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計別話(三十三):教育對家庭的重要性

前天父親坐上了南下的列車回上班的地方,時隔一年,等回來的是十天相聚。期間我沒有與父親有太多的交流,他和我媽走親訪友,我則一個人待在家。
回來后我媽還向他吐槽我在家時的沉默寡言,他卻笑著回答我母親孩子長大了都這樣。其實并不是我不想說話,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契機。
期間有幾晚我和母親一同坐在爐子邊烤火時,一下子就打開了話閘子,聊了很多,我還是那個愛表達的自己。
父親是在中午乘坐村上的大巴去市里再乘坐動車南下,吃完中飯后我送他去站點乘車,幫他提著行李,他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下過雨后的道路很泥濘,不時出現(xiàn)坑坑洼洼的集水坑,去往站點的這段路程顯得略微漫長。
看著這個讓我又愛又恨的男人的背影即將踏上遠行,我頓時哽咽了,腦子里翻滾著種種畫面。
父親的身體狀況一直以來都不大好,喝酒抽煙打牌這三樣他都占了。讀書期間和父母親視頻時經(jīng)常聽到母親在那頭責罵父親的這些劣習,我就半開玩笑的對他說您兒子還沒畢業(yè)找工作呢,別到時候您萬一得了個啥病不好治那可怎么吶!那頭的父親便是哈哈一笑以做回應,便沒了下文。
出行前的最后一個晚上,在飯桌上母親對他怙惡不悛的態(tài)度再次提出了指責,我也在一旁跟著附和,如果他以后不戒煙的話,我以后的孩子就不會給他帶,父親也是一笑而過。
前年父親的胃病突然復發(fā),不得已于國慶期間回家來修養(yǎng)了一段時間。那年暑假我因?qū)W車一事和父親鬧翻了,加上和前女友感情的破裂,我對他的恨意更是達到了極點,故下了狠心沒有回家去看望他,現(xiàn)在想來卻后悔了。
有天晚上和母親聊天的時候,我談到了教育的話題。
農(nóng)村人有個很大特點,就是喜歡和別人比。比誰家買了小轎車,比誰家新建的房子更大氣,比誰家的兒子在哪里工作掙了多少的錢等等。
這一點在我奶奶的身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她不止一次對我說過類似的話,說我們村大多數(shù)人家都買了小汽車,或者說誰誰都結(jié)婚了催我也趕緊找個女朋友,甚至對我說了你怎么還要讀書、讀這么多書干嘛的讓我費解和難以接受的觀點。
我給我媽舉例子,我說在我們村上很少有一個家庭連出兩個大學生,但是我們家就做到了,我和我堂姐都是。然后我外公家也做到了,我和我表哥都是。
想到這里的時候,我心中頓時有種莫名的自豪感,而不是優(yōu)越感。自我上了大學之后,我深刻地知曉教育對一個人的塑造作用。
我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村上有很多孩子讀完初中就沒讀書了,甚至職業(yè)高中也沒讀完的大有人在,一大把沒有一技之長十七八歲的孩子就出去打工了。當然,到最后他們也會和我一樣走上娶妻成婚生兒育女殊途同歸的路,而且未來的道路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誰是人生的大贏家還說不準。
但是,要知道,若想富或者讓自己家族發(fā)揚光大可不是一代人的事情,家族的希望和信念之火的傳承需要通過教育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越是有錢人家的孩子越是要讀書,不然就會座山吃空。
中國近代史中讓我最佩服一個人,便是梁啟超,沒有之一。

任公先生育有的9個兒女中個個都是國之棟梁,不僅是兒子有出息,女兒也巾幗不讓須眉,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的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事業(yè)添磚加瓦。



建筑專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專家梁思禮。這是他引以為傲的三個兒子。



次女梁思莊是著名圖書館學家,中國圖書館協(xié)會副理事長。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門語言。長女梁思順是詩詞研究專家,外交官周希哲的夫人,中央文史館館員。第三女梁思懿是“一二·九”運動中的學生骨干,是燕大學生領(lǐng)袖,為“燕京三杰”之一。

尤其是在和遠在賓州大學讀書的梁思成的家書中充滿了殷殷關(guān)切之情,當時一同寄過去的還有一本《營造法式》,收到這本書后的梁思成頓時兩眼放光。
當時學術(shù)界日本學者建筑史學者關(guān)野貞甚至武斷地評論:“中國全境內(nèi)木質(zhì)遺物的存在,缺乏得令人失望。實際說來,中國和朝鮮一千歲的木料建造物,一個亦沒有。而日本卻有三十多所一千至一千三百年的建筑物?!?/strong>
種種言論刺激了梁思成,于是他下定決心學成歸國后一定要破解中國古代建筑的密碼。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還有很多,包括眾所周知的曾國藩的家書等。
其實我們村上也有這樣的家庭,住在我家附近一位老爺爺?shù)乃膫€兒子都很有出息,有當醫(yī)生的,有在大學當教授的,我媽和我說他們一家人都很低調(diào),不講排面。
在旁人看來,這位爺爺現(xiàn)如今兒孫滿堂,生活美滿,這是我們旁人羨慕不來的。
我覺得這就是教育的力量??!好的家庭教育和理念是會影響下一代的。
至于比一年掙多少錢,開的什么車,是否在市區(qū)置購房產(chǎn)等這些都是表象,真正需要比的是家教和家風,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子都是這樣一個癟三樣,還拿什么給下一代做表率作用?
我相信,我們出生的原生家庭固然不能選擇,但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和點滴建設(shè),秉持著信念,像房子、車子、票子這些物質(zhì)的東西無需你刻意你去謀求,等到時機合適的時候,它們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很感謝我的父母,給了我生命,也給了我足夠的經(jīng)濟支持供我上大學,即使以后難免會和他們發(fā)生不悅,但從長遠來看,我和我的下一代以及這個家族的復興在我這里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步。
三炮,未來的生活再苦也要堅持下去呀!
2019.2.15 子時收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