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錘翻譯】大焦原:阿奎夏的人文與地理·1·大焦原歷史:火焰之民

翻譯自戰(zhàn)錘跑團《魂縛》的核心規(guī)則書, 對火焰界的大焦原地區(qū)在破碎諸域前的狀況做了簡單的介紹。
本系列將分為4-5次放送,其中第一部分,即此篇《火焰之民》,為一些前言和大焦原的歷史,從神話時代到死靈震。第二部分為大焦原居民的社會生活,以及不同民族間的社會沖突。余下的部分均為對大焦原地理的介紹。
譯文中已注明一些詞匯的原文,有更好的建議可以隨時提出。
C7的規(guī)則書中可能存在少量錯誤,如有沖突,請以GW的出版物為主。

大焦原

惟燃燒者生生不息。
— 梵戴爾·黑拳,恐印部落最后的偉大工匠領(lǐng)主
在凡世諸域的歷史上,大焦原(The Great Parch)既上演過最偉大的勝利,也承載過最卑劣的暴行。西格瑪在這里第一次降下了他的雷鑄神兵,對混沌大軍展開反擊。不屈不撓熾焰屠夫誕生于大焦原的懷抱,而恐怖的混沌軍閥庫格斯·庫爾(Korghos Khul)扭曲的血潮(Goretide)也于此壯大。在這里,許多東方的野蠻部落開始自愿地接受了對血神的崇拜。大焦原是阿奎夏歷史上許多或善或惡的重大事件的中心。這就是你的故事開始的地方。
?
本章介紹了玩家和GM開始他們在大焦原的冒險時需要的所有信息。《火焰之民》囊括了阿奎夏的歷史概況和對其居民的深入描繪?!洞蠼乖纳睢酚懻摿艘园⒖臑榧抑说娜粘I钋闆r?!讹L暴與烈焰》深入介紹了新民族涌入大焦原造成的緊張局勢,以及此地阿茲爾人和阿奎夏人之間的摩擦。最后,《大焦原的土地》介紹了整片大焦原的主要地點和相關(guān)信息,這些地點也被劃分為不同的區(qū)域。

?
1. 火焰之民
大焦原上堅定的人民在混沌時代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恐怖,直到西格瑪?shù)娘L暴(Sigmar’s Tempest)降臨,他們傷痕累累但從未被擊垮,甚至在死亡面前也毫不畏懼。如果痛苦和失去這樣嚴峻的代價才能帶來智慧,那么阿奎夏的人民應當是凡世諸域間最為聰慧的一支。因為很少有哪里的人像這些阿奎夏居民一樣,遭受過黑暗諸神之力如此殘酷的對待。
*Sigmar’s?Tempest:指的應當是西格瑪降下雷鑄神兵后對混沌展開的一系列反擊
然而,阿奎夏人精神中的烈火,比混沌之奴所能理解的更加熾熱。他們一直認為,生命是用來盡情享受的:在火焰界的危險重重,而死亡來得太過迅速。他們的界域是一個充滿劇烈激情和暴力迸發(fā)的界域——這種特性也同樣為他們所接受。大焦原居民很少會舉止含蓄。他們總是迅速宣布自己的立場,并更快地為之奮斗。外人指責他們脾氣急躁——事實也確實如此——尤其是當他們被故意傷害時。但是,如果說阿奎夏人會迅速地陷入爭吵,那么他們也會以同樣的速度歡笑出聲。
他們通常重視實用物品而非裝飾,比起雕飾的質(zhì)量,他們對刀刃的鋒利程度更感興趣。在文化上,盡管他們欣賞有實用價值的研究,但通常重視戰(zhàn)士勝過其他。那些有能力隨時找到水源的人被賦予最高的敬意,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阿奎夏人對樹海木靈懷有一種近乎溫和的敬畏。
這些特征中的許多也適用于那些為了生存而求助黑暗諸神,在混沌時代幸存下來的無數(shù)部落。他們的生活艱難,強者征服了他們的同伴,只有在作為混沌奴隸不斷殺戮時才能找到榮耀。
多年來,大焦原上拒絕屈服于黑暗諸神的零星部落只能勉強生存,但在神王西格瑪和他的親選戰(zhàn)士回歸之后,一切都迎來了改變?,F(xiàn)在,人們終于迎來了蓬勃發(fā)展的時代。自灰燼灰燼中重生,阿奎夏人鋒銳的生命已飽經(jīng)歷練,隨時能像利刃一般刺入敵人的心臟。余燼已經(jīng)爆發(fā)成熊熊烈火,阿奎夏的決心再次燃燒,混沌仆從將為之顫抖,躁動的亡靈也將發(fā)出哀鳴。
(1)熾烈往昔
在西格瑪?shù)絹碇暗纳裨挄r代,阿奎夏的人民在灼熱的火山巨人(Volc-giants)龐大的陰影下忍受短暫而可怕的生活?;鹕骄奕耸菬o情巨型生命體,總是不斷地互相發(fā)動戰(zhàn)爭,除了他們自己的同類,其他的生物都被視為昆蟲或物品。他們破碎的顱骨仍然可以在焰痕高原的沙漠深處找到——西格瑪已經(jīng)將他們消滅殆盡。無論西格瑪行走于凡世諸域的何處,文明都會隨著他的腳步而興起。即便如此,明焰界域的許多地方依舊不適合生存。事實上,神王是在金屬界為阿奎夏做出了他最偉大的事跡——在那里,他把矮人神格朗尼和格里姆尼爾從查蒙鐵峰(the Iron Mountains of Chamon)最高處的鎖鏈的束縛中釋放出來。雖然格朗尼發(fā)誓要通過協(xié)助西格瑪未來的事業(yè)來報答,但驕傲的格里姆尼爾卻無法忍受對神王有所虧欠,他要求西格瑪接受他的戰(zhàn)士誓言,并為他的戰(zhàn)斧指定一個目標。西格瑪選擇了一個與熾熱的戰(zhàn)神相稱的敵手:沃卡崔克斯,火蜥蜴之母(Vulcatrix, the Mother of Salamanders)。格里姆尼爾在如今已成為大焦原的山地間與沃卡崔克斯對峙。經(jīng)過一場摧山平地的激戰(zhàn),格里姆尼爾終于將敵手殺死。在死亡的痛苦之中,沃卡崔克斯爆裂開來——這一熾熱的終結(jié)反過來也殺死了格里姆尼爾。
?
熾焰屠夫相信,毀滅他們神明的火炎也同樣將祂的靈魂打碎,灑在諸域,這生成了一種他們稱之為烏金的物質(zhì)——一種附著著格里姆尼爾靈魂的金屬。烏金的存在是一個被嚴密保護的秘密……我不敢想如果這個秘密落入惡徒之手中會發(fā)生怎樣的災難。
——摘自奧法領(lǐng)主薩洛尼婭·墓翼(Lord-Arcanum Salonia Gravewing)的個人日記
隨著火蜥蜴之母被殺死,大焦原的土地終于擺脫了她灑下的硫磺,恢復了肥沃。廣泛興起的農(nóng)業(yè)使文明得以崛起。幾個世紀過去了,廣闊的帝國、無數(shù)的王國和部落居民最終對占據(jù)了這片土地。其中最為偉大的當屬阿格拉西帝國,一個由驕傲而惡劣的民族建立的魔法政權(quán),他們將沒有魔法技能的人判為奴隸。阿格拉西帝國(the Agloraxi Empire)的統(tǒng)治階層,大統(tǒng)御者(Arch-Domini)癡迷于魔法力量。他們建造了被稱為巨像(the Colossi),與山體等大的建筑,用來裝載他們的魔法引擎,并進行戰(zhàn)爭。通過巨像,他們建造了最強大的武器:棱鏡光炮(the Prismatikon)。它可以將阿奎夏的光和熱集中到毀滅性的能量爆炸之中,不僅可以消滅肉體和金屬,甚至還能毀滅靈魂。
大統(tǒng)御者攜帶被稱為烈火節(jié)杖(the Sceptres of Flame)的權(quán)杖,可以肆意召喚棱鏡光炮的怒火。許多偉大的國王和驕傲的軍閥都前往阿格拉西的首都——宏偉的飛行之城阿拉門提亞(Ahramentia),為大統(tǒng)御者獻上貢品。
?
我曾試圖看清它的全貌,但棱鏡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構(gòu)成其聚焦鏡片的水晶“眼瞳”幾乎穿過了整片焰痕平原!
?——《尋找失落的秘密(In Search of the Lost)》,辛德斯·松藍行者(Cinders Woadwalker)
除了棱鏡光炮以外,阿格拉西人還在整片大焦原上建立了許多奇觀,包括他們建造巨像的巨人工場(Titanworks)和超凡星儀(the Impossible Orrery),據(jù)說它的移動甚至可以調(diào)整界門的位置。最終,他們對自己的宏偉計劃感到厭煩。雖然有少數(shù)人接受了周邊的文化,但阿格拉西人大都退回了阿拉門提亞,放棄了先前的工作,轉(zhuǎn)而投身于越來越深奧的研究。其他勢力借此在大焦原上的崛起,但大統(tǒng)御者拒絕回應他們的挑戰(zhàn),甚至最終停止了對貢品的要求。阿格拉西帝國緩慢衰落,而其他的力量也就此崛起。
在阿格拉西衰退之時,大焦原的西部地區(qū)也出現(xiàn)了兩個強大的國家。巴塔爾(Bataar)和阿斯匹亞(Aspiria)。阿斯匹亞沿襲了阿格拉西的一些傳統(tǒng)。由強大的法師領(lǐng)主組成的議會統(tǒng)治著他們的城市。但他們對自由和全民生活水平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大統(tǒng)御者。巴塔爾外向的居民是大膽的商人,他們尋求利潤與進行狂歡宴會同樣迅速。如果不解決他們之間的分歧,這兩個國家可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沖突。通過漫長而激烈的談判,貿(mào)易路線和大使館得以建立,兩國之間形成了聯(lián)盟和友好的競爭關(guān)系。巴塔爾人向更遠處的居民交易他們著名的火綢(firesilk)和阿斯匹亞人的魔法制品,并收集法師們需要的奇怪材料,并以此謀利。很快,巴塔爾遠行商人(the Far Traders of Bataar)在凡世諸域間聞名,并廣受歡迎,兩個國家都愈發(fā)繁榮起來。
阿斯匹亞人會進行不同的煉金術(shù)和魔法實驗,他們的工作所產(chǎn)生的魔法外溢永久地改變了他們土地北面海洋的特質(zhì)和顏色,形成了斑斕海(Polychromatic Sea)。巴塔爾人建立了一支被稱為“鋼鐵艦隊(the Iron Armada)”的強大海軍,保護著在利劍之洋(Ocean of Swords)上航行的一座巨大海上商貿(mào)城市。在一項重大交易中,阿斯匹亞人將飛行的力量賦予了商人艦隊,創(chuàng)造了巴塔爾的漂浮市場(the Floating Market of Bataar)。來自諸域的人們都到這里進行貿(mào)易,這座城市很快就成了阿奎夏的著名盛景之一。
在大焦原東部地區(qū),文明很難真正扎根。不同的強大領(lǐng)袖只能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團結(jié)各族機敏,但隨著他們的死亡,他們的人民會無一例外地重新分裂成相互爭斗的部落。盡管一些部落,尤其是恐印部落(Direbrands),會因其榮譽及匠造記憶而聲名遠揚,但殘暴爭斗仍然是當時的主流。中部和東部的大部分土地不斷遭受部落戰(zhàn)爭的困擾,這樣的戰(zhàn)爭有時是小規(guī)模的,有時則能持續(xù)了幾個世紀。
(2)混沌來臨
“紅色盛宴”是一場盛大的武技試煉,卻以災難告終。來自阿奎夏各地的參賽者來到大焦原南部的克拉維斯群島(Clavis Isles),以期獲得權(quán)力、名聲和榮耀。試煉持續(xù)了好幾天,無數(shù)聲名遠揚的戰(zhàn)士倒下死去,許多人都是死于庫格斯·庫爾的斧下下。在八百八十八個冠軍倒下之后,位于最北端島嶼中心的界門發(fā)生了爆炸。一個現(xiàn)實的裂口出現(xiàn)在大門曾經(jīng)矗立的位置,一個龐大的惡魔軍團從中涌入阿奎夏,開始了真正的屠殺。
瑟拉克斯·顱?。═hrex Skullbrand),范科斯軍閥(the Vanxian warlord,Vanxian,應為大焦原的地點Vanx的形容詞),正是他組織了紅色盛宴,要結(jié)束眾多部落之間的沖突——至少他是如此聲稱的。
——《以血為書:關(guān)于混沌時代的推測性理論(Written in Blood: A Speculative Thesis on the Age of Chaos)》,齊恩尼·麥雷貝(Ziony Merrebae)
雖然四支混沌力量都想在阿奎夏占據(jù)一席之地,但其中,血神恐虐對火焰界的渴望最烈。顱座之主一直認為熱烈的阿奎夏人真是自己的映射;他指示他的追隨者們?nèi)ス粜吧裢诺牟筷?,以確保自己在整片大焦原上的霸主地位。庫格斯·庫爾很快就成為了火焰界最強大的恐虐冠軍,這位軍閥發(fā)誓要以血神的名義完全征服火焰界。庫爾的戰(zhàn)士們橫掃廣闊的土地,阿里迪亞(Aridian)、巴塔爾(Bataar)、戈爾瓦利亞(Golvaria)、卡皮拉利亞(Capilaria)、維特羅利亞(Vitrolia)和焰痕高原都在他們的鐵蹄之下——無窮無盡的屠殺為他們贏得了“血潮”的稱號。他們所造成的破壞慘烈不堪,庫爾的追隨者們因而將大焦原南部的大部分地區(qū)重新命名為庫爾劫土(Khul’s Ravage),以“紀念”他們的領(lǐng)主。數(shù)以百計的王國和部落慘遭屠殺,連尸骸都被吞噬,因為血潮大軍充滿了是無情的食人者。他們所有的俘虜都得到了一個嚴酷而可怕的選擇:他們必須參加盛宴,要么坐在桌邊,要么盛在桌上。許多人極不情愿,卻不得不加入其中,血潮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因為所有接受恐虐桌上肉食的人,很快就會成為自愿皈依的信徒。
?
據(jù)說血潮大軍每晚都要舉行可怕的宴會,他們都要吃掉大部分當天殺戮的成果。但我找不到任何人可以證實這一點。
———《以血為書:關(guān)于混沌時代的推測性理論》,齊恩尼·麥雷貝
在西邊,阿斯匹亞人遭到了惡魔與奸奇追隨者的圍困。一場史詩般的魔法戰(zhàn)爭在阿斯匹亞的西北海岸肆虐,過于激烈的戰(zhàn)斗使得土地成片地斷裂。整條海岸線四分五裂,它們的碎片被運往奸奇惡魔的混沌領(lǐng)域。此后,這片破碎土地的殘余被重新命名為“破裂海岸”。當恐虐的軍隊最終開始從東面向他們進軍時,阿斯匹亞人撤退到宏偉的的城堡城市中,適應用強大的魔法抵御他們,盡管他們判斷前景不容樂觀,卻依然希望暫時自救。那些無法到達城市的人試圖穿過利劍之洋逃脫,但許多人被來自范科斯(Vanx)的混沌戰(zhàn)幫所欺騙,在破壞者之島(Wrecker’s Isle)的亂礁之間全軍覆沒。一支由納垢船只和腐爛鯨類組成的龐大艦隊從北方的科塔(Cotha)出發(fā),摧毀了巴塔爾的整支鋼鐵艦隊。一些巴塔爾人設法逃上漂浮市場,或是躲入維納爾群峰(the Venal Peaks)之中。但大多數(shù)人都被殘殺或淪為奴隸,并慘遭征服者的恥笑,當他們被迫沿著他們自己建造的道路搬運貨物時,無情的鞭打如雨點般落下。

隨著西格瑪撤回天堂界,所有留在大焦原上的人們都被血神的軍隊鞭撻多年。那些僥幸存活下來的人遭到無情的獵殺,許多人變陷入深深的絕望。一些瀕臨餓死的人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食人——大焦原的農(nóng)田已經(jīng)被混沌的污染徹底毀壞。整片田地生產(chǎn)的“作物”只有生銹的劍、破碎的骨頭、流血的樹根,以及一些更糟糕的東西。可食用的資源非常稀少。
?
阿格拉西人以壯烈的方式結(jié)束了他們的生命。他們使用棱鏡光炮消滅了整支軍隊,沒有留下一滴鮮血,根據(jù)傳說,恐虐為此震怒,祂顯現(xiàn)出一只巨大的紅色拳頭,從空中對阿拉門提亞施以重擊,只一下便夷平了整座城市。
傳說中,恐虐對自己血祭中的作弊行徑大發(fā)雷霆,祂化身為一只巨大的紅拳,從天空中對阿拉門提亞打出了災難性的致命一擊。
?——《尋找失落的秘密》,辛德斯·松藍行者
大焦原上,在混沌最初的攻擊中幸存下來的的大多數(shù)部落要么慘遭追殺,要么緩慢而不可避免地轉(zhuǎn)向黑暗勢力。少數(shù)桀驁的游牧部落從未停止過戰(zhàn)斗,但他們的土地不消太久就會永遠落入混沌領(lǐng)域,直到......
(3)西格瑪風暴
神王選擇了大焦原來讓他的雷鑄神兵施展第一擊。天界領(lǐng)主梵都斯·圣錘之手(Lord-Celestant Vandus Hammerhand)在他的凡人生活中曾是恐印部落最后的偉大領(lǐng)袖之一,領(lǐng)導著常勝的軍隊。在庫格斯·庫爾即將升魔之時,西格瑪之錘與另外十幾支風暴軍團一起,神兵天降,突入了這片巨大的血潮營地。雖然代價高昂,但血潮被擊敗,而庫爾——在他漫長的屠殺生涯中頭一次——遭受了失敗。

雷鑄神兵們在阿奎夏所向披靡,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盡管許多勝利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少數(shù)雷鑄神兵開始看到多次重塑所帶來的初步影響,但他們?nèi)匀粓猿植恍?。他們獲得了強大的盟友,永恒女王艾拉瑞奧,以及她重新喚起的樹海木靈,此外還有塞拉芬的大軍,它們從星光中現(xiàn)身,在戰(zhàn)斗中提供協(xié)助。這個動蕩的時代被稱為“界門戰(zhàn)爭”,因為對界門控制的爭奪是每一場重要戰(zhàn)役的核心。血腥的戰(zhàn)爭席卷了整個凡世諸域,秩序和混沌的力量都在為控制關(guān)鍵的界門而戰(zhàn),甚至連毀滅大軍都為了爽快的戰(zhàn)斗而加入其中。
(4)失落之陽
在界門戰(zhàn)爭的高潮期間,發(fā)生了一件無法可想之事。永世神選艾查恩竊奪了阿奎夏的第二個太陽。與其他界域不同,阿奎夏擁有第二個太陽,一個持續(xù)燃燒的球體,在光明界的宇宙之延(the cosmic sprawl)內(nèi)高懸閃耀。
除了熾焰屠夫之外,許多人都不知道阿奎夏的第二個太陽實際上是太陽龍伊格納克絲(the Solar Drake Ignax),她在神話時代的黎明被格里姆尼爾用格朗尼鑄造的鐐銬所困。經(jīng)過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永世神選艾查恩成功地將可怕的大劍刺入伊格納克絲的頭顱,為混沌之力奪取了她。

但事情都沒有按照三眼之王(the Three-Eyed King)的意愿發(fā)展,熾焰屠夫的勇氣和雷鑄神兵的不屈意志出他所料。奧斯塔格族舍的符文之子(Runesons of the Austarg Lodge)付出了可怕的代價,將一個秘密的束縛符文鑲嵌在伊格納克絲的身軀上。不久之后,一支由雷鑄神兵和他們的盟友組成的英勇部隊開始封印大硫磺界門(the great Brimstone Gate),它位于阿奎夏和被稱為八達節(jié)點的界域終端之間。此舉是為了阻擋混沌大軍進入阿奎夏。在戰(zhàn)斗最激烈的時刻,艾查恩向他們釋放了伊格納克絲。當符文的力量被激活時,龐大的的太陽龍在兩個時代以來終于重獲自由,轉(zhuǎn)而去對抗混沌??膳碌恼痼@和憤怒在艾查恩的心中爆發(fā),但秩序大軍最終贏得了這場戰(zhàn)斗,硫磺界門被永遠地封印起來,混沌軍隊再也無法輕易進入阿奎夏。

(5)明焰界域的黎明
幾個世紀以來,文明緩慢而艱難地在整個阿克西發(fā)展。在被雷鑄神兵奪取的土地,新的定居點在矮人流亡者(the Duardin Dispossessed)和鐵鑄軍工(Ironweld Arsenal)工程師的幫助下建立。許多阿奎夏幸存部落的殘余居民前往這些新的定居點,與來自阿茲爾的定居者居住在一起,每個人都成為了正在進行的抗混沌斗爭的中心。許多阿奎夏的著名城市都是在這一時期建立的。砧衛(wèi)港(Anvilgard)、風暴眼(Tempest's Eye)和圣心城(Hallowheart),其中最偉大的城市當屬雙尾之城,圣錘堡(Hammerhal, the Twin-tailed city),它的光輝使別的城市都黯然失色。
雷鑄神兵花了數(shù)十年的時間來鞏固他們對大焦原南部土地的控制,他們發(fā)動了許多次進攻以奪取新的領(lǐng)土,其中包括著名的熾熱遠征(Blazing Crusade)?;煦缰姴粩嘣噲D收復失地,圣錘堡-阿奎夏經(jīng)常遭到圍攻。新城市和新興定居點之間的貿(mào)易已經(jīng)開始,但商路上充滿了危險,沒有全副武裝的護衛(wèi),很少有人敢于旅行。
在大焦原西部,雷鑄神兵轉(zhuǎn)移了敵人的注意,剩余的巴塔爾人將此作為完成大謀略(Grand Ruse)最后一步的絕佳時機——他們要利用熾焰屠夫的怒火贏回他們的城市。雖然他們終于進行了報復,但這依舊是苦澀的復仇,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殞命于此。在與雷鑄神兵的第一次戰(zhàn)斗后,混沌追隨者從西部被吸引開去,阿斯匹亞人終于從他們最后的堡壘中走出來,加入這場斗爭。他們驚恐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大部分土地都已被奸奇扭曲了。他們開始與古老敵人的軍隊作戰(zhàn),并迅速向阿茲爾的軍隊提供了相當大的魔法支持。
?
一個世紀以來,偉大的城市每天都在成長,新的定居點在大焦原地區(qū)建起,盡管過程中很少能避免沖突的。那些在混沌時代幸存下來的部落試圖奪回他們原有的土地。一些阿奎夏的游牧部落勉強接受了雷鑄神兵的幫助,但其他部落則堅決拒絕援助,忌憚于他們存在的非自然。這種情況幾乎從未改善,這些部落仍然以懷疑的態(tài)度對待所有來自阿茲爾的定居者。
(6)死者重臨
自從西格瑪風暴(Sigmar’s Tempest)來臨之后,幾代人類的生活幾乎沒有什么變化,然而凡世諸域的賢者和預言家都預言著即將到來的災難。所有界域的目光都轉(zhuǎn)向了煞伊許,在那里,死亡之神(the God of Death)納加什正準備對生者進行可怕的復仇。不朽之王認為一切靈魂都從屬于他,他憎恨鍛造了雷鑄神兵的西格瑪,更糟糕的是,他從煞伊許那里竊取了古代英雄的靈魂來創(chuàng)造他的“神兵”。精靈同樣引起了納加什的憤怒——他們的神靈從貪婪的色孽胃中抽取靈魂來使他們的種族重生,而深淵海靈則偷取靈魂來延長他們的族類衰弱的生命。
納加什的亡靈奴仆們在他的指揮下花了無數(shù)個世紀,把煞伊許如沙的界石顆粒一顆一顆地從煞伊許的最邊緣移到中心。這使煞伊許的性質(zhì)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界域的能量向內(nèi)而非向外流動,最終流向界域的中心。在他的首都納加什扎(Nagashizzar)的中心,一座巨大的黑色金字塔內(nèi),亡靈之神(the God of the Dead)試圖將凡世諸域的強大力量都引向自己,但過程之中發(fā)生了一些他不曾想過的意外。在舊世界的回聲中,納加什計劃的一部分被斯卡文的陰謀所挫敗,他的咒語出現(xiàn)了問題。一股能量沖擊波以可怕的“死靈震(Necroquake)”的形式涌向了各個界域。
?
在所有的凡世界域之中,龐大的怨靈軍隊和蹣跚的亡靈群落以可怕的數(shù)量出現(xiàn)。一支由燒焦的骷髏和尖叫的幽靈組成的大軍,從環(huán)繞著這座偉大城市的無數(shù)亡者中崛起,襲擊了圣錘堡。每一個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地方——這意味著大焦原的大部分地區(qū)都是如此——都突然有了可怕的新敵人要面對;混沌的力量和秩序的力量同樣都會受到影響。許多掠奪者和混沌追隨者被他們所殺之人的靈魂和尸體所屠戮。在整個混沌時代都經(jīng)受住了考驗的熾焰屠夫熔巖要塞在一夜之間倒在了飄渺幽魂的攻擊下,這些幽魂可以直接穿過他們曾經(jīng)堅不可摧的防御。亡靈作為凡世諸域的下一個大敵而崛起。
魔法本身也永遠地被死靈震所改變,變得更加強大,同時也對其施法者更加危險。咒語的效力增加了,還有一些咒語真正獲得了自己的生命,“活咒術(shù)(living spells)”在阿奎夏和其他界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即無盡法術(shù)
這段魔法動蕩的時期有很多名字——史蘭星辰大師稱它為“漣漪時期(the Time of Ripples)”,而精靈法會(the Eldritch Council )的精靈稱它為“Erus Draíocht”。然而它最常用的名字是由奧術(shù)學院提出的,“盛法紀元(Arcanum Optimar)”。
——《死亡時代》,齊恩尼·麥雷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