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圈清醒”王傳福:自動駕駛這些年都是忽悠
近日,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在比亞迪2022年報交流會上關于無人駕駛,關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說了很多行業(yè)中沒人敢說的大實話,也是汽車企業(yè)中少有的敢如此直白、實事求是談論自動駕駛泡沫的車企大佬。
比如關于2022年豪華品牌電動車降價促銷,王傳福稱,很多豪華品牌電動車銷量慘淡,有的產品七折、八折賣,丟人,一個月賣幾百臺。
“我要是他就不去賣,打七折品牌怎么做?”
再比如,一直以來,外界普遍評價比亞迪的核心能力中缺少智能化傍身,此次關于行業(yè)中如火如荼的無人駕駛、自動駕駛,王傳福更是罕見打開話匣子,不但噴了如今自動駕駛泡沫,也亮出了比亞迪對于自動駕駛的立場和戰(zhàn)略角度——自動駕駛對于整車企業(yè)來說,應該是一個高級配置選項。
關于他在自動駕駛上其實談了比較多,這里提煉幾個核心觀點:
生產線搞智能化、無人生產尚且很難,何況工況復雜的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出事了,責任誰來承擔?
自動駕駛是被資本裹挾的,這些年都是忽悠;
高級駕駛輔助才是實實在在的,是一個高級配置;
高級駕駛輔助是有市場的,但是也不要對它期望太高。
從企業(yè)戰(zhàn)略層面,王傳福更是直言肯定了比亞迪的判斷:
“我是實實在在搞戰(zhàn)略的,我看的比誰都清,我們有幾萬名工程師在探索這個東西到底行不行,這條路到底通不通,我不清楚嗎?我們比亞迪走的每一條戰(zhàn)略不都是對的嗎?難道在這上面會錯嗎?”
好一個耿直的技術派!
同時,關于如今英偉達Orin芯片上車,車企大搞軍備競賽,王傳福將這種方式言簡意賅的總結為:
英偉達芯片+自研算法=高級的ADAS。
這個配置的核心,就是讓用戶減少事故發(fā)生,并且不涉及到任何法律法規(guī)和倫理道德層面的問題。
王傳福強調,這就是比亞迪的精準戰(zhàn)略!
同時,王傳福也認為,豪華品牌的百年歷史只顯示了他們在燃油車市場的實力,在電動車市場,豪華品牌并不具備一款電動車定價90萬級別的能力。
關于2023年新能源汽市場滲透率的預測,王傳福也頗為樂觀,他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能達到40%-45%,單月可能突破50%。

推高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一大原因,就是燃油車市場將熄火的趨勢判斷。王傳福說,很多燃油車企業(yè)推出了很多很好的燃油車產品,但是沒有聲量,主機廠推動下一個燃油車新品的基線已經消失,讓很多燃油車企業(yè)推新品的積極性大大降低,2024、2025年燃油車新品會變得很少,這些因素疊加,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持續(xù)變高,燃油車熄火。
關于比亞迪在智能駕駛賽道的判斷。近日,在今年的英偉達GTC大會上,英偉達方面表示,比亞迪將在新一代王朝和海洋系列的部分車型中搭載DRIVE Orin計算平臺,搭載該計算平臺的車型,還將配備激光雷達,并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會陸續(xù)上市。

同時,對于追求技術創(chuàng)新的比亞迪來說,與英偉達合作的同時,比亞迪還早早布局了軟件開發(fā)、智能座艙芯片、自動駕駛芯片的研發(fā)團隊,對于比亞迪這種戰(zhàn)略型主導的汽車技術公司,自研芯片是必須會被提上日程的。
近幾年,比亞迪與Monenta、地平線紛紛展開合作,目前比亞迪一部分車型搭載的就是地平線提供的L2+級自動駕駛方案,今年還會有地平線征程5芯片上車。

同時,據36氪此前報道,比亞迪與Momenta、地平線合作,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自身產品在自動駕駛功能上的競爭力,不落后于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培養(yǎng)自身的自動駕駛團隊。相比于純自研,比亞迪的自動駕駛團隊更重要的價值或許在于掌握供應商的核心技術,并用市場份額倒逼技術公司合作。
但是,對于比亞迪來說,在市場上全面押注自動駕駛的時刻顯然還沒有到來。
一如比亞迪蓄力多年,在混動爆發(fā)的時刻,精準的以技術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切下市場大部分蛋糕,并搶奪與燃油車市場的話語權。在智能駕駛未迎來爆發(fā)之前,可以說,比亞迪在市場的試探仍然會是謹慎的。
2022年大公司們的財報,也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番景象:宣稱智能化程度較高的新公司們,還在以大規(guī)模的虧損硬撐著為智能駕駛投入,而市場回報可能還要很久。
也就是我們看到的,2023年,很多公司躍躍欲試想要比拼城市輔助駕駛時,比亞迪則在講易四方、云輦等涉及到驅動與底盤的最新智能融合技術。
比亞迪也許就是想告訴我們:自動駕駛的未來,是更穩(wěn)定地立足現實。
雖然王傳福這次的言論有點驚人,但其實也都算是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