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努比動畫賞析】第四節(jié):被低估的作品
舒爾茨是一位敢于創(chuàng)新的藝術家,直到最后,他仍在探尋新的藝術靈感。
(筆者制作了本視頻的中英字幕版本,讀者可移步到“花生漫畫”貼吧觀看。)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作品是舒爾茨生前指導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花衣魔笛手哦,查理布朗》?!痘ㄒ履У咽帧返墓适赂木幾浴陡窳滞挕返耐适隆T谶@部動畫里,史努比化身為花衣魔笛手,為鼠患橫行的小鎮(zhèn)驅(qū)逐老鼠。

但是與之前的史努比動畫不同,這部動畫的關注的重心反而是舒爾茨一直很忌諱的成人角色。這讓早已習慣的觀眾難以接受這種轉(zhuǎn)變,這部風格另類的動畫至今備受冷落。

但是在筆者看來,這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舒爾茨先生用生命的最后精力指導創(chuàng)作了這部風格另類的動畫,正是他不斷探求新藝術的最佳體現(xiàn)。我們可以從這部動畫里看出舒爾茨本人對史努比系列作品的回顧,也可以看到他對史努比未來的探索。正因如此,這部動畫在筆者心目中的地位不亞于被公認經(jīng)典的《南瓜大仙》。

化“苦”為樂
無論是漫畫作品還是動畫作品,史努比作品的藝術性在于用兒童的目光看大千世界,在引起觀眾共鳴的同時給觀眾最本真的享受。這種提煉是舒爾茨創(chuàng)作的精髓所在,
在這部動畫里,舒爾茨把這種藝術性在老鼠的描寫上應用得淋漓盡致。原本令人生厭的老鼠在穿上了牛仔服、玩起了滑冰,甚至還一起表演了踢踏舞。這其實是在用藝術的方法側(cè)面表述鼠患的嚴重。這樣處理既避免了直接描寫給人不適,同時也讓觀眾留有了想象的空間。

回歸本真
作為一位享譽盛名的漫畫大師,舒爾茨通過他筆下的人物抒發(fā)他當下的所思所感。在這部動畫收尾之際,他借史努比演奏的兩首抒情性的曲子:《走過老磨坊旁的溪流》(Down the Old Mill Stream)以及《晚安,寶貝》(Good Night?Sweet Heart),向觀眾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深處本真的一面。

與傳統(tǒng)的故事不同,作者換成了鎮(zhèn)長等人被史努比吹響的音樂吸引。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一種強烈的離別感。在筆者看來,此時的鎮(zhèn)長更像是作者本人的寫照,他們在歌聲下去除了平日的虛偽,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tài)。他像常人一樣也會喜歡自己的心上人,面對明月也會思念親人。面對即將逝去的生命,珍惜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鎮(zhèn)長的形象正是史努比動畫的奠基者——比爾·莫倫茨的自畫像,他陪伴舒爾茨了創(chuàng)作了所有史努比動畫,既有成功也有挫折?;蛟S當他們兩個人制作到這里,兩人不免會心一笑吧。

走向成人
將大人角色加入到史努比漫畫,并非是舒爾茨一時興起。早在1980年,舒爾茨在史努比的第四部電影《一路順風》(Bon Vague, Charlie Brown)里,就已經(jīng)嘗試將模仿成人說話的長號聲換成正常的對白。1988年,舒爾茨實驗性地制作了真人動畫《紅卡車少女》(It's the Girl in the Red Truck, Charlie Brown),用現(xiàn)實的場景和人物進行敘事。這些事實表明,舒爾茨并沒有安于現(xiàn)狀,而是一直在探索引入大人元素創(chuàng)作的可行性。


如果說之前的作品代表了舒爾茨的探索,那么這部動畫便是他思考的結果。在這部作品里,舒爾茨已經(jīng)不再避諱大人角色,兒童角色已經(jīng)走向了大人的世界,去與他們交流互動,這在史努比動畫的歷史上絕對是劃時代的一筆。

當然,這并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讓史努比動畫成為另一部《辛普森之家》。舒爾茨深知史努比動畫的精髓在于對成人世界的提純,因此讓兒童走向成人,必然要保留兒童中“善”的一面。因此,舒爾茨采用了《花衣魔笛手》的故事進行創(chuàng)作,讓查理布朗和史努比演繹這個故事,這不失為一個好的嘗試。

總結
盡管舒爾茨先生還沒等這部動畫做完就已經(jīng)去世了。但是我們可以在這部動畫里感受到他指導制作的用心,并不遜色于其他任何一部作品,因此,這部動畫更值得被大家重視。對于成人角色的引入,舒爾茨深知利弊,因此這部動畫是他反復求索后的結果。
不管觀眾喜愛與否,舒爾茨用他的實踐證明了引入成人角色的可行性。筆者相信舒爾茨的選擇是正確的,走向成人,才是史努比系列在未來煥發(fā)生機的正確選擇。而這需要我們這一代創(chuàng)作者的不斷求索,在新時代下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史努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