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華東師范大學漢碩考研經(jīng)驗:英語專業(yè)跨考

本科:英語專業(yè),江蘇一所211學校,但是英語專業(yè)不是學校優(yōu)勢專業(yè)。自己:比較喜歡漢語言,中國文化一類的東西,日常也看看詩詞節(jié)目。高考沒考好,而且認為現(xiàn)在本科學歷遠遠不夠,再加上以后想在高校任教,所以選擇考研,并跨考漢語國際教育。
英語專業(yè),三跨考生,剛開始完全靠勤思入門.我報的全程班.聽下來有幾點感覺有很大幫助: 1.分階段. 里面有基礎班,強化班,沖刺班,有這個階段劃分可以督促我趕緊在下一個班型出來之前完成一輪或二輪復習. 2. 喜歡現(xiàn)漢(華老師) 和引論(穆老師)的課. 現(xiàn)漢剛開始聽可能還有點懵, 但是由于老師講的有深度,這樣對我來說知識面可以擴大,不至于跨考了解的太少,有的地方可能會反復聽才能明白,感覺對自己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引論老師真的喜歡,由于本身引論這本書比較費解,而且全是理論,很難讀進去,幸好我這本書的入門跟視頻一起看的,老師會和例子相結合,不枯燥,而且直接劃重點,聽一遍就建立起了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框架,真的不錯. (其實心理學老師講得也不錯,聽了一遍就建立了框架,但是學校沒考心理學) 3. 后期有一次題目講解,應該是現(xiàn)場成員進行考試,然后在講考卷.感覺聽那次講題收獲很多. 之前都是理論學習,到真正做題的時候還是有可能錯誤百出. 那次講題收獲比較大的在「辨析近義詞」「名詞解釋」等這種題目的做題步驟和做題思路上, 更規(guī)范更明確, 也了解了怎么去翻書找對應知識點. 所以題目講解還是很重要的.
基礎班和強化班對我來說幫助非常大,但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最后的沖刺班因為老師都是提綱挈領地講重點,而這些重點我也基本了解了,再加上時間實在來不及了,所以這個階段沒聽完. 總的來說,對跨考生來說(針對我自己的情況),勤思有很大幫助.
19年2月(大三寒假)確定目標 。19年4月開始看現(xiàn)漢,但是因為開始階段慢的要死,再加上大三下的課也不少,直到7月才真正投入到考研中。從7月暑假開始,留校天天圖書館,早八點到晚十點,中間回家了九天左右。19年9月之前看完了《現(xiàn)漢》,做完了課后題,《要略》和筆記背了一遍。19年9月、10月中旬:看完“專業(yè)課”的其他書。19年10月、11月:看完“補充專業(yè)課”的書(具體是哪些書在前面)。19年11月中后期開始做真題,不斷背引論、現(xiàn)漢的黑體字概念、中外文化、跨文化理念。19年12月做題+看錯題,查漏補缺。政治從10月份左右開始聽徐濤全程班(但是說實話,聽完之后完全不記得,所以這個直接去聽強化班就行了),做1000題,11月中下旬開始背《背誦筆記》,12月肖四肖八。英語單詞從7月份左右開始背到考研結束,真題11月份左右開始,同時聽唐遲的閱讀課,作文12月開始背,一天一篇小作文+大作文,背了10篇左右,再回頭復習。

個別看書方法:
1)《現(xiàn)漢》:背黑體概念+一到兩個具體例子,做課后題(注意有課后題答案,但是答案有的會有錯誤,注意辨別),做課程框架建立體系。四本現(xiàn)漢就是要翻來覆去地看,一遍接一遍,知識點細碎而多,要不斷翻書記憶。(我這四本書差不多看了八九遍,即便是這樣,復試中的現(xiàn)漢知識點我還是沒答上來,哭死)
2)《文化要略》和《外國文化史》:同樣要翻來覆去地背,從開始就要多積累,再多也不過分,中西文化實在太多了,盡可能地積累。
3)《引論》:理解比較重要,這本書難是難,但是還是感覺有邏輯可循的,背的時候先建立框架,理論篇+教學篇。這本書自己看可能會比較費勁,可以找相關視頻幫助。我是跟輔導班老師視頻學的,老師講得還挺有意思,把理論用真實例子解釋會容易理解得多。
4)《古漢》和《201 例》:這兩本書可以形成規(guī)律,每天看一篇古文,每天看10個或20個例子,利用起零碎時間。
5)《教案集》:看幾篇或十幾篇之后,最好動手自己完整寫一遍。要用真題來練教案。我在考前三四天寫了一篇,花了兩個多小時,但是考場上再寫的時候就順多了,應該不到一個半小時左右就寫完了(具體記不清)。
6)《國際漢語語法與語法教學》:這本書一定要看,補充現(xiàn)漢知識點,華師特別注重教學能力,語法教學非常重要。
7)真題:真題一定要做!我感覺從我開始做題之后,我之前看的知識點才真正夯實下去,華師從16年之后就沒有完整真題了,但是后面幾年有回憶版. 注意三點:1. 真題帶答案的不能全信答案,有的答案有錯誤,而且不是個別。2. 華師的真題要用來模擬,最好做兩遍,并且要把每一個地方都搞清楚,找到考察的方面。拿上海地區(qū)高校和其他比較厲害的高校的真題練習積累。最近一年的全國真題如果能找到的話也最好做一遍。3. 華師近幾年出題越來越偏向主觀題,20年的題目就是客觀題比較少,開放題有四五道(發(fā)下來好幾張答題紙,交上去的時候我都寫滿了),所以要把知識點理解透徹,背一背答題思路。
考研就像自己在一條黑暗的隧道里不斷摸索前進,一路上會有人幫助你,但是主要還是要靠自己,自律,堅持。自己尋找資料,自己找解決辦法,整個過程中你會產(chǎn)生無數(shù)次自我懷疑, 但一定要堅持下去。
計劃好自己的節(jié)奏,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要一味去比進度。
考研期間,對自己好一點,不必減肥了(后期我基本上要每天吃四頓,無所顧忌),太累的時候給自己放一天假。盡量保持心情平靜,減少和別人的摩擦矛盾,自己也不要隨便把情緒壓力發(fā)泄到別人身上,絕望的時候大哭一場,然后再滾去學習。找到一個和自己一樣努力的研友,可以不必認識,每天不約而同圖書館相見,這樣復習也會有動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