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的波動率定義及分類
波動率是衡量價格波動性的指標,反映了價格在一段時間內的波動程度。波動率越高,說明價格波動的幅度越大,市場風險也相應增加。在期權市場中,高波動率通常會導致期權的價格上升,因為高波動率增加了標的資產(chǎn)價格超過期權行權價格的可能性,從而增加了期權的價值。所以,波動率與期權權利金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
通常,波動率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
1、歷史價格波動率,是指日回報率在特定時期內的年化標準差。所謂的“特定期間”,可以是最近的30天、90天或任何適當天數(shù)。計算報酬率的價格,通常采用每天的收盤價。計算步驟為先計算出每天的對數(shù)收益率,然后取這段時期的對數(shù)收益率的標準差,最后經(jīng)年化即得到波動率。
?
2、未來價格波動率,是指未來特定期間內日回報率的年化標準差。所謂“未來特定期間”,通常是指從現(xiàn)在直到期權到期日的期間。在利用B-S期權定價模型計算期權理論價格時,原定義需要的是未來價格波動率,但該參數(shù)目前無法獲取,因此實際應用中通常用其他波動率代替。
?
3、預期價格波動率,是期權交易者根據(jù)市場情況與歷史數(shù)據(jù)對未來的價格波動率做出的一種預測。
?
4、是隱含波動率,是指實際期權價格所隱含的波動率。它是利用B-S期權定價公式,將期權實際價格以及除波動率σ以外的其他參數(shù)代入公式而反推出的波動率。期權的實際價格是由眾多期權交易者競爭而形成,因此,隱含波動率代表了市場參與者對于市場未來的看法和預期,從而被視為最接近當時的真實波動率。
?
在以上四類波動率中,歷史波動率最易獲得,隱含波動率最接近真實波動率,因此是實際應用最多的兩種波動率。不過,隱含波動率是利用實際期權價格倒推而得,利用隱含波動率計算當時的實際期權價格便成為一種不現(xiàn)實。計算期權理論價格時最常用的仍然是歷史波動率。
?
更多期權知識來源:期權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