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望向你的時候》20分鐘的短片,讓人意難平!
《當(dāng)我望向你的時候》是一部很私密的短片,好像在偷窺別人的日記,又好像一不小心把我暴露在了自己的煩惱面前。暫且拋開技巧,任何形式的表達方式,能對自己坦誠就好了。轉(zhuǎn)念又想,什么是正常,什么又是有希望的人生呢?不過是左撇子和右撇子的對話罷了。

該片是年輕的中國電影人黃樹立回到家鄉(xiāng)尋找自我的一段私人影像,在與母親的長期對話中,他們兩人開始尋求接納和愛。全片只有短短20分鐘,更像是家庭影像,真實的故事總是無需過多修飾就顯得動人。短片雖然是家庭影像式的,真實的非虛構(gòu)的,但還是在情緒和聲音上有設(shè)置高潮,結(jié)構(gòu)上還是相對完整的,不是毫無電影感的,整體還是不錯的。

影片中母親是一個美麗而“殘暴”的角色,有些話從她嘴里說出來,我既理解又不理解,似乎母子二人一同陷入了自責(zé)的扭曲。“我怎么生出你這個怪物來呢?”“媽媽到底做錯了什么,你才會變成這樣?”“媽媽,不是你的錯,不是你的錯?!蹦赣H是生下孩子的人,需要長大的卻不止年幼的我們。被陽光過分擁緊的畫面,二十五歲要獨自面對剩余的黑暗。排比句是拼湊一件事物最真誠的做法,那會讓它顯出不刻意的美。

影片在母親一遍遍的“正?!币淮未蔚摹皯?yīng)該”里,沸騰,又在男主重復(fù)的“你沒有錯”中,沉默。很久以前我就想,中國的孩子,很難說恨父母,大多意難平,中國的父母,很難說不愛孩子,但這份愛,到底是愛人的愛,還是愛物的愛,是無條件的愛,還是有條件的愛,是因你是你而愛,還是因你是誰而愛。

湖南企發(f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石同學(xué)在其代寫的解說詞中寫道,這部短片更像是一本日記,我也更愿意去相信——最初,作品沒有之后給它“強制”賦予上的意義。最初,它就是黃樹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舒適自在的朋友,習(xí)慣午睡的父親,幾十年過后臉龐有歲月的痕跡卻神態(tài)依舊如此——洗菜的母親,以及水聲、腳步聲、樹葉沙沙聲、隔代人接連不斷的哭泣聲,就是想要記錄罷了,太多的意義思考無果那就去感受和經(jīng)歷罷了,他的攝像機也不會說謊。

與媽媽的對話,我不停地感慨,大部分的中國家長大概都會說出這樣的話吧,但是聽得又非常難過,我們愛著彼此也相互折磨。影片里面有很多在路上的鏡頭,我好喜歡。企發(fā)文化的石同學(xué)說紅色的車燈好似那句“且視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地去走你的夜路”,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走自己的路啊。片名也很有意思,中文“當(dāng)你望向我的時候”是一個陳述句,英文卻是“will?you?look?at?me”一個問句,看完以后覺得英文或許更加貼切,你能看著我嗎?你能看看我嗎?也許是我們很多人沒有說出口的話。

這是一個中國式家庭關(guān)于少數(shù)人群的困局,也是一個傳統(tǒng)式社會接軌現(xiàn)代的窘境與現(xiàn)實,無法避免,卻又無法解決。短片的畫面好看極了,復(fù)古又浪漫,朦朧的色調(diào),像是隨手拍出來的,但又能看出故意的精致感。每一片云,每一條溪流,每一朵霞彩,每一個人物的鏡頭,都是那么日常,可又是那么動人和可愛。晃動的蒙太奇,很像當(dāng)代縣城青年的生活,去大城市看過,最后回到小鎮(zhèn),那種被生活所挾持,無法向前走的妥協(xié)和迷茫。水面下實在太美了,清澈的湖水里裹著你我,父母在前面游,我卻怎么也跟不上。跟不上又怎么樣,那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