婆的時候,我真的被香味突襲,駐足了幾秒,我退回去買完,直接趕飛機。

這家店在水街開了二十幾年,幾乎每天都能賣出三五百斤。阿姨說要吃哪塊自己選,統(tǒng)一價29元/斤,感動于阿姨的熱情似火,我一頓筷子操作猛如虎,這豬腳,真是有一股膠原蛋白的香氣。
萬萬沒想到,一口豬腳,我想起了一首歌——《酸酸甜甜就是我》,這酸甜的口味打破了我的慣常認知,拋開本幫的濃油赤醬,酸甜微辣,連我都很喜歡,不僅解膩,又多了些許小清新,難怪每到飯點,這家店就大排長龍。
“黑暗料理”酸嘢
南寧有一句很出名的俗語,“英雄難過美人關,美人難過酸嘢攤”,酸嘢其實是廣西特色小吃之一,一般以木瓜、芒果、番石榴、菠蘿、桃子、李果、梨子、豆角、蘿卜、黃瓜、蓮藕、楊桃等新鮮果蔬,佐以食醋食鹽腌制1小時而成。


一般的酸嘢攤上都會備有辣椒,酸醋等,典型的一切皆可酸!沒去之前,聽說水果蘸辣椒面,簡直是黑暗料理。但吃過之后才知道,酸酸的水果,蘸著辣椒鹽,這種吃法更能激發(fā)出水果的甘甜,酸酸爽爽好開胃,爽到可以一直停不下來,每家的辣椒口味不同,需慎重!
芝麻糊頗受歡迎
廣西也是愛喝糖水的地方,沒想到芝麻糊最受歡迎,好幾次去買,本地人都毫不猶豫要了芝麻糊。無論是水街老牌涼茶鋪,還是老店日照紅,皆如此。

一口下去,濃郁的滋味,是芝麻獨有的油潤和綿密,沒什么添加,不會很甜,四溢的香甜味,久久不能散去。
綠豆沙也很好喝,臨走的時候買了水晶桂花,太適合夏天了。

一切皆可老友,一切皆可酸,一切皆可粉,甚至無鴨不歡
還有彌漫在空氣里的酸筍、酸辣椒、姜末、豆豉、胡椒、酸藠頭、山黃皮、酸檸檬、酸梅、酸豆角
是我對南寧的味覺記憶
不知道下次來,會不會有新發(fā)現(xiàn),一切皆可……?
(還請小伙伴們多多推薦?。?/strong>
·?南寧探店?·
『邕味老友』??南寧市龍勝街8棟8-6、8-7號
『復記老友』??南寧市中山路237-1號鋪
『太師餐飲』??南寧市人民東路與新民路交口
『水街遠紅手榨米粉』??南寧市老水街新印象門口
『梁阿婆廿年老牌扣肉糯米飯』??南寧市永寧街華興里1-4號
『老甘粉餃』??南寧市水街2號
『覃叔牛雜』??南寧市壯志路9號邕江御景一期工程一樓2、3號鋪面
『容小蓮高峰檸檬鴨』??南寧市長堽路19-A1號
『鐘姐老牌燉品店』??南寧市朝陽街道人民東路146號
『梁記卷筒粉粉餃』??南寧市中山路245-1號
『日照紅甜品』??南寧市老水街新印象美食城
『黃阿婆水街豬手林』??南寧市壯志路9號邕江御景一期2號樓31號
文/圖:Piggy
90系上海姑娘
熱衷于尋訪城市地道小吃
用影像記錄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