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普羅科菲耶夫逝世七十周年線上音樂分享活動
2023年3月5日是普羅科菲耶夫逝世七十周年紀念日,作為這位作曲家的忠實愛好者,我組織了一個為期三天的音樂分享活動,在此發(fā)一下分享曲目和簡介。


不知你是否得見暖春中綻放的石之花?

時間:2023年3月5日,19:30-24:00
地點:B站用戶“普二茶”的直播間
曲目: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1891-1953):
??? G小調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Op.16
??? A大調第六鋼琴奏鳴曲,Op.82
??? 降E小調第六交響曲,Op.111
??? E小調交響協(xié)奏曲(為大提琴與管弦樂隊而做),Op.125
??? 升C小調第七交響曲,Op.131
??? 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由弗拉基米爾·布洛克補全),Op.134
??? C小調第十鋼琴奏鳴曲(未完成),Op.137
??? F小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Op.80
Sergei Prokofiev(1891-1953):
??? Piano Conerto No.2 in G minor, Op.16
??? Piano Sonata No.6 in A Major, Op.82
??? Symphony No.6 in E-flat minor, Op.111
??? Symphony-Concerto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in E minor, Op.125
??? Symphony No.7 in C-Sharp minor, Op.131
??? Sonata for Cello Solo in C-Sharp minor (Completed by Vladimir Blok), Op.134
??? Piano Sonata No.10 in C minor (Uncompleted) , Op.137
??? Sonata No.1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F minor, Op.80
選曲思路簡介:
雖然沒有分上下半場,但我還是松散地劃分了兩個“部分”。
《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是題獻給作曲家自殺的好友的,無論是背景還是音樂本身,它與死亡的距離都實在是太近了,故特地將其放在第一部分第一首分享。接下來分別是“戰(zhàn)爭奏鳴曲”系列中的《第六鋼琴奏鳴曲》和書寫戰(zhàn)后創(chuàng)傷的《第六交響曲》(個人感覺這部作品相對冷門但毫不遜色),就當是普羅科菲耶夫戰(zhàn)爭和戰(zhàn)后時期作品的一個代表。再之后我選了《大提琴交響協(xié)奏曲》這部意義特殊的作品。這是普羅科菲耶夫與其忘年交羅斯特羅波維奇協(xié)作完成的曲目,二人真摯的友誼成為了作曲家灰暗晚年生活中的一點微光,也造就了這部大提琴經典之作。最后用普羅科菲耶夫最后一部完篇的作品——含蓄雋永的《第七交響曲》為“第一部分”收尾。
“第二部分”的三首作品,前兩首都是普羅科菲耶夫在1953年立項但由于匆匆離世未能完成的作品——《第十鋼琴奏鳴曲》和《大提琴無伴奏奏鳴曲》。下一首《第一小提琴奏鳴曲》的第一和第三樂章是作曲家的葬禮上演奏的曲目,不過我并沒有只選這兩個樂章而是選擇將其全部放完。這部作品的第四樂章聽起來并不如第一和第三樂章悲戚,前面甚至十分歡快,但這正是我所追求的——干凈、利落地乘風歸去,最后平靜地告別。
歌單流媒體鏈接:
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8212862961&userid=416514728
?
時間:2023年3月6日,20:00-22:00
地點:B站用戶“普二茶”的直播間
曲目: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1891-1953):
??? 戰(zhàn)爭與和平(節(jié)選兩場),Op.91
?? 第八場
?? 第十三場
??? 寶石花的故事(節(jié)選兩幕),Op.118
?? 第一幕
?? 第二幕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 Two Scenes From “War and Peace” (Original Version), Op.91
?? Scene VIII
?? Scene XIII
??? Two Acts From ”The Tale of the Stone Flower”, Op.118
?? Act I
?? Act II
選曲思路簡介:
普羅科菲耶夫是一位熱愛舞臺音樂的作曲家,創(chuàng)作了不少歌劇和舞劇音樂,因此我決定在3月6日分享一些他的晚期經典歌劇舞劇選段,那自然是歌劇《戰(zhàn)爭與和平》和舞劇《寶石花的故事》了。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直到人生的最后階段也都一直撲在這兩部作品上,《寶石花的故事》則是在猝然離世的前幾小時還在修訂。這兩部作品自帶的背景有些令人嘆息,和忌日的氛圍倒是很搭配。
歌單流媒體鏈接:
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8212759129&userid=416514728
時間:2023年3月7日,20:00-22:30
地點:B站用戶“普二茶”的直播間
曲目: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1891-1953):
??? F小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Op.80
??? 小協(xié)奏曲(為大提琴和樂隊而作,由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和姆斯蒂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補全,弗拉基米爾·布洛克修改,奧利·穆斯托寧創(chuàng)作華彩),Op.132
??? 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由弗拉基米爾·布洛克補全),Op.134
??? C小調第十鋼琴奏鳴曲(未完成),Op.137
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1904-1987):
??? 圓舞曲“紀念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為大提琴和鋼琴而做),Op.79
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凱(1934-1998):
??? 向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維奇致敬(為鋼琴六手聯彈而作)
克里斯托弗·勞斯(1949-):
??? 第三交響曲“在普羅科菲耶夫之后”
Sergei Prokofiev(1891-1953):
??? Sonata No.1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F minor, Op.80
??? Concertino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Completed by Dmitri Kabalevsky and Mstislav Rostropovich, and Revised by Vladimir Blok, with a Cadenza by Oli Mustonen) , Op.132
??? Sonata for Cello Solo in C-Sharp minor (Completed by Vladimir Blok), Op.134
??? Piano Sonata No.10 in C minor (Uncompleted) , Op.137
Dmitry Kabalevsky(1904-1987):
??? Rondo in Memory of Sergei Prokofiev for Cello and Piano, Op.79
Alfred Schnittke(1934-1998):
??? Hommage to Stravinsky, Prokofiev and Shostakovich (For Piano and Six Hands)
Christopher Rouse(1949-):
??? Symphony No.3 (After Prokofiev)
選曲思路簡介:
普羅科菲耶夫的葬禮在1953年3月7日舉行,因此今年3月7日我決定放一些與“身后之事”有關的作品。我一樣松散地分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首先我又分享了葬禮曲目《第一小提琴奏鳴曲》,和《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以及《第十鋼琴奏鳴曲》。然后我選了《大提琴小協(xié)奏曲》。大約是受到羅斯特羅波維奇的激勵,普羅科菲耶夫1953年又開始創(chuàng)作大提琴作品,這部小協(xié)奏曲就在他的計劃中,只可惜只完成了大半??ò土蟹蛩够土_斯特羅波維奇將其配器完成,之后大提琴家史蒂芬·伊賽利斯對此配器不甚滿意,聯系音樂學家弗拉基米爾·布洛克進行修改,并請自己的朋友奧利·穆斯托寧創(chuàng)作華彩。這個版本意義特殊,通過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將音樂家們聯系到一起,感覺十分有趣,故分享。
“第二部分”則都是其他作曲家為普羅科菲耶夫創(chuàng)作的全新作品了。我選擇了三首,按時間順序呈現。首先是卡巴列夫斯基為紀念作曲家逝世二十周年創(chuàng)作的《回旋曲》(為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然后是蘇聯音樂新三杰之一施尼特凱于1979年為鋼琴與六手聯彈創(chuàng)作的《向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維奇致敬》,融入了三位作曲家的簽名動機和作品引用,妙趣橫生。最后是美國作曲家勞斯的《第三交響曲“在普羅科菲耶夫之后”》,該作品與普羅科菲耶夫早期的《第二交響曲》有異曲同工之妙。
歌單流媒體鏈接:
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8212802122&userid=416514728
注意,小協(xié)奏曲暫缺,只能在庫客音樂聆聽:
https://kml.kuke.com/catalogue/BIS-SACD-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