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西方骨相:盲目追求西骨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上一篇專欄CV21049900?深刻討論了東西骨相的差異,為東骨洗脫冤名,也為西方骨相祛了魅。

因為我們經(jīng)常都是以歐美的明星來和身邊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東方素人做比較,這本來就離譜到極點。

加上歐美人的確有縱深和面部起伏明顯的特點,所以很多人會產(chǎn)生一個錯覺:覺得歐美社會顏值高的人群概率更大。走在街上能看到很多美麗面孔……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是我們聚焦在了高顏值的主演上。但保持美麗本就是這類人工作的基礎(chǔ)標準。

鏡頭外的現(xiàn)實生活中,歐美社會不同面型和五官的各種長相才是真實的。


舉幾個常見的西方長相:
1
窄面+長中庭+長下庭
歐美面部輪廓的確窄面多,但伴隨偏長的面部比例的也很普遍,強勢的顴骨+高挺鼻梁和窄面長臉,初看會覺得硬朗,再看會顯得更成熟。

這種面部特征放在無時無刻都令人窒息的東亞審美下,會成天被人嘴男相。

2
五官偏大,位置分布緊湊
東方人的審美著重均衡和留白,通常是五官偏小,面部立體度相對不高,同時主流審美是看重柔和的。而西方五官過大看上去都要跳出面頰的區(qū)域,反而會有很重的局促感和壓迫感。

小五官通過手段是簡單的,但是靠將原生的大五官變小,減弱臉上的擁擠感是很難的。

西方五官本身就是自帶濃妝的感覺,再畫濃彩妝和加重陰影,會讓中庭更顯長,增加成熟感。

萬一光線不好,光線照射下皮肉不平整,紋路溝壑更是火上澆油。

這也是為什么每次kim素顏時,彈幕評論都在說kim這樣反而更美的原因。

3
眉眼間距極近+T區(qū)強勢
眉眼間距和兩眼距離極近,T區(qū)立體這樣的搭配在好看五官形狀的情況下是眉目有神

如果眼睛和輪廓不好看,臉上的留白也少,也不舒展,這樣的配置萬一還有凸大眼珠,眉眼的位置爭搶的感覺太明顯。就容易顯得氣勢洶洶,狠戾無比。

4
視覺抓不住哪里是面型的重點,五官看起來非常的緊湊,會顯得很凝重,不舒展。

5
淺發(fā)色和白皮的對比度不夠高,而金發(fā)帶來膨脹感,在立體的西方臉上確實不會拖累面容臃腫,但如果是立體度低的東方面容,則會顯得面色難看,眼鼻失色。

東方人獨屬自己的雪膚紅唇和烏發(fā)如云帶來的沖擊感會比盲目追求金發(fā)碧眼好太多。


東方寫意之美和西方雕塑的寫實各有各的美和體系。
東方人的五官雖然相對扁平和形態(tài)偏小,但是一點點妝就能調(diào)整到對稱,妝容色彩更重的話,也能有柔情中的美艷。古人很早就云“淡妝濃抹總相宜”此話真從不欺你我。

所以在這種眼鼻集中+短寬/窄長的面型里,又要追求三庭五眼,是不是太把自己逼上絕路了?

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盲目追求大五官+高立體度的配置才是洋氣好看的必要條件。但美恒古不變的核心是要做到均衡和諧。

互聯(lián)網(wǎng)把最好看的那批人的生活推送到你的世界,不知不覺陷入了焦慮,似乎自己是一個身處底層資容平庸的人。
這其實是跌落進了一個美貌流量的黑洞,大家只會選擇性記住那些好看明星網(wǎng)紅。
這些信息偷走了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只反哺給你一些低于平均長相的暗示信息,沒有強大的內(nèi)心的你必然會陷入容貌焦慮。
保持理智,不要被影響判斷然后產(chǎn)生錯誤的想法,分清什么樣的審美值得你學(xué)習(xí),不局限于容易被淘汰的潮流偏好,才能不被歲月的殺豬刀殘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