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翻譯翻譯,什么叫本質題?

哈嘍淀粉們晚上好~我們常在政治課上聽說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但是我們在做到歷史題目的時候遇到“本質”類題型該怎么做呢?莫急慌,咱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題型特點
(1)題干一般呈現某一歷史情境、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政策法規(guī)等,要求回答其反映的本質問題。
(2)題干設問詞一般有“反映了”“實質是”,要求學生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3)常見題型:選擇題:漫畫類或歷史現象描述類;
? ? ? ? 材料題:直接提問(描述現象、闡釋本質)
題型方略
(1)要了解“歷史現象”和“本質(實質)”的含義。
①歷史現象:歷史事件在發(fā)展變化中表現出來的外部形態(tài)和聯系;
②本質(實質):歷史現象不易改變的階級性質和社會性質,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的根本屬性,是被表面現象掩蓋著的性質。
(2)探求本質的一般思路:先弄清題干所給現象“是什么”,再從該現象出發(fā)思考現象“反映了什么”,最后結合其背景、階段特征、目的等進行分析
(3)定性分析法
? ? 概念:分析社會現象發(fā)生的階級、社會性質,從歷史現象去分析階級和社會的境況。
? ? 定性分析法是解答歷史本質(實質)類選擇題的基本方法。
(4)揭示本質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①人類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本質是生產力的發(fā)展。
? ②階級社會里階級利益的本質是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
? ③階級社會中,利益團體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活動和特點,都反映了他們所屬的的階級屬性。
看完了方法論,下面我們就來列舉一些典型例題來做做看吧~
# 1如圖為漫畫《爭吵與簽約》,該漫畫從根本上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 )

? A.列強間的復雜國際關系
? B.列強間國家利益的爭奪
? C.列強間的矛盾難以調和
? D.列強間的合作從此停止
答案:B
# 2該表為1928年和1932年蘇聯在農業(yè)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種方式的情況。這反映出蘇聯(? ?)

? A.新經濟政策對農業(yè)影響有限
? B.工業(yè)比例嚴重失調
? C.農業(yè)集體化基礎相對薄弱
? D.工業(yè)化發(fā)展阻力較大
答案:C
# 3例題:表是1854—1856年間,英國進出口貿易狀況表。

現象:英國進口的工業(yè)原料和食品多,出口的工業(yè)制成品多。
本質:英國確立了世界范圍內的殖民霸權,成為第一個工業(yè)國。
# 4
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大國先后召開限制海軍軍備的會議。在日內瓦海軍會議上,英國強調華盛頓會議關于美、英、日主力艦5:5:3的比率適用于大型巡洋艦,限制建造大型巡洋艦,其目的是針對美國。美國主張規(guī)定一個總噸位數,各級輔助艦只分配由各國決定。日本提出一個傾向英國主張的折衷案,遭到美國的反對,這樣日內瓦會議無果而終。1930年,倫敦海軍會議召開,日本要求美、英、日三國輔助艦只的比例為10:10:7,美國不同意,意大利為在地中海爭霸,要求同法國海軍平等,法國反對,英國要求其海軍力量等于法、意兩國的總和,法國拒絕。法、意因矛盾不可調和而退出會議。最后只有英、美、日三國達成了協議,簽署《倫敦海軍公約》。但到二戰(zhàn)爆發(fā)前夕,也被破壞殆盡。
? ? ? ? ? ? ? ? ? ? ? ? ? ?——摘編自林和坤《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帝國主義裁軍》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實質。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到二戰(zhàn)爆發(fā)前夕,《倫敦海軍公約》被破壞殆盡的原因
答案:
(1)關系:為了共同利益而勾結,為了各自利益而斗爭。實質:帝國主義列強力量對比的變化;爭奪海上爭霸和相互制約。
(2)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實質是重新瓜分世界,加深戰(zhàn)勝國之間和戰(zhàn)勝國與戰(zhàn)敗國之間的矛盾;1929年經濟危機,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法、意的退出而削弱《倫敦海軍公約》的國際性、普遍性。
知識補充(大題小套路):
簽訂國際公約如何保障公平性:
1.和平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
2.踐行《聯合國憲章》精神,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和宗旨;
3.協約方(簽訂方):政治互信,尊重對方主權、安全、發(fā)展權益、正當利益的訴求;
4.減少大國干預,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5.順應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
# 5
巴黎和會上,瓜分土耳其的中東阿拉伯領地時,法國堅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蘇爾在內的大敘利亞。英國反對,認為大敘利亞的面積過大。即使法國放棄對巴勒斯坦和摩蘇爾的要求后,英國仍不同意大敘利亞計劃,逼得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說,這樣一來“留給勞合·喬治選擇的只有槍或劍了”。關于如何處置戰(zhàn)敗國德國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東阿拉伯領地,各主要國家接受了美國總統威爾遜倡議的“十四點原則”中的委任統治主張。即實行委任統治是因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統治的國家也就是接受了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發(fā)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務”。
——摘編自吳于廑等主編《世界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法發(fā)生的爭執(zhí)及其實質。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法發(fā)生的爭執(zhí)及其實質。
爭執(zhí):法國提出大敘利亞計劃,遭到英國反對;法國不惜以武力威脅。
實質:帝國主義國家爭奪殖民地。
這便是我們今天的干貨內容~
恭喜我們的淀粉被中國地質大學錄取!這也是我們今年收到的第一份淀粉錄取通知書!曬錄取通知書,贏千元獎品,趕快行動起來吧!


-END-
? ?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啦~想如果大家有什么疑問,也歡迎留言區(qū)告訴我們。你們的意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

? ? 想刷【精選好題】選定哥《小題精練》、掌握【基礎知識】選《定哥筆記》、構建【知識體系】選《定哥腦圖》、記憶【歷史時間】選《記憶卡牌》、【輕巧便攜】選《小黃書》、【押題猜題】選《紅寶書》 更多好物還在定哥熊貓屋等著仔仔們(?˙ー˙?)? ? ? ? ?
????關注:微信公眾號:歷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貨等你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