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大小,一手掌握,可一次充三臺設(shè)備的高顏值移動電源
最近有一位濟南的男士因為共享充電寶上了熱搜,這位大哥因為總是借共享充電寶忘了還,最后買斷了一百多個共享充電寶,花費萬余元。

這位大哥比較壕,但對我們一般人來說,肯定是買一個支持快充且方便攜帶的移動電源更為合適。只需要他百分之一的花費,就能獲得遠高于共享電源的充電體驗。比如我手上這款紫米QB817移動電源,不但擁有小巧的體積,還可以一次同時充三個設(shè)備,另外還支持雙向快充,尤其適合iPhone13系列用戶快速回血。
包裝不再贅述,如今流行的實物渲染圖風格,從外包裝就知道我入手的是藍色款,建議遠峰藍的iPhone13 Pro Max用戶選擇。

內(nèi)容物更是簡單,除了一個不用看的說明書,就是一根A to C的充電線,長度大概為30公分,很適合隨身攜帶。

移動電源本體,單手可輕松掌控,說是巴掌大小,實際上也就我掌心那么大點。即便是體型嬌小的女生,也可以做到盈盈一握。

和以往紫米比較常見的科技范相比,這款移動電源更多了幾分清新感。這個藍色調(diào)得相對較清淡,并沒有那么深邃,和即將到來的夏天很搭。
PC+ABS的環(huán)保材質(zhì)機身,相比金屬材質(zhì)稍微少了點精致感,但也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重量。在機身工藝上,采用了波浪紋的設(shè)計,一方面增加了美感,另一方面增大了摩擦力,提升了握持感。
紫米的logo倒是一如既往的使用了金屬材質(zhì),和ABS的機身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突。

接口方面,紫米QB817這樣的接口布局說實話真是好久沒見了,因為在它最右側(cè),出現(xiàn)了幾乎銷聲匿跡的mirco-USB接口??吹剿牡谝谎?,我甚至想,怎么會出現(xiàn)如此“復古”的接口。

后來想想其實也是給了用戶盡可能多的選擇,比如在老家,某些老人還用著這種傳統(tǒng)的充電線,如果正巧沒帶充電線,就可以通過對方的Micro-USB充電線來給移動電源補充電量。我知道這種情況確實不多,但以備萬一總歸是沒錯的。
其他則是兩個相對常見的USB-A口和一個Type-C口。這三個接口都支持最高22.5W的輸出功率,也就是說,都極為適合支持快充的IOS設(shè)備使用。
輸入功率方面,Type-C口最高支持22.5W的輸入功率,Micro-USB口最高支持18W的功率。
最右側(cè)是一個電量檢測按鈕,按下就可通過下方的四顆電量指示燈顯示當前的剩余電量。
實測
雖然在絕對參數(shù)上,這款紫米QB817并不算特別突出,不過還是要用手上的設(shè)備實測一下它的充電表現(xiàn)。
先用Power-z檢測一下它支持的快充協(xié)議,從表上看出,C口支持QC2.0,PD3.0,PPS等快充協(xié)議。

A口則支持QC3.0、AFC、FCP等快充協(xié)議。

給小米10至尊紀念版充電,成功激活9V2A,輸出功率為17W左右。OPPO Find N輸出功率也同為18W,這兩部手機雖然快充都支持高功率快充,但均為私有快充協(xié)議,所以只能跑到18W。

給iPad Air充電,則差不多可以跑滿22.5W的極速峰值,這當然和iPad自身支持的PD快充協(xié)議有關(guān)。

輸入方面,用紫米自家的33W快充頭給QB817的C口充電,實測可以達到21.5W,接近滿速。

我也找了一根Micro-USB的數(shù)據(jù)線給移動電源充電,實測可以跑到17.5W的輸入功率,符合官方標稱。

至于給耳機、手環(huán)這樣的小電流設(shè)備充電,當然是附送的這個A to C充電線最為方便了,在給這些設(shè)備充電時,建議雙擊電量檢查鍵開啟微電流模式,更好地保護電子設(shè)備。

安全方面當然不用太過擔心,紫米在移動電源領(lǐng)域耕耘多年,自然是支持過壓、輸出、輸入、短路等各類保護。
出門時,女生的手提包、化妝包,男生的小雙肩包、斜挎包都能輕易收納,超級便攜。
更支持一次最多給三部設(shè)備充電,當然,這時候的充電速度肯定會有所下降,不過,總比一個個排隊充電來得快。
除了我手上的藍色,紫米QB817還提供了白色、墨綠、粉藍總計四種配色,基本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喜好。如果你恰巧也需要一款小巧便攜且支持多設(shè)備充電的移動電源,可以考慮一下紫米的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