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糟糠不當寶,現(xiàn)在有人說糟糠妻是貶義詞,文化之痛定思痛
為什么突然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最近看了一個視頻,香港演員梁家輝在一次獲得影帝稱號的頒獎典禮上,他對老婆江嘉年說了一段發(fā)自肺腑的話,大意是在他最落魄,最窮困潦倒的時候,給予他最大支持和信任的,是他的老婆江嘉年。而梁家輝果然沒有讓江嘉年看走眼,不僅成為千面影帝,通過實力贏得大眾的青睞,更是在紛繁復雜的娛樂圈中,潔身自好,從來沒有傳過任何緋聞。

不管他老婆變成什么樣,甚至那些無良的八卦媒體還戲謔江嘉年配不上梁家輝,他也依然沒有改變。這就是所謂糟糠之妻不能忘記。
應該說,這樣的內(nèi)容還是蠻正能量的,但是在眾多評論當中,有一個人說:請不要用糟糠來形容女人。這是貶義詞,是一種侮辱。我想,他可能還覺得“糟糠”一詞是封建殘余。

這使我突然覺得,我們跟傳統(tǒng)文化的隔閡已經(jīng)這么深不可測了嗎?什么時候糟糠之妻,成為了一個貶義詞,如同今天夸一個女人賢良淑德是一種嘲諷一樣。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糟糠之妻吧。
趙本山常說:“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彼?,糟糠之妻也是有出處的。糟糠和妻子得先分開來談,糟糠的本意是指窮人用來充饑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就是說你沒有老婆,但是你現(xiàn)在過得窘迫,為了生活下去,那些粗鄙的食物還是得吃。而糟糠之妻則是可以跟你共患難的女人,在你低谷、窘迫、前途一片迷茫的時候,吃著這些糟糠的食物,還對你不離不棄,矢志不渝的女人。這就是糟糠之妻。

最早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的是《后漢書·宋弘傳》:“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币庵^貧困時與之共食糟糠的妻子不可遺棄。這話是對誰說的呢?是宋弘對光武帝劉秀說的。
他為什么會說這句話呢?原來,東漢初年,劉秀起用西漢時期的侍中宋弘,并任他為“太中大夫”。劉秀的姐姐守寡并看上了宋弘,劉秀想把姐姐嫁給宋弘,于是問弘對“貴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道:“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只好放棄。

你想啊,皇帝的姐姐多高貴的身份,你要娶了他,就是國舅爺了,而且在古代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宋弘?yún)s不為所動。
東漢初年大司空宋弘,為人正直,做官清廉,對皇上直言敢諫。曾先后為漢室推薦和選拔賢能之士三十多人,有的官至相位。光武帝劉秀對他甚為信任和器重,封他為宣平侯。
這樣難得的人才,而且人品和三觀又如此正直,簡直讓人崇敬。他的糟糠之妻不下堂,更成為千古美談。不知道怎么到了今天,就被一些人誤讀成了貶義了呢?

其實,如今這個時代,人們對待愛情和家庭的觀念已經(jīng)有了很多變化,即便是古代,也有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說法,還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老話。能堅守不變,或者共苦以后還能同甘的確實讓人羨慕,但也一直考驗著大眾的人性。
有人做出了榜樣,不見得得到了大眾的尊敬,就會跟著效仿,往往事與愿違。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明白正確的價值觀,就不能給予莫名的抨擊和蔑視。

糟糠之妻跟原配之妻我覺得還有區(qū)別,原配之妻未必愿意跟你糟糠,糟糠之妻不見得是原配,當然既是原配又是糟糠那當然更好,不過還有更圓滿的是,你們一起熬過糟糠的階段,還能共同享受未來的甘甜,那就無懈可擊了。

當今社會,對婚姻家庭的觀念,前面就說了變化比較大,如今的女性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一律排斥老黃歷那一套的,而有的男的本身就一無是處,什么女人都不配擁有。但是拋開這兩種毫無道德底線禮義廉恥的男女。我們還應該看看,過去的那些男女和諧之道,到底應不應該彼此去約定和遵守。
我想這個答案,根本無須做提問,直接肯定的回答,當然了。