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談推理 05 | 史上最萌偵探CP之父 一個技能點錯的醫(yī)生(下篇)


史上最萌偵探CP之父
一個技能點錯的醫(yī)生
文/疏影 推理顧問/棄之竹
福爾摩斯實在是有太多可以深挖的故事了,所以我們用了三期來解開他身上的謎團~
而今天就是最終章啦~讓我們正式開始吧!


PART1 福爾摩斯與《趙氏孤兒》的PY關(guān)系
福爾摩斯系列的《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很多人都看過了,而我國傳說故事《趙氏孤兒》相信大家也不陌生(畢竟陳凱歌導(dǎo)演改編的同名電影當(dāng)年也是獲獎無數(shù))。
但是你們知道遙遠的大英偵探竟然也與我們神秘的東方力量有聯(lián)系么?

在我們的元雜劇《冤報冤趙氏孤兒》楔子中,屠岸賈有一段獨白。只不過全是大段大段的文言文,不怎么好理解,所以我就簡單的講一下。
話說春秋時期,晉國有一文一武兩個大臣。文臣趙盾和武官屠岸賈互相看不順眼,只不過屠岸賈更小心眼一點,總想置趙盾于死地。

正巧,有天他得了一頭兇悍異常的惡狗,頓時計上心頭。
先把狗鎖進籠子里餓上幾天,然后把一個稻草人打扮成趙盾的樣子。
在草人肚子的地方掛上一塊肉。
果不其然,狗一被放出來就對著草人的肚子一口咬了上去。
這樣反復(fù)試驗了一百來天,他心里有底了。把狗帶到了趙盾面前,果然這狗撲上去追著趙盾就咬。
這個計策真的是腦洞十分清奇,后來就被翻譯成了法文,被伏爾泰改編成了話劇《中國孤兒》。(而莫泊桑不知道是不是也因此得到了靈感,創(chuàng)作出了一個馴犬殺人復(fù)仇的小說《一個哥爾斯方式的復(fù)仇》)

而我們都知道,在《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的故事中,狡猾的罪犯覬覦巴斯克維爾家族數(shù)額龐大的遺產(chǎn),利用流傳百年的獵犬傳說,訓(xùn)練猛犬害死這個家族的后人。
如此之巧合,讓我們?nèi)滩蛔〔聹y,同樣是豢養(yǎng)猛犬蓄意害人,說不定兩者有著些許微妙聯(lián)系呢?

PART2 福爾摩斯的中文名誰取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福爾摩斯”這個我們耳熟能詳?shù)闹形拿畛跏钦l取的?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來補一節(jié)歷史課。

一本正經(jīng)的歷史時間
在十九世紀(jì)末葉,當(dāng)時的文人志士意識到了想要救國必先強民,強民重在思想,而想要讓人民自覺接受更為先進開放的思想理念,最好的工具就是小說。而就是在這個時候,西方偵探小說被引入了中國。
第一篇福爾摩斯翻譯作品就被刊登在了《時務(wù)報》上,這份報刊后來陸陸續(xù)續(xù)發(fā)表了許多福爾摩斯系列作品。只不過在那個時候,福爾摩斯還不叫這個名字,當(dāng)時的譯者張坤德給他取了個名字叫作“呵爾唔斯”。(???)

再之后隨著福爾摩斯系列的流行,再出版的就是小說集形式了。1902年的時候,出了第一本福爾摩斯探案合集,里面包括了六篇系列作品(分別為《斑點帶子案》、《綠玉皇冠案》、《博斯科姆比溪谷謎案》、《希臘譯員》、《紅發(fā)會》、《賴蓋特之謎》)。
只不過在這個時期,這些翻譯作品都還是文言文的形式,所以讀起來會有些奇怪。對于人名的翻譯也還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比如說在這段時間,福爾摩斯的名字就被翻譯成了“修洛克福而摩司”。(不過已經(jīng)比“呵爾唔斯”什么的好多了)

1903年,在文明書局出版的署名為“警察學(xué)生”的翻譯版本中,第一次確定了“福爾摩斯”這個譯名,此后的譯本都逐漸采用了這個名字。不過可惜,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譯者沒有留下自己的真名……

事實上“福爾摩斯”譯名者這件事情也曾引起過廣泛熱議。
因為福爾摩斯作品的譯者非常多,而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數(shù)林紓了,所以很多人都認(rèn)為他才是這個名字的命名者。
不過還是要用事實說話。經(jīng)過考證,他所翻譯的作品中出現(xiàn)“福爾摩斯”這個名字的時間是在1908年,比起“警察學(xué)生”的翻譯版本足足晚了五年之久。

PART3 “叛變”的福爾摩斯迷—— 魯迅
我們上回說過,魯迅也曾是福爾摩斯系列的忠實粉絲。在他弟周作人日記里就寫到,1903年某天,受哥哥信中所托,去書店買了一本福爾摩斯探案小說給他寄到日本去。

在物流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的時候,要想從國內(nèi)寄個東西到日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為了能讀到一本福爾摩斯寧愿千里迢迢花費不菲,這看起來是死忠粉無疑了。
但是他的立場可并沒有這么堅定。
到了1932年的《祝中俄文字之交》的時候,他就改口了。認(rèn)為這些西方偵探小說“是只能當(dāng)醉飽之后,在發(fā)脹的身體上搔搔癢的”。

不過即便被很多文人學(xué)者diss,但偵探小說的熱度卻始終不減。
說來你們可能不信,那個時候市面上1000部翻譯作品里,偵探小說就要占500部以上。

因為偵探小說反映了對“正義”的批判性探索,而這也正是二十世紀(jì)中國“正宗”現(xiàn)代文學(xué)方向之一。
對正義的渴望事實上是扎根于我們內(nèi)心的,因此無論是看書還是看電視劇時,我們總會期望陳冤得以昭雪,壞人受到懲罰,而偵探小說正是這樣一種作品。
我們從中收獲的不僅僅是各種變幻莫測的犯罪詭計,更是對善與惡、罪與罰的深度思考。


更多推理硬貨敬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怪異故事
加擺渡人微信TEARGODmini進@怪異故事VIP群
新浪微博:@我是怪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