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gòu)勇氣和犧牲——《盟約》




今天聊聊英國 / 西班牙 / 美國電影《盟約》。
片名 The Covenant / Guy Ritchie's The Covenant (2023),別名蓋·里奇的盟約 / 譯戰(zhàn)同盟(港) / 絕地營救(臺) / 生死盟約 / 誓約。

影片時間背景設定在 2018 年 3 月,美國在阿富汗打了20年治安戰(zhàn),啥也沒撈著。美軍來之前,阿富汗是塔利班執(zhí)政,美軍走之后,阿富汗是美式裝備的塔利班執(zhí)政。
美國可以在俄烏戰(zhàn)爭中零元購烏克蘭資產(chǎn),但在阿富汗卻真的在倒貼錢。
故事發(fā)生在這樣一個絕望的背景下,美軍只能依靠當?shù)貛伏h,對塔利班進行零敲碎打,但每次都沒有什么成效。

簡單地看,這是關(guān)于兩個男人互相拯救的故事。
美國陸軍軍士長約翰·金利剛正但有些教條,做事比較一板一眼。艾哈邁德是阿富汗當?shù)氐钠薰?,靠著會說四門語言成功應聘美軍隨行翻譯,跟著美軍四處搜繳塔利班的武器。
因為跟著美軍工作,可以拿到即時現(xiàn)金,還有機會得到赴美簽證,所以艾哈邁德寧可被當?shù)厝肆R阿奸叛徒,也要爭取一個前往美國的機會。

在美軍挨家挨戶搜查阿富汗居民的時候,塔利班也沒閑著,在一處炸藥制造工廠給美軍迎頭痛擊。約翰·金利所在小隊被全員消滅,只剩下他自己和艾哈邁德逃走。
若干月后艾哈邁德輾轉(zhuǎn)回國,他并沒有忘記救過他命的艾哈邁德,執(zhí)意要將艾哈邁德一家?guī)Щ孛绹?。可是美國的官僚主義將他拒之門外,他只得求助于雇傭兵,只身重返阿富汗,尋找艾哈邁德。

艾哈邁德痛恨塔利班,因此自愿加入和塔利班對抗的美軍,一方面可以打擊塔利班,一方面可以前往美國。而他痛恨塔利班的理由也很有趣,他是個販賣海洛因的毒販,而塔利班禁毒。因為他兒子被塔利班殺了,所以痛恨塔利班。
就這樣一個毒販靠著做帶路黨,可以成功拿到赴美簽證,漂亮國接收的都是這些人才,印證了懂王的話,真好。

《盟約》的故事是虛構(gòu)的,盡管與一些真實事件相似,但劇情完全是編造的。
本片最初的片名是《口譯員》(The Interpreter),就是片中翻譯艾哈邁德用臺詞點題是提到的“口譯員”。改名后這句臺詞并沒有變化,因此聽起來會很突兀。后來影片改名為《盟約》(The Covenant),緊接著為了避免和奇幻恐怖電影《魔界契約》(The Covenant ,2006)混淆,影片最終改名為《蓋·里奇的盟約》(Guy Ritchie's The Covenant)。

作為一部驚悚動作片,這部電影懸疑感十足,動作戲精彩,就像是阿富汗版的《蘭博》混搭《午夜快車》。
主人公帶著救世情結(jié),不遠萬里來到地球的另一邊,想要履行自己對阿富汗人民的承諾,但絲毫不介意把當?shù)卣ǔ蓮U墟。
影片著重描寫沉浸在人性化忠誠的角色,大家在泥潭中迷失自我,但依舊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給這場失敗的戰(zhàn)爭畫上句號。

達爾·薩利姆(Dar Salim)扮演艾哈邁德表現(xiàn)出色,他是一名伊拉克出生的丹麥演員。
他可以使用一個眼神或半個微笑來傳達信息,展現(xiàn)個人魅力。艾哈邁德就像范·迪塞爾和本·金斯利結(jié)合體,為了家人勇敢化身家人俠,轉(zhuǎn)頭就成了死亡射手,抬手就能撂倒三個塔利班士兵。
他和杰克·吉倫哈爾建立起了一種迷人的慢熱關(guān)系,堅強古怪的約翰·金利和堅韌城府的艾哈邁德達成過命的交情。

從動作戲上來看,《盟約》是一部制作精良的電影,電影語言運用得極為嫻熟。
蓋·里奇在安排電影時機和戰(zhàn)斗場景有豐富的經(jīng)驗,故事忠實還原了戰(zhàn)斗中可怕的隨機因素,意外和巧合充滿全場,絲毫不給觀眾喘息的機會,不到最后一刻,觀眾都猜不到誰能活下來。
本片最后大戰(zhàn)是在西班牙的阿馬多里奧水庫拍攝的。
這是一座位于阿利坎特的比利亞霍約薩和奧爾切塔鎮(zhèn)之間的大壩,深受徒步旅行者和騎自行車者喜愛。

說實話,這部電影并不像蓋·里奇的電影,更像是一部宣傳作品,類似于《前哨》,都是在給20年治安戰(zhàn)找個臺階下。
道德淪喪的人急于證明自己還有道德,電影中的虛擬人物拯救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道德危機。這種宣傳方式并不高明,但是還是攔不住有人愿意捧。
就像電話詐騙一樣,詐騙技術(shù)并不高明,但低劣的技術(shù)已經(jīng)篩選過受眾了,剩下的人就愿意深信不疑。

這場戰(zhàn)爭和越戰(zhàn)一樣,早已注定失敗,這種意識貫穿了影片始末。
在這場注定失敗的軍事占領(lǐng)中,支撐一線士兵前行的并不是信念,而是單純的勇氣。
影片中塔利班支持者將塔利班稱作九頭蛇,這已經(jīng)說明了其群眾基礎(chǔ)。單兵作戰(zhàn)可能塔利班沒有勝算,但埋葬侵略者,帝國墳場阿富汗很有心得。



相比如侵略者,我們更容易將自己代入被侵略國家的角色。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國家經(jīng)歷千辛萬苦取得獨立后應該如何處置那些間諜帶路黨吧,奸細宵小也要想想著名的“西貢鐵拳”和阿富汗“空中飛人”,可千萬別自我感動式地代入侵略者視角。侵略者回來撈帶路黨,只會發(fā)生在電影里。
據(jù)估計,在 2021 年美軍撤離后,至少有一萬多名帶路黨被塔利班處置。

《盟約》并不能激起人們對戰(zhàn)爭的反思,反倒是讓人看到侵略國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硬生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虛無縹緲的平行世界。
影片中制造的各種困難都是侵略者自己造成的,他們在混亂的撤軍后,留下了一地雞毛,付出的代價也不過是當?shù)氐膸伏h而已。

虛構(gòu)勇氣和犧牲,
洗白侵略和撤離。

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妙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