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熊海軍淺水炮艦——1190型
? ? ? ? 項目1190,北約代號哈桑級(Khasan Class),是蘇聯(lián)紅海軍史上最大的淺水炮艦,總設(shè)計師為科斯特羅夫,由紅色索爾莫沃廠(Krasnoe Sormovo, Gorky)承建,完成后拆解經(jīng)鐵路運送至哈巴羅夫斯克重新組裝,加入太平洋艦隊。

? ? ? ? 首艦哈桑(Khasan)于1936年7月15日開工,1940年8月30日下水,1942年2月1日服役;二號艦彼列科夫(Perekop)于1936年7月15日建造,1941年6月14日下水,1943年12月24日服役;三號艦希瓦什(Sivash)于1936年7月15日開工,1941年10月1日下水。

基本性能
艦員編制:242人(軍官14人)
標準排水量:1704噸
滿載排水量:2400噸
艦艇尺寸:88.3m×11.09m×2.81m
動力系統(tǒng):4臺800馬力38KR-8柴油機,4定距螺旋槳
裝甲防護:主炮塔和戰(zhàn)斗指揮艙壁裝甲厚100毫米,舷側(cè)和甲板裝甲厚分別為75毫米和40毫米
續(xù)航力:3726海里/8.28節(jié),2000海里/11.29節(jié)
航速:15.14節(jié)

武備
3座雙聯(lián)裝B28型130毫米艦炮(備彈1800)
2座雙聯(lián)裝39K型76毫米高炮(備彈1200)
3座雙聯(lián)裝41K型45毫米高炮(備彈12050)
5座雙聯(lián)裝12.7mm重機槍(備彈41100)
29枚水雷

? ? ? ? ??在1940年代同類的淺水炮艦中,1190型有著強大的實力,其前兩艘也在戰(zhàn)爭中完工,但由于被部署到了遠東地區(qū),遺憾未能在激烈的東線戰(zhàn)場一試身手,而到了戰(zhàn)爭末期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后,百萬蘇軍直接碾壓日本關(guān)東軍,紅海軍太平洋艦隊也沒有多少出手的機會。

? ? ? ?? 由于戰(zhàn)爭中紅海軍建造資源主要分配給了小型艦船,1190型的三號艦直到戰(zhàn)后1946年10月才完工,主炮型號也略有不同。

? ? ? ? 三艘1190型炮艦在阿穆爾河區(qū)艦隊中一直服役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同型最后一艘希瓦什號在1968年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