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高中語文古代寫景詩歌鑒賞

2020-12-21 08:53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詩詞寫景六大角度


01

動靜結合

  在中國古代詩歌里,詩人們?yōu)榱藙?chuàng)設意境,特別注意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合是常用的一種寫景手法。在這種手法的運用中,詩人往往獨出心裁,“每著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比如像賈島《題李凝幽居》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推”“敲”選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的形容詞用作使動動詞,都是動態(tài)描寫的一些典范,在動詞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為動靜結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tài)與靜態(tài),并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tǒng)一。因此,動靜結合的寫景手法,往往與襯托又不可截然分開。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詩人王維不愧描寫山水的高手,動靜結合是其主要寫景手法之一。詩人在描繪的景物中,靜中有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構成動人的意境。第二聯(lián)寫物,“明月松間照,”是靜景,是所見,寫的是月光透過松枝灑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動景,是所聞,動靜融為一體,構成一副清幽可愛的風景畫。第三聯(lián)是詩人用“竹喧”烘托山靜,是所聞,用“蓮動”襯托水幽,是所見,見聞交錯,“喧”“幽”互襯,頗具藝術感染力。


02

聲色(視聽)結合

  古詩寫景常涉及到聲音與顏色,這是詩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寫景,讓讀者如臨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藝術效果。詩歌中作者寫景,往往從自身的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去寫,這就要求我們在賞析時,把詩人所見所聞所感的內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這首詩,“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泵鑼憣ο笫茄娭芯渚鋵懷?,可作者依次從自己的感覺、視覺和聽覺寫來,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覺是又一個鑒賞角度。

  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上聯(lián)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yōu)美的意境。“翠”是新綠,“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剛抽嫩芽?!皟蓚€黃鸝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tài)優(yōu)美,自然成行。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廬山瀑布》
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暫息。
千古長如白練飛,
一條界破青山色。

  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從聲音上寫出了瀑布雄偉壯闊的氣勢。
  “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三四兩句化動為靜,把瀑布比如成白練,鑲在青青的山色中間,從色彩和視覺上又寫出了新奇和柔和。
  詩歌中所寫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組合到一個畫面中,就收到詩中有畫的效果,鑒賞時可以從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寫景特色。王維《田園樂》中“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兩句詩,紅綠相映,色彩分明,讓人聯(lián)想到一夜春雨過后鮮艷的桃花盛開,碧綠的柳絲籠罩在若有若無的水煙之中的迷人景象?!凹t”“綠”兩種色彩在鑒賞時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賞析詩歌抓表示顏色的詞語,分析繪形繪色的畫面美,寫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03

正側結合

  景物描寫可以從正面入手,直接描寫景物的特點,使人一目了然 ;也可以不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其有關的側面景物寫起,來揭示該事物的特點,同時還能提供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兩種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黃金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tài)。王昌齡的《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第二句側面描寫戰(zhàn)況,通過寫風勢很大,卷起紅旗便于急行軍來寫戰(zhàn)爭的慘烈。再如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題為“石頭城”,明顯是寫“石頭城”,但詩歌不從石頭城入手,卻從石頭城周圍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寫出了石頭城這一“故國”的沒落與荒涼。


04

虛實結合

  “虛”與“實”是兩個極大的概念,具體點說就是無形與有形、抽象與具體,想象回憶與現實。如“愁”是虛的,因為它是無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實的,古詩詞常借助具體、可感的事物來抒發(fā)某種感情寄托某種情懷,或借助想象或回憶來寫現實的境遇和況味。同學們在鑒賞時要注意詩中哪是實、哪是虛。以及詩人著意要表現的是實還是虛。弄清了這幾點才能準確把握它們的關系。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虛景是詩人通過聯(lián)想或想像而虛擬的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溢的情思。

  如高適《塞上聽吹笛》“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天山”,詩中一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jié)到了。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三四句虛寫景,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05

點面結合

  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lián)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詩人在寫景狀物時,不是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寫主體物周圍的聯(lián)系物,點面結合,烘云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中就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畫面上顯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屬于點的描繪;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于面的鋪陳,詩句從“鳥飛絕”、到“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并在“山”“徑”前冠之以數量詞“千”“萬”,對突出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梢苑Q之為點面結合。指出一點,隱括全面。


06

時空角度

  時間上,一天當中時光或一年當中時光的變化。凡寫景總有一個順序,遠近、高低、上下、內外,無論怎樣,總是層次分明。蘇軾《鷓鴣天》,上片寫景,由遠到近、由高到低,層次分明。“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先寫遠處林盡頭,高山清晰可見,再寫近處翠竹遮隱墻頭,小池塘旁長滿枯草,蟬聲四起,接下來“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梢娍臻g順序是寫景詩句鑒賞的一個角度。

  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頭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第一句描寫了秋山高遠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寫了秋山中的一個特定場景,在白云浮動的天空下有幾戶人家隱約可見。后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八~紅于二月花”一句,生機勃勃,鮮艷奪目,清新剛勁,形象鮮明,給人一種秋光勝似春光的美感。


寫景意境術語


概括詩歌的意境,常用這樣一些術語:

宏闊類: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恢弘高遠、浩翰遼闊
優(yōu)美類:優(yōu)美迷人、清新明麗、清凈幽遠、寧靜恬淡、清凈悠閑
清冷類:蒼涼悲壯、冷森幽僻、凄清冷落、悲涼寂寥
空靈類: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朧渺遠、空靈高遠、空蒙迷茫


01

雄渾開闊

景物描寫氣勢浩瀚,氣魄雄偉,渾厚磅礴。景物色調大多是單一而非絢麗的。多傳達豪邁之情。

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02

雄奇瑰麗

景物雄壯,奇特非平常景色,異常美麗。亦多傳達豪情。

《使至塞上》中展現黃沙莽莽的雄奇瑰麗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边@兩句曾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钡慕浀涿?。


03

朦朧渺遠

景物描繪亦真亦幻,不可極盡其態(tài),又妙處無窮。情感往往多變。

李商隱 《錦瑟》詩中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04

空靈高遠

既高深莫測,又變化多端,是動與靜的結合。多傳達遁世脫俗的情懷。

王維的禪詩中多有體現。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05

蒼涼悲壯

邊塞詩中多體現。多傳達思鄉(xiāng)懷親、愛國衛(wèi)國、征人愁怨等情感。

范仲淹的〈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06

清新明麗

景物淡雅疏朗,色彩明亮。多傳達閑適愉悅之情。

杜甫 《絕句二首》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07

寧靜恬淡

環(huán)境安靜,即使有動態(tài)描寫,也是為了襯托靜景。詩人心情平和,多不受外物雜務干擾。

白居易〈村夜〉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別外陶淵明的田園詩中多有體現,《歸園田居》: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08

凄涼冷落

多秋冬蕭瑟之景。多傳達悲傷落寞之情。

杜甫詩中: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柳永詞中: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高中語文古代寫景詩歌鑒賞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县级市| 青州市| 宁远县| 武清区| 辽阳市| 晋州市| 深水埗区| 霍城县| 南澳县| 徐水县| 佛冈县| 阜新市| 改则县| 屯昌县| 揭东县| 侯马市| 吴旗县| 新丰县| 平顺县| 河池市| 陇南市| 兴安县| 基隆市| 长葛市| 资溪县| 收藏| 阳信县| 禹州市| 延庆县| 枣强县| 兰溪市| 嘉善县| 泉州市| 宝山区| 黑龙江省| 惠州市| 兴安盟| 界首市| 方城县| 高雄市| 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