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伯樂小姐
她從小就感覺自己跟其他人不太一樣,小時候跟某區(qū)未來的狀元玩耍,把人打得哇哇大哭。 后來有了自我意識,發(fā)現(xiàn)自己跟周圍格格不入,想了很久沒想明白到底為什么。 那時候流行小白花女主,她潛意識里覺得那樣會更容易和別人相處,于是人生中的第一次模仿秀——開始。 她的扮演很成功,就連她未來的伯樂小姐也厭惡她懦弱、唯唯諾諾、自卑的態(tài)度和做法。 后來她越學越快,就連同桌都容易被她影響。 于是陳某人把她和伯樂小姐調到了一桌。 真的是冤家路窄。 她被伯樂小姐坑過,莫名奇妙就被其他人罵了一頓,她當時猜測是伯樂小姐在搞她。 后來跟伯樂小姐成為好朋友,她的猜測也被證實。 在伯樂小姐這樣似乎天生就會社交、十分享受舞臺、總是擁有勇氣的同桌的熏陶下,她學習,復刻。 終于,她不再與同齡人格格不入。 除了汶川大地震。 劫后余生,操場上的孩子有一個哭,一大片全哭了 —— 她歪著頭觀察:他們?yōu)槭裁纯蓿? 伯樂小姐在和她成為朋友后,就背著她對自己侄兒說:她不是池中物。 她和伯樂小姐都熱衷畫畫,彼此的畫本上都有對方糟糕的畫作和簽名。 她們還約定了以后如果真的能賣畫或者設計為生,伯樂小姐筆名叫鎖,她的筆名叫鑰匙。 伯樂小姐還開玩笑地說:那不是意思就是,只有你才可以走進我心里嘍。 她說不出口,心里想的卻是:鑰匙沒有了,可以再配,鎖沒了,鑰匙也只是一塊廢鐵而已。 她像個正常人。 這樣春去秋來,伯樂小姐跟她盡管兩人都盡力挽回,十二年的友誼終結在了那一天。 或許冥冥之中天注定,早該斷裂的聯(lián)系,終有一天徹底消失。 她想,自己不出現(xiàn)對伯樂小姐更好,只要伯樂小姐能永遠開心,自己也會永遠祝福伯樂小姐。 她想,以她們多年來的默契,伯樂小姐對于自己也是這么想的。 所以見不見面,都沒關系。 伯樂小姐陪伴她十二年,教會了她如何成長,給予了她勇氣、社交的訣竅、怎樣享受舞臺。 要是沒有伯樂小姐,或許她還在苦苦尋找變得很會社交的方法。要是沒有伯樂小姐,她不知道她自己一個人的生活,跟某些人完全不同。要是沒有伯樂小姐,她不知道世界那么大,還有那么多她從未想過的東西,去過的遠方。 所以她看到的風景,也不僅僅只是柴米油鹽、艱難險阻。 她想—— 我和她不是鑰匙和鎖的關系,是花和瓶的關系,因為有她,我才能站起來看到遠處的風景,遇見我喜歡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