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叔蜀:近代川菜(一)
近代川菜,時間段為清道光二十年 (1840 年) 鴉片戰(zhàn)爭至1949 年。這一時期,川菜不斷兼收并,川菜菜系在清代后期最終形成,成為中國主要的四大地方風味菜系之一,并在民國時期穩(wěn)步發(fā)展。

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文化伴隨著堅船利炮逐漸進入中國。四川地處西部內陸,沒有受到戰(zhàn)亂的直接侵擾,社會經濟和百姓生活相對穩(wěn)定,使得川菜持續(xù)發(fā)展,出現了大量的特色菜點和名店名師,筵宴不斷興盛,飲食市場日益發(fā)達。出現了普遍的繁榮景象,曾經引起了在中國訪問的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的注意,李?;舴以谒耐ㄐ偶飳懙溃骸霸谡G闆r下,四川顯得處處存在著對生活物資充裕的滿足和幸福,這在中國其他省份是不常見的”。

這一時期,起初是因為東南戰(zhàn)事,下江農業(yè)殘敗,四川第一次取代兩湖,成為清政府最大的糧賦省,因此清政府開始重視四川,向四川派出了有影響的官員,如丁寶楨、張之洞、芩春煊、錫良等人,他們在四川開始了初期洋務運動和新政、興學,使這一時期四川的學術文化活動出現了自從南宋末以來,沉寂了七百年以后第一次飛躍,無論經濟,還是文化都開始在全國嶄露頭角。正是由于清末來川的北方和江浙官員的提倡和南在成渝兩地的開設而使現代上層川菜演進得到強化。
清宣統元年(1909年) 傅崇榘在《成都通覽》一書巾中不僅詳細記載了成都之包席館、南館、炒菜館及飯館、食品店等各類飲食店鋪的特色、眾多知名者,還記載了當時成都各類傳食店鋪和百姓家常的1328種風味菜點及部分菜點的制法,該書的“成都之筵宴所“中載有當時成都城內外的著名筵席場所21處。

花叔蜀——新派川菜品牌領導者
看得見的新鮮、嘗得出的美味
菜品齊全,享受多樣美味
快速出餐,減少用餐時間
致敬傳統 融合創(chuàng)新
回歸中式餐飲的“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