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廈門大學漢碩考研學長:一戰(zhàn)360+ 成功考入廈大
3月中旬開始復習,一戰(zhàn)360+成功考入廈大
學校指定參考書
漢語基礎:
《語言學教程》胡壯麟(第三版中文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現代漢語》黃伯榮、廖旭東(上下)增訂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古代漢語》王力,修訂本(一二冊)中華書局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跨文化交際概論》吳為善、嚴慧仙主編,商務印書館
《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當代教育學》袁振國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0年修訂版
考試內容
專業(yè)課(3月中旬開始)
專一漢語基礎
考黃廖版《現代漢語》、葉徐版《語言學綱要》、王力版《古代漢語》,總的來說就是考你語言本體知識,以往廈大專一都是以客觀題為主,今年我們21考生在考場上人都傻了,增加了名詞解釋,很多語言學大題,古代漢語的比例也增加了,出現了古漢的翻譯題,總之一句話,廈大題型多變到往年真題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你需要做的只能是吃透這三本參考書,全面提升你的綜合能力。
《現代漢語》是一定要認真多讀幾遍的!!!我報了勤思的班,看了勤思視頻,背了勤思的參考資料。專一要想拿高分,那你對現漢的掌握既要宏觀的理解,就是可以脫離書能說出每章都有什么內容,又要把握細節(jié),書上的任意一個角落都絕對不能放過,包括課下注釋。多看幾遍結合做題你也可以的。專一的習題包括一些專項的題目(我用勤思的通關寶典)和各院校真題,其實多做真題也足夠,客觀主觀都做,主觀的話省時間可以不寫出來,拓寬答題思路。
《語綱》分值沒有很大,我結合勤思的筆記看兩遍書,然后根據往年真題的出題規(guī)律把可能出題的地方做了挖空然后背誦。《古代漢語》往年只考幾個客觀,四五個詞語的解釋和句讀,所以我沒有做太多準備,今年分值大增還增加了翻譯,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早一點開始,按照我這種方法,每天做一篇句讀,一篇翻譯,按照高中學習文言文的方式學習古代漢語。到9月份以后學習一下通論,找一些對應的專項練習題。我這部分非常拉跨,就是靠著高中的底子答出來一些。 專一還需要補充的書目: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疑201例》。
專二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除過案例分析外其余全部是填空選擇判斷,包括劉珣《對外漢語教學引論》、吳為善版《跨文化交際》、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常大群《中國文化》(隱形參考書)、孟昭毅《外國文化史》、袁振國《當代教育學》、姜麗萍《對外漢語教學論》。一般中外文化會考一些課外知識,平時積累也很重要,前幾年甚至考《一站到底》的題庫,這兩年沒有了,其他題目不會脫離參考書目。今年的題不難,但很細致,大家一定要認真準備。
雖然都是客觀題,但廈大出題細致到無所不用其極,任何一個你想象不到的地方都有可能給你挖個空或挖個坑。
《對外漢語教學引論》邏輯性很強,框架清晰,但書比較厚不便抓重點,勤思的筆記整理的更加清楚,我跟著勤思視頻參考勤思筆記,看了一遍課本理清了邏輯,然后手寫了整本書框架。八九月份開始背誦,十月份開始一邊背一邊寫各種各樣的挖空題。勤思通關寶典非常好用,大家一定要好好做!《跨文化交際》是大頭。我用和引論同樣的方式進行復習,比如挖空練習什么的。提醒大家,這本書考得很細,一定要仔細復習!《中國文化要略》和《中國文化》要結合起來一起看,文化的現成資料比較多,這個我也做了自己筆記將兩本書內容融合在了一起,但并不完全按照課本,文化需要大量積累。剩下的孟昭毅《外國文化史》、袁振國《當代教育學》、姜麗萍《對外漢語教學論》考的分值較小,我都是直接背之前學姐的資料,真題復現率很高,要重視真題。從趨勢來看,教育學的比重越來越大,出現了很多以前沒考過的知識,但都在課本上。
案例分析40分,要求寫1500字。今年考了吃狗肉的問題,這個勤思視頻里老師之前有講到!!多搜集資料,多練多背,這部分不難的!
我專業(yè)二考得很差,就是因為復習得不仔細,但廈大考得很細嗚嗚嗚。希望大家引以為戒,不要放過書上任何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