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觴欣閣】風(fēng)雨江山之外有萬不得已者在

萬不得已,世間有了太多。在古代那種環(huán)境下,萬不得已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苦衷。
詩人更多,不單看詩,古典名著也是如此。古代君王專治,文人寫詩并不能隨心所欲。
溫庭筠的《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渡香腮雪,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舊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真的只是寫一個思婦懶起弄妝的情景嗎?讀上去確實是這樣。但溫庭筠是男人,他何必寫一個思婦?那么他在寫什么?我認(rèn)為他在抱怨,在發(fā)鬧騷。這個思婦擬己,思婦的丈夫就是君王?,F(xiàn)在家里就只有她一人,丈夫也不知是否還記得自己。自己也就起床很晚。雖然丈夫一直沒有消息 但她依舊畫著美美的妝 等待著丈夫。好雙雙金鷓鴣。
現(xiàn)在一看已然明了。溫庭筠為臣,他一直得不到君王重視,雖然生活微微懶散,但依舊一直為自己被啟用做著準(zhǔn)備。 這就是萬不得已,溫庭筠不能明著寫這些。只能通過思婦的口吻。
古代這種寫法超級多的。作者是男人,卻用思婦怨婦的口吻寫著詩。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曹丕的《燕歌行》。他的這篇詩,感覺就是在和弟弟曹植奪嫡時,曹植一直備受曹操喜歡,而自己不受重視而發(fā)的鬧騷。
當(dāng)然也有明著說的,孟浩然一輩子沒當(dāng)過官,就是因為當(dāng)著唐玄宗面頌了一句自己寫的“不才明主棄”,得罪了皇帝,一輩子當(dāng)不了官。
這就是所謂的萬不得已。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