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友鈷業(yè)和中偉股份的下游客戶情況
前面有和大家分享過華友鈷業(yè)和中偉股份的降本戰(zhàn)略,
之前有提到,鎳冶煉的行業(yè)平均ROIC在40%左右,三元前驅體行業(yè)平均ROIC在30%左右,三元正極行業(yè)平均ROIC在14%左右。
中偉和華友都有投資印尼鎳冶煉項目,紅土鎳礦冶煉的主流工藝分為濕法和火法兩種。
濕法特點為對技術要求高、單位投資額高、投建周期長,但生產成本低,制得的鎳中間品為 MHP(氫氧化鎳鈷)。
火法特點為生產成本高,但對技術要求低、單位投資額低、投建周期短,制得的鎳中間品為高冰鎳(鎳的硫化物)。
中偉使用火法工藝,華友在火法、濕法都有布局。
今天想分享一下華友鈷業(yè)和中偉股份的下游客戶情況。
先分享一下華友的2025年和2030年的規(guī)劃:
華友2025規(guī)劃目標:
實現三元前驅體產能100萬噸,三元正極產能40萬噸,磷酸鐵鋰產能100萬噸,鎳鈷資源自給率>50%,鋰資源自給率>30%,鎳鈷鋰年循環(huán)回收5.5萬金屬噸。
華友2030遠景規(guī)劃:
實現三元前驅體市場占比40%,正極材料市場占比15%,磷酸鐵鋰市場占比35%,鎳鈷資源自給率>70%,鋰資源自給率>70%,鎳鈷鋰年循環(huán)回收30萬金屬噸。
從以上規(guī)劃可以看出:
1、華友逐步放出了三元正極市場,更準確來講是明白有限的資源和精力,應該聚焦于更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能力是有邊界的。三元正極產業(yè)鏈是越往上ROIC越高,往下盈利的邊際效用遞減,與其與客戶競爭不如放手合作,如華友陸續(xù)和當升、容百、孚能等簽訂前驅體供貨協議。22-25年預計供應三元前驅體:當升30-35+容百18-41.5+孚能16=64-92萬噸,年均16-23萬噸。
2、三元鐵鋰非二元論,在能力邊界外的市場選擇專業(yè)合作伙伴。未來正極市場三元和鐵鋰大概率是平分天下的局面,拋開鋰不談,三元最重要的是鎳資源,鐵鋰最重要的是磷資源,華友基于此涉足LFP市場選擇與興發(fā)(擁有磷礦)、合縱科技(磷酸鐵專業(yè)化廠商)合作。
再來看一下10月全球動力電池的裝機量情況:
10月動力電池裝機量環(huán)比下降較多,這是因為汽車芯片和其它零部件短缺,汽車生產的少了,裝機量就下來了。其中,LG下降得最為嚴重,環(huán)比大降47.4%。即便如此,韓國三大集團LG、SK、三星在前六中占有一半席位,國內除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其它企業(yè)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的電池絕大多數是給自家車子使用,市占率已經達到了8.4%。比亞迪的插電混動DM-i車型銷售火爆,一旦刀片電池的產量跟了上來,裝機量一定會有波躍升。而且,比亞迪還可以接外部車企的電池訂單,其電池裝機量一舉躍升到第二也是很有可能的。
最后來看一下華友鈷業(yè)和中偉股份的下游客戶情況:
1、華友鈷業(yè)下游客戶情況
2、中偉股份下游客戶情況
從華友和中偉的客戶情況可以看出,華友和中偉最大的客戶都是LGC,且直接間接和寧德有關系。華友是通過巴莫和寧德有關系,中偉在21年拿下了寧德的訂單。
前六的裝機量中,三個韓系(LG、SK、三星)都是中偉的前驅體客戶,且21年也拿到了寧德的訂單,對華友也是形成很大的壓力的。
外界對中偉和華友這兩個鎳冶煉項目的對比:
1、 從對管理層的理解上看,兩家公司的相同點在格局(產業(yè)布局的前瞻性)和魄力(項目執(zhí)行力)。
2、不同點在于,中偉是一個證明過自己工業(yè)化能力的企業(yè),在前驅體上依靠技術進步持續(xù)獲得市場份額擴張,而華友作為資源起家的企業(yè),在成本管控上證明過自己的能力。
快車通道:
怎樣學習碳領域的相關知識?
碳排放管理員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
碳排放系列匯總
碳資產系列匯總
在公眾號發(fā)送以下關鍵字可以查看相關系列的內容:
國際碳市場
中國碳市場
碳中和
碳交易
碳資產
碳計量
碳排放
林業(yè)碳匯
綠色金融
CCER
ESG
CCUS
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